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docx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 本卷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解析: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诸侯墓中出土了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 D项正确。 答案: D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2、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 A项正确。 答案: A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 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
3、举荐的是那些熟悉儒家经典和道德声望高的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 B正确。 答案: B 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而宋代的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A正确。 答案: A 5.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4、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解析:图中的图案体现了元曲中的不同角色,说明此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故 A 正确。 答案: A 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 D正确。 答案: D 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 1848 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
5、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解析: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不再使用“夷”,说明中国外交观念发生变化,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 C正确。 答案: C 8.1894年,在中国的 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 552 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解析:“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 D正确。 答案: D 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
6、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解析:清末科举考试把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故 B正确。 答案: B 10.1910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7、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 C 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 A 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 度上引进了民主,故 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 D错误。 答案: C 11.1927 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
8、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这一“畸形的发展”会导致国共合作的分裂,故 C正确。 答案: C 12.下图是创作于 1950 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解析:宣传画拖拉机创作于 1950年, 1953年对农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合作社会
9、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故 C正确。 答案: C 13.1992 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 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 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解析: 材料信息“ 1992 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 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说明了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故 A 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故 B
10、错误;我国是在 2008年确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 C错误;中国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是在 2001 年加入世贸,故 D错误。 答案: A 14.公元前 427 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解析: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 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说明公民决定着雅典城邦重
11、大的决策,故 B正确。 答案: B 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 肌肉、骨头和筋 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解析:“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 C正确。 答案: C 16.1689 年,英 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
12、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解析: 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 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 A 项不符 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 D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 C 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 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
13、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 D正确。 答案: D 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 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
14、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 B正确。 答案: B 19.1960 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解析:“ 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历史叙述,“反映 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历史解
15、释,故 D正确。 答案: D 20.1964 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解析: 在两极对峙时期,法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问苏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些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 A正确;“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指 的是欧盟的成立,故 B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故 C错误;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海南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