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
《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2014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从全国 343769家工业企业构成的总体中,抽取 3000家工业企业进行职工收入调查,这 3000家工业企业称为_。(分数:1.00)A.一个样本B.一个样本单位C.一个总体D.一个总体单位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分数:1.00)A.工资B.年龄C.工龄D.学历3.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主要指_。(分数:1.00)A.统计理论、统计实践B.统计分析报告、统计预测模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
2、学4.下列属于统计调查原始资料的是_。(分数:1.00)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预测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网站上发布的数据5.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_。(分数:1.00)A.人口普查B.住户调查C.粮食产量预调查D.1%人口抽样调查6.对某市中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市_。(分数:1.00)A.全部中学B.每所中学C.所有中学生D.每个中学生7.下列属于代表性误差的是_。(分数:1.00)A.概率抽样调查误差B.被调查者虚报导致的误差C.编码错误D.记录错误8.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区分_。(
3、分数:1.00)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C.总体标志D.总体指标9.某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最高者为 4260元,最低者为 2700元,据此分为 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为_。(分数:1.00)A.260B.780C.1160D.348010.在分组数列中,重合式组限情况下,若某单位的变量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一般要求_。(分数:1.00)A.将此变量值单列一组B.将此变量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C.将此变量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D.将此变量值作为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11.质量指标通常的表现形式是_。(分数:1.00)A.绝对数和百分数B.绝对数和平均数C.绝对
4、数和相对数D.相对数和平均数12.常用的位置平均数包括_。(分数:1.00)A.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众数D.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13.在同一时间内同类事物不同总体由于所处空间条件不同,发展状况也不一样,要了解其差异程度,就需要将其进行对比,这样的相对数称为_。(分数:1.00)A.动态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14.某工业企业有职工 1150人,其完成的年工业增加值 2500万元。要研究该地区 32家工业企业的状况,则_。(分数:1.00)A.1150人为总体单位总量,2500 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32 家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B
5、.115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500 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32 家工业企业为总体标志总量C.1150人为总体单位总量,2500 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32 家工业企业为总体标志总量D.115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500 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32 家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15.公式 (分数:1.00)A.变量 x的方差计算公式B.变量 x的标准差计算公式C.变量 x的标准差系数计算公式D.变量 x的平均差计算公式16.以 1978年为基期,2013 年为报告期,若采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则开方的次数为_。(分数:1.00)A.35B.34C.33D.3617.本年与上年相比,某企业职工人数增加
6、 8%,职工工资水平提高 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本年比上年增长_。(分数:1.00)A.10.00%B.16.00%C.10.16%D.4.00%18.反映现象总体内涵上变动程度的指数是_。(分数:1.00)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19.某零售企业 2013年总销售额比 2012年上升 25%,其中销售量增长了 25%,则销售价格_。(分数:1.00)A.提高了 25%B.提高了 1%C.没有变化D.提高了 100%20.公式 (分数:1.00)A.拉氏数量指标指数公式B.帕氏质量指标指数公式C.个体指数公式D.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21.统计报告实用
7、性的前提条件是_。(分数:1.00)A.客观B.全面C.时效D.真实22.统计报告撰写中,初稿要成为定稿,需要经历_。(分数:1.00)A.谋篇布局B.标明观点C.润色修改D.收集资料23.根据我国现行普查项目的周期安排,在逢 6的年份开展_。(分数:1.00)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工业普查2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数据由现场调查员直接收集。收集数据遵循的原则是_。(分数:1.00)A.定时、定点B.定人、定时C.定时、定点、定量D.定人、定时、定点25.能源消费总量核算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别是供应和_。(分数:1.00)A.生产B.消费C.分配D.转换26.国民经济行业
8、分类中,以两位阿拉伯数字作为代码表示行业的_。(分数:1.00)A.门类B.大类C.中类D.小类27.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的发布单位是_。(分数:1.00)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D.民政部28.基本单位统计中填报执行会计标准类别时,实行企业化管理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应选填_。(分数:1.00)A.企业会计制度B.事业单位会计制度C.行政单位会计制度D.其他29.财务统计中的存货属于_。(分数:1.00)A.固定资产B.流动资产C.非流动负债D.流动负债30.工业总产值不包括_。(分数:1.00)A.生产的成品价值B.对外加工费收入C.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
9、期初差额价值D.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_。(分数:2.00)A.某市地区生产总值B.某市职工平均工资C.某市高新企业数量D.某市总人口数量E.某市普通高中数量3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_。(分数:2.00)A.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B.调查项目和调查表C.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D.调查的组织计划E.调查目的3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其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指标数值E.水印网格34.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时期指
10、标具有直接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直接可加性B.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直接相关,时点指标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C.时期指标一般通过连续登记获得,时点指标一般通过一次性登记获得D.时期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是绝对数,时点指标的表现形式则是相对数E.时期指标一般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而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发展变化35.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_。(分数:2.00)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E.总速度36.一般认为,时间序列受到的影响因素有_。(分数:2.00)
11、A.长期趋势B.季节性C.周期性D.不规则变动E.突发性37.撰写统计报告需要每个作者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包括_。(分数:2.00)A.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B.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和客观环境C.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D.熟知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E.具备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38.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_。(分数:2.00)A.工厂法B.生产法C.产品法D.收入法E.支出法39.2013年,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居民消费支出分类,明确规定居民消费支出包括_。(分数:2.00)A.食品烟酒支出B.居住支出C.教育支出D.资本投资支出E.医疗保健支出40.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12、,包括_。(分数:2.00)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已分配利润D.未分配利润E.盈余公积三、判断题(总题数:20,分数:20.00)41.统计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进行粮食产量调查时,分别按平原、丘陵和山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属于整群抽样。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一览表是指一张可以登记多个调查单位资料的统计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3、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的,表的左右两端不划纵线。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在分配数列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 1。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质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规模的大小直接相关,总体规模越大,质量指标数值就越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人数、吨公里、米、台时、亿元为实物单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保证时间序列中同一指标在同时点上的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的关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平均增长速度是一种根据环比增长速度计算的序时平均数。 (分数:1.00)A.正确B.
14、错误52.同比发展速度能够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可起到权数的作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统计报告的时效性不是必要的,一些过时的统计报告能够反映过去的状况,从而能够被用于前后时段的对比分析。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又称为经常性调查制度,是指年度调查制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凡视同法人单位独立报送统计数据的分支机构,其上级法人单位的统计数据不再包括该分支机构的统计数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
15、位按照“先有数,再进库”的原则统一确定。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统计分类标准由主管部门发布后应保持稳定,尽可能使用较长的时期,避免由于频繁地修订而影响统计资料的可比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以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乡镇、街道为划分对象,将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综合应用题(总题数:3,分数:30.00)某市 20072013 年份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7 2008 2009 2
16、010 2011 2012 2013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9.92 10.97 12.03 13.58 15.99 18.31 30.02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市 20072013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数列属于_。(分数:2.00)A.品质数列B.等距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2).该市 20092013 年五年期间年均地区生产总值为_。(分数:2.00)A.14.18亿元B.15.83亿元C.16.78亿元D.17.99亿元(3).该市 20072013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累计增长量为_。(分数:2.00)A.17.99亿元B.19.05亿元C.2
17、0.01亿元D.20.10亿元(4).该市 20072013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量为_。(分数:2.00)A.3.35亿元B.3.46亿元C.3.59亿元D.3.68亿元(5).该市加 20072013 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_。 A. B. C. D. (分数:2.00)_某企业某生产小组有 5个生产工人,每人每日的生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人序号 生产量(件) 1 5 2 20 3 45 4 85 5 95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生产小组人均日产量为_。(分数:2.00)A.40件B.45件C.50件D.55件(2).上述人均日产量
18、的计算所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3).生产小组的每人日产量的标准差为_。(分数:2.00)A.15.81件B.35.21件C.45.00件D.50.00件(4).生产小组的每人日产量的标准差系数为_。(分数:2.00)A.31.6%B.45.0%C.50.0%D.70.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标准差系数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高B.标准差系数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低C.标准差系数越小,方差的代表性越高D.标准差系数越小,方差的代表性越低某企业 2013年 12月 1日有从业人员 120人,15
19、日新进大学毕业生 15人,20 日接收 8名在校大学生来本单位实习,23 日有 4人办理离职手续。本月为企业员工发放基本工资 22万元,绩效工资 33.6万元,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14万元,同时补发 2013年 11月工资 2.4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企业 2013年年末从业人员人数为_。(分数:2.00)A.131人B.135人C.139人D.143人(2).该企业 2013年 12月份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_。(分数:2.00)A.126.46人B.127.06人C.128.56人D.130.16人(3).该企业 2013年 12月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_
20、。(分数:2.00)A.36.0万元B.55.6万元C.69.6万元D.72.0万元(4).该企业 12月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是_。(分数:2.00)A.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 12月期初人数B.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 12月期末人数C.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 12月平均人数D.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 12月期中人数(5).工资总额属于_。(分数:2.00)A.税后工资B.税前工资C.标准工资D.合同工资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2014年答案解析(总分:
21、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从全国 343769家工业企业构成的总体中,抽取 3000家工业企业进行职工收入调查,这 3000家工业企业称为_。(分数:1.00)A.一个样本 B.一个样本单位C.一个总体D.一个总体单位解析:解析 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的代表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样本单位。题中,全国 343769家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各个工业企业都是这个总体中的总体单位。抽取的 30
22、00家工业企业是一个样本,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样本单位。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分数:1.00)A.工资B.年龄C.工龄D.学历 解析:解析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如性别、工种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年龄、工资等。题中,只有 D项不能用数值表示,属于品质标志;ABC 三项均可以用数值表示,属于数量标志。3.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主要指_。(分数:1.00)A.统计理论、统计实践B.统计分析报告、统计预测模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解析:解析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
23、、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涵义。就目前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4.下列属于统计调查原始资料的是_。(分数:1.00)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预测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网站上发布的数据解析:解析 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这些个体资料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次级资料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如从统计部门、统计年鉴、会计报表、报刊杂志上搜集的资料等。ACD 三项都属于次级资料。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从业人员 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实务 20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