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及答案解析.doc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_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 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 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分数:1.00)A.B.C.D.2.在一国经济过度繁荣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政策是_。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货币政策 D.中性财政政策(分数:1.00)A.B.C.D.3.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
2、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_。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D.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分数:1.00)A.B.C.D.4.假设某国在 20082011 年期间,GDP 增长 6%,资本存量增长 5%,劳动力增长 1%。如果资本在 GDP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 40%,劳动力所占的份额为 60%,那么该国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_。 A.3.4% B.4.2% C.1.4% D.6%(分数:1.00)A.B.C.D.5.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_。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3、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分数:1.00)A.B.C.D.6.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_。 A.2001年 11月 9日 B.1997年 10月 1日 C.2001年 12月 11日 D.1999年 11月 15日(分数:1.00)A.B.C.D.7.某时期 A国的 GDP为 1000亿美元,同时期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增值为 50亿美元,外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增值为 60亿美元,则该时期 A国的 GNP为_美元。 A.1110亿 B.1010亿 C.990亿 D.890亿(分数:1.00)A.B.C.D.8.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_。 A
4、.比较成本说 B.相互需求原理 C.绝对成本说 D.要素比例说(分数:1.00)A.B.C.D.9.在不考虑干预因素的情况下,某国连续 5年处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那么,该国应出现的情况是_。 A.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B.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减少 C.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D.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减少(分数:1.00)A.B.C.D.10.李斯特认为对某一幼稚工业的保护时间_。 A.以 20年为最高期限 B.以 30年为最高期限 C.以 50年为最高期限 D.无限(分数:1.00)A.B.C.D.11.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_。 A.关税同盟
5、B.共同市场 C.经济联盟 D.自由贸易区(分数:1.00)A.B.C.D.12.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_。 A.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同盟国内部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 C.同盟国外部实行统一的关税 D.同盟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分数:1.00)A.B.C.D.1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_形式。 A.3种 B.4种 C.5种 D.6种(分数:1.00)A.B.C.D.14.当某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国内经济膨胀的经济状态时,应搭配_财政政策和_货币政策。 A.紧缩性的,扩张性的 B.扩张性的
6、,扩张性的 C.扩张性的,紧缩性的 D.紧缩性的,紧缩性的(分数:1.00)A.B.C.D.15.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_。 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 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 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 D.以上都对(分数:1.00)A.B.C.D.16.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_。 A.自然条件 B.人口规模 C.资本的国际化 D.国家的出现(分数:1.00)A.B.C.D.17.某国某年的出口额为 200亿美元,进口额为 130亿美元,则该国该年的贸易差额为_。 A.贸易赤字 70亿美元 B.贸易顺差 70亿美元 C.贸易逆差 70亿美元 D.入超 70亿美元(分数:1.00)A.B.C.D.18.某
7、国对某种商品进口的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达到限额后便不再允许进口,这种措施称为_。 A.“自动”出口配额 B.进口许可证制 C.关税配额 D.绝对配额(分数:1.00)A.B.C.D.19.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_。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区位优势 D.垄断优势(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0.有关中央银行的概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 A.中央银行以盈利为目的 B.中央银行与某些国有大型企业发生资金业务往来 C.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D.中央银行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
8、居民个人办理存贷和结算业务(分数:2.00)A.B.C.D.21.下列哪些项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_ A.通货膨胀 B.需求曲线 C.经济波动 D.充分就业(分数:2.00)A.B.C.D.22.中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有_。 A.中国人民银行 B.证监会 C.保监会 D.建设银行(分数:2.00)A.B.C.D.23.下列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的学说是_。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分数:2.00)A.B.C.D.24.一国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是_。 A.保证本国生产 B.增加财政收入 C.应付国际收支危机 D.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分数:2.00)A.
9、B.C.D.25.按关税的征税目的分类,关税可分为_。 A.财政关税 B.保护关税 C.名义关税 D.有效关税(分数:2.00)A.B.C.D.26.进口附加税的主要目的是_。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 B.维持进出口平衡 C.扩大出口 D.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分数:2.00)A.B.C.D.27.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_。 A.扩大该国商品出口 B.扩大该国商品进口 C.使该国商品出口减少 D.使该国进口减少(分数:2.00)A.B.C.D.28.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_。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 C.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D.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分数:2.
10、00)A.B.C.D.29.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有_。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凯恩斯(分数:2.00)A.B.C.D.三、B判断题/B(总题数:9,分数:9.00)30.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通常是发达国家。(分数:1.00)A.正确B.错误31.任何补贴行为,都应该被征收反补贴税。(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无形贸易是指运输、保险、金融、货物、旅游等业务以及技术知识的提供和接受。(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普惠制的作用是鼓励进口商多买受惠国商品,从而使受惠国的出口商少缴纳关税而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财政关税的主要
11、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39.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哪些环节?(分数:5.00)_40.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分数:5.00
12、)_41.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分数:5.00)_42.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分数:5.00)_五、B计算题/B(总题数:1,分数:14.00)某商业银行接受某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面值 100万元,已知出票日为 3月 9日,贴现日是 4月 11日,到期日是 7月 15日,贴现利率为 3.6%。请计算:(分数:14.00)(1).该银行的收益,即预扣利息是多少?(分数:3.50)_(2).银行的收益率会不会大于 3.6%?请列出计算。(分数:3.50)_(3).如果票据到期因为付款人的原因这张商业汇票不能提示付款,那么应该如何追回损失?追回的金额是多少?(分
13、数:3.50)_(4).面额 100元的一张 1998年国库券,票面年利率 7.5%,期限 5年(2003 年 9月 7日到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若于 2001年 8月 27日以 107元的价格买入,试计算其到期收益率。(一年按 365天计算,单利法)(分数:3.5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18.00)43.试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性措施有哪些?(分数:6.00)_44.简述最优货币区理论及欧元区形成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意义。(分数:6.00)_45.试论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分数:6.00)_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三
14、)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_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 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 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的一些指标。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吃饭上,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比较低。2.在一国经济
15、过度繁荣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政策是_。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货币政策 D.中性财政政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宏观调控政策应逆势而行,在经济过度繁荣时,应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3.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_。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D.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其基本原则是
16、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
17、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应该选择 B。4.假设某国在 20082011 年期间,GDP 增长 6%,资本存量增长 5%,劳动力增长 1%。如果资本在 GDP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 40%,劳动力所占的份额为 60%,那么该国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_。 A.3.4% B.4.2% C.1.4% D.6%(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贡献率)-(资本份额资本贡献率)。将数据代入即得。5.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_。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
18、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所以选择 A。6.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_。 A.2001年 11月 9日 B.1997年 10月 1日 C.2001年 12月 11日 D.1999年 11月 15日(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2001 年 11月 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10日下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
19、贸组织的决定。在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 30天后,也就是 2001年 12月 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选择 C。7.某时期 A国的 GDP为 1000亿美元,同时期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增值为 50亿美元,外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增值为 60亿美元,则该时期 A国的 GNP为_美元。 A.1110亿 B.1010亿 C.990亿 D.890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一个国家的 GNP等于它的 GDP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再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8.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
20、理是_。 A.比较成本说 B.相互需求原理 C.绝对成本说 D.要素比例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比较成本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学说之一,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哪怕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表现出绝对的劣势,两国之间仍有可能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获得利益。 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中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言之,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
21、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 绝对成本说是亚当斯密的学说之一,他认为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要素比例说的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因素。 所以,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商品交换比价的原理是相互需求原理。选 B。9.在不考虑干预因素的情况下,某国连续 5年处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那么,该国应出现的情况是_。 A.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B.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减少 C.外汇储备增加,本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信用社 公开 招聘 考试 公共 基础 知识经济 金融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