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试题-15 及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lilist-style-type:n(总题数:10,分数:63.00)某计算机中有四个进程 P1、P2、P3、P4 先后到达,它们分别需要20ms、4ms、2ms 和 6ms运行完成。若它们按 P1、P2、P3、P4 的顺序执行,且不可剥夺,则其平均周转时间为U U 12 /U /U;若采用时间片原则的剥夺调度方式,且每个时间片长为 2ms,则四个进程 P1、P2、P3 和 P4的周转时间分别为U U 13 /U /Ums。(分数:6.00)(1). A. 5.5ms B. 8ms C. 17ms D
2、. 25.5ms(分数:1.00)A.B.C.D.(2). A. 5.5ms B. 8ms C. 17ms D. 25.5ms(分数:1.00)A.B.C.D.(3).预防死锁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即系统将每类资源赋予一个编号,每一进程按编号顺序请求和释放资源,是为了破坏引起死锁的U U /U /U条件。 A. 互斥 B. 请求和保持 C. 不可剥夺 D. 环路等待(分数:1.00)A.B.C.D.(4).我们一般采用U U /U /U方法来分配和管理虚拟存储器,采用U U /U /U方法来分配和管理实存储器。 A. 分段 分段 B. 分段 分页 C. 分页 分段 D. 分页 分
3、页(分数:1.00)A.B.C.D.(5).CPU与 I/O设备间的接口是U U /U /U,它接收从 CPU发来的命令,然后去控制 I/O设备工作,从而使处理机从繁杂的设备控制事务中解脱出来。 A. 设备控制器 B. I/O处理器 C. 文件控制器 D. 交换处理器(分数:1.00)A.B.C.D.(6).为了能对个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置文件控制块。文件控制块包含U U /U/U。基本信息使用信息用户信息存储控制信息 A. B. C. D. (分数:1.00)A.B.C.D.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如何确保计算机的安全性显得日益重要。在常用的对文件进行安全性管理的措施中,U U
4、 18 /U /U的主要任务是不允许未经核准的用户进入系统;U U 19 /U /U是通过系统管理员或文件主对文件属性的设置,来控制用户对文件访问。(分数:4.00)(1). A. 系统级安全管理 B. 用户级安全管理 C. 目录级安全管理 D. 文件级安全管理(分数:1.00)A.B.C.D.(2). A. 系统级安全管理 B. 用户级安全管理 C. 目录级安全管理 D. 文件级安全管理(分数:1.00)A.B.C.D.(3).若每个作业对应一个进程,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的用户应采用U U /U /U。 A. 时间片轮转法 B.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 D. 基
5、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分数:1.00)A.B.C.D.(4).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U U /U /U。 A. 键盘 B. I/O设备 C. shell命令 D. 服务器(分数:1.00)A.B.C.D.当某程序执行时,利用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来访问内存,是将U U 22 /U /U相加得到U U 23 /U /U来进行访问的。(分数:3.00)(1). A. 起始地址与有效地址 B. 起始地址与间接地址 C. 有效地址与物理地址 D. 有效地址与间接地址(分数:1.00)A.B.C.D.(2). A. 起始地址 B. 有效地 C. 物理地址 D. 间接地址(分数:1.0
6、0)A.B.C.D.(3).若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有 16页,每页为 1KB,内存为 4KB。某时刻一用户页表内调入内存的页面页号和物理块号对照如下: 页号 物理块号1 72 53 24 55 106 8则逻辑地址 0B27(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U U /U /U,其中 H表示十六进制数。 A. 0527(H) B. 0B27(H) C. 1227(H) D. 0B32(H)(分数:1.00)A.B.C.D.在 IP数据报报头中有两个字段,一个是报头长度字段,一个是总长度字段。其中,报头长度字段U U 25 /U /U,总长度字段U U 26 /U /U。(分数:11.00)(1).
7、A. 以 8比特为计数单位 B. 以 16比特为计数单位 C. 以 24比特为计数单位 D. 以 32比特为计数单位(分数:1.00)A.B.C.D.(2). A. 以 8比特为计数单位 B. 以 16比特为计数单位 C. 以 24比特为计数单位 D. 以 32比特为计数单位(分数:1.00)A.B.C.D.(3).若一棵树中有度数为 1至 m的各种结点数分别为 n1,n 2,n 3,n m,则该树中叶结点的个数为U U /U /U。 (分数:1.00)A.B.C.D.(4).通常所说的 I/O设备指的是U U /U /U。 A. 通信设备 B. 控制设备 C. 文件传输设备 D. 输入输出设
8、备(分数:1.00)A.B.C.D.(5).在以下对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描述中,U U /U /U是错误的 A. 它们的组网方法不同 B. 它们的数据帧格式相同 C. 它们的物理层实现技术不同 D. 它们使用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数:1.00)A.B.C.D.(6).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以下关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中“可靠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U U /U /U。 A.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可靠性都用信噪比来表示 B. 模拟通信的可靠性用信噪比来表示;而数字通信的可靠性则用误组率来表示 C. 数字通信的可靠性用误组率来表示;而模拟通信的可靠性则用信噪比来
9、表示 D.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可靠性都用误组率来表示(分数:1.00)A.B.C.D.(7).在帧中增加冗余位,是为了起到U U /U /U的作用。 A. 检纠错 B. 统一长度 C. 增加额外信息 D. 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8).TCP/IP是因特网的协议集,它包括U U /U /U。 A. 网络层,传输层和会话层 B.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C.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会话层 D.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分数:1.00)A.B.C.D.(9).在用电缆传输基带脉冲信号时,缆线越长,高频衰耗越U U /U /U,通频带越U U /U /U。 A. 轻微 窄
10、B. 轻微 窄 C. 严重 窄 D. 严重 宽(分数:1.00)A.B.C.D.(10).交换机的主要作用是同时开通数个通信通道,使网络总吞吐量远大于单个端口的速率。它根据U U /U /U进行帧转发。 A. 物理地址 B. 相对地址 C. 目的地址 D. 起始地址(分数:1.00)A.B.C.D.(11).Internet的传统服务有U U /U /U。 A. TELNET B. Email C. FTP D. 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网络管理在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有U U 36 /U /U;其中,对路由器的操作属于U U 37 /U /U;对于各链路流量,
11、吞吐率的操作等属于U U 38 /U /U。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 安全管理性能统计 计费(分数:15.00)(1). A. B. C. D. (分数:1.00)A.B.C.D.(2). A. 配置管理 B. 故障管理 C. 安全管 D. 性能统计(分数:1.00)A.B.C.D.(3). A. 配置管理 B. 故障管理 C. 安全管理 D. 性能统计(分数:1.00)A.B.C.D.(4).数据库系统生存期指U U /U /U。 A.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期间 B. 数据库应用系统规划、开发的期间 C. 数据库应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施、投入运行维护的期间 D.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开始
12、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施、投入运行后的维护到最后由新的系统替换原有的数据库系统的整个期间(分数:1.00)A.B.C.D.(5).IEEE802.4标准采用的是U U /U /U。 A. CSMA协议 B. CSMA/CD协议 C. TOKEN-BUS协议 D. TOKEN-RING协议(分数:1.00)A.B.C.D.(6).若某一计算机网络不存在一个处理控制中心,且子网中的节点至少和另外两个节点相连,则该网络是U U /U /U。 A.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B. 并行式计算机网络 C. 网状计算机网络 D. 星形计算机网络(分数:1.00)A.B.C.D.(7).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
13、由几个部分组成。其中,U U /U /U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措施。 A. 网络通信系统 B. 网络操作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 D. 网络管理系统(分数:1.00)A.B.C.D.(8).执行下列语句后指针及链表的示意图为U U /U /U。 L = (LinkList) malloc ( sizeof (LNode) ); P = L; for(i =0;i =3;i +) Pnext = (LinkList) malloc (sizeof (LNode);P = Pnext; Pdata = i * i + 1; (分数:1.00)
14、A.B.C.D.(9).若某 k叉树含有 N个节点,则其可能的最小深度是U U /U /U。 (分数:1.00)A.B.C.D.(10).若已知某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则U U /U /U。 A. 有唯一确定的二叉树与之对应 B. 可以有多棵二叉树与之对应 C. 可能没有二叉树与之对应 D. 以上皆有可能(分数:1.00)A.B.C.D.(11).栈的特点是U U /U /U,队列的特点是U U /U /U。 A. 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 B. 先进先出 先进后出 C. 后进先出 先进先出 D. 后进先出 先进后出(分数:1.00)A.B.C.D.(12).八进制本质上是U U /U /U,它是把每
15、U U /U /U个二进位划分成小段,以便于阅读。 A. 八进制 3 B. 二进制 3 C. 十进制 4 D. 二进制 4(分数:1.00)A.B.C.D.(13).按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下列U U /U /U不是其中的一类。 A. Internet网 B. 城域网(MAN) C. 局域网(LAN) D. 广域网(WAN)(分数:1.00)A.B.C.D.(14).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的是U U /U /U。 A. Web服务器、FTP 服务器以及各种网络服务器 B. 网络服务器及网络用户通信 C. 计算机的硬件、软件与数据 D.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与
16、共享文件(分数:1.00)A.B.C.D.(15).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U U /U /U三个阶段。 A. 人工管理,关系系统和网状系统 B. 人工管理,关系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C.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D. 人工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数:1.00)A.B.C.D.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指U U 51 /U /U;其中U U 52 /U /U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U U 53 /U /U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描述。(分数:3.00)(1). A. 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操作 B. 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结构 C.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D.
17、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约束(分数:1.00)A.B.C.D.(2). A. 数据值 B. 数据类型 C. 数据结构 D. 数据操作(分数:1.00)A.B.C.D.(3). A. 数据值 B. 数据类型 C. 数据结构 D. 数据操作(分数:1.00)A.B.C.D.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U U54 /U /U;若关系中的某一超码,当去掉其中任一属性后,均不再为超码,则称其为U U 55 /U /U。(分数:3.00)(1). A. 主码 B. 超码 C. 候选码 D. 全码(分数:1.00)A.B.C.D.(2). A. 主码 B. 超码 C.
18、候选码 D. 全码(分数:1.00)A.B.C.D.(3).已知有 R、S、U 关系如下,则 R SU为U U /U /U。 (分数:1.00)A.B.C.D.一条指令的执行可划分成取值,分析和执行三个部分,不同的部分由不同自由独立的硬件完成。设每一指令完成取值,分析和执行三部分的时间分别为1ns,3ns,1ns 现有 100条指令,若顺序执行这些指令需要U U 57 /U /U;若采用流水方式执行这些指令则需要U U 58 /U /U。(分数:9.00)(1). A. 200ns B. 300ns C. 500ns D. 600ns(分数:1.00)A.B.C.D.(2). A. 291ns
19、 B. 292ns C. 302ns D. 311ns(分数:1.00)A.B.C.D.(3).若采用起泡排序法对序列 16,12,4,25,6,10,14,50,8,24,45,27,39,22 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共要进行U U /U /U次比较。 A. 7 B. 17 C. 63 D. 70(分数:1.00)A.B.C.D.(4).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其中,U U /U /U不能描述多对多的关系。 A. 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关系模型和网状模型(分数:1.00)A.B.C.D.(5).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性U U
20、/U /U。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变种性 可触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非授权可执行性 A. B. C. D. (分数:1.00)A.B.C.D.(6).目前,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的通用压缩编码标准大致有如下四种:U U /U /U。 A. JPG、MPG、DMIF 和 IEC B. JPEG、MPEG、BMP 和 DVI C. H.261、JPEG、MPEG 和 DVI D. H.261、MPG、IEC 和 DVI(分数:1.00)A.B.C.D.(7).数据挖掘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挖掘任务,可将其分为U U /U /U。 A. 分类或预测模型发现,数据归纳、聚类、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依
21、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等 B. 机器学习法、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数据库方法 C. 归纳学习方法(决策树、规则归纳等)、基于范例学习、遗传算法等 D. 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性分析等(分数:1.00)A.B.C.D.(8).查询学号(字符型,长度为 8)尾字符是“0”的命令中,错误的是U U /U /U。 A. 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0”$学号 B. 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SUBSTR(学号,8);“0” C. 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SUBSTR(学号,8,1):“0” D. SELEC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中级 数据库 系统 工程师 上午 试题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