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8-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8-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8-2及答案解析.doc(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8-2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3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 B阅读理解 /B(总题数: 2,分数: 30.00) 1. 曾经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 ?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 ?”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 ,但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
2、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 以上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A.登山突遇风雨时应往山顶走 B.迎向风雨,直面人生 C.面对突发状况须沉着冷静 D.时刻准备面对人生的风雨 ABCD B 解析 A项只说明了一个常识,而非寓意,排除 A。 C项强调的是“沉着冷静”,偏离了“不逃避”这一中心,排除 C。 D项的“时刻准备”在文段中并未体现。由“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 ,你却能获得生存”可知 B项正确,当选。 (分数: 20.00) (1).曾经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3、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 ?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 ?”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 以上文字给我们的 启示是: A.登山突遇风雨时应往山顶走 B.迎向风雨,直面人生 C.面对突发状况须沉着冷静 D.时刻准备面对人生的风雨 (分数: 2.00) A. B. C. D. (2).文学批评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系统,如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风
4、骨、虚静等,现代文论中的风格、文本、情结等,只有恰当选择运用这些术语,才能使文学批评规范化,具有学术性。除此之外,文学批评的对象毕竟是以文学作品为核心的写作活动,所以批评写作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若把对一篇可圈可点的美文的批评变成一堆干巴巴的术语,这就背离了 文学批评使作品更完善、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初衷。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语言的规范性要求写作时应恰当运用相关术语 B.文学批评写作应以有利于作品的完善与传播为根本目的 C.语言的艺术性是衡量文学批评质量和接受度的重要指标 D.写作文学批评应做到语言的学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 (分数: 2.00) A. B. C.
5、 D. (3).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 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个人经历的局限性决定了向他人和先哲学习的必要性 B.阅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从往哲先贤的著
6、述中学会做人 C.个人经验的获得除了亲身经历外,阅读也是有效途径 D.阅读能够使人超越有限的生命,增广知识,陶冶情操 (分数: 2.00) A. B. C. D. (4).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当前,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种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社会融合问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民工在城市中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 B.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因素之一 C.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D.农民工需要在经济、 制度、文化层面融入城市社会 (分数:
7、 2.00) A. B. C. D. (5).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 ?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因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 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城市化就是让农村人口城市化 B.城市化就是使农村人口进入大中城市 C.城市
8、化就是让农民离土又离乡 D.城市化道路选择要考虑中国国情 (分数: 2.00) A. B. C. D. (6).看待社会公正问题,应防止落入平均主义这种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颇具诱惑力的窠臼中。虽然平均主义在某些领域是适用的,但若将其推广到所有领域尤其是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别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最终只会扼制人的积极性。扼杀社会发展的活力,不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这段 话意在强调: A.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B.平均主义是国人习惯的“窠臼” C.平均主义适合非分配领域 D.追求社会公正并非要搞平均主义 (分数: 2.00) A. B. C. D. (7).在美国,自 2008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
9、的失业率从未超过 5%,而高中辍学者的失业率在 2009 年和 2010年的高峰期却增至 15%以上。在所有经合组织成员中,这一趋势已经很明显:新增的工作越来越需要拥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很多工人正在被抛弃。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计,到 2020 年,美国对大学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达到 150万人 而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工人将出现近 600 万人的剩余。 这段文字所揭示的突出问题是: A.低学历工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B.永久性失业的人群将持续增长 C.高学历工人与低学历工人的就业前景差别越来越大 D.高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持续增长 (分数: 2.00) A. B. C. D. (8).一国人
10、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 1000 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 A.“人口红利”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 B.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C.“人口红利”期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D.一个老龄化社会
11、,必然已经结束了“人口红利”期 (分数: 2.00) A. B. C. D. (9).认为玛雅文 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漂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 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 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B. C. D. (分
12、数: 2.00) A. B. C. D. (10).一个画家要明白宣告的宗旨是使得人们对于人生,对于自身,对于自己生活中所能起的作用感兴趣。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艺术使人们相信人生是一场很有意思的游戏,人人都能参加。任何生活方式,哪怕再高雅,再拘谨,总是会有很多出路和通道。况且人生的乐趣也不归政治家或百万富翁所专有。而是公平分配的,只要我们为它留出一点时间、耐心和想象力,不要只泡在什么具体的目标或粗俗的野心中去。因此,真正的艺术和绘 画在我们身边悄悄说出的那个重大秘密是 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总是始于我们的好奇心 B.千变万化的生活,决定了我
13、们的人生是否充实 C.只要我们生活得充实,生活经验本身自有价值 D.人生的意义完全在于给予,而不在于主动索取 (分数: 2.00) A. B. C. D. 20世纪,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污水处理顺理成章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 水的目的。人们希望通过污水处理改善水质,又希望采用低能耗、低资源消耗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采用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处理污水,被认为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一途径的神奇承载者。 在自然界及废水生物处理
14、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时,污泥就会由通常的黑色变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群数量的增加,污泥变为红棕色,因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污泥呈现出美丽的深红色。污泥颜色的变化可用 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 _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俗称其为红菌。 但这种神奇的细菌不易控制,传统的系列稀释分离等微生物分离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1999 年,荷兰科学家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第一次得到了厌氧氨氧化菌, 200 800 个细胞中只含有 1个该细胞。很遗憾,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未获得厌氧氨氧化菌纯培养菌株。值得
15、庆幸的是,众多科学家协同攻关,在 2006年完成了非纯培养菌株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 200 多个基因参与其氨氮的短程转化代谢过程。 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 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反应,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是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必须说明的是,尽管厌氧氮氧化污水脱氮技术有卓越的优势,但作为生物处理,必然具有一般生物的局限性,
16、比如抗冲击能力差、受环境影响大等。复合工程菌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组合工艺的研究将成为厌氧氨氧化 污水处理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细菌和微藻的协同作用也是一个热点。 (分数: 10.00) (1).关于厌氧氨氧化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目前还无法通过人工方式获得这种细菌 B.自然界污泥颜色随其菌群数量的多少发生变化 C.在其除污过程中厌氧氨氧化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科学家已测定非纯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全基因组序列 (分数: 2.00) A. B. C. D. (2).关于污水处理的说法,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污水通过脱氮处理可以得到净化 B.水质性缺水催生了污水处理需求 C.污水要通过微
17、生物的新陈代谢才能得到净化 D.厌氧氨氧化菌技术是目前最经济的污水生物处理方式 (分数: 2.00) A. B. C. D. (3).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A.介绍厌氧氨氧化菌脱氮除污的主要过程 B.说明厌氧氨氧化菌技术是未来污水生物处理的发展方向 C.说明厌氧氨氧化菌污水处理技术的除污原理 D.指出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污水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分数: 2.00) A. B. C. D. (4).厌氧氨氧化菌污水处理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 A.厌氧氨氧化菌可与亚硝化工 艺结合起来净化污水 B.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在污泥中不断进行自我繁殖 C.污泥可通过厌氧氨氧化体的硝化反应得到净化 D.厌氧氨
18、氧化菌能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 (分数: 2.00) A. B. C. D. (5).最适合填入第三自然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是: A.与众不同 B.不同凡响 C.司空见惯 D.平淡无奇 (分数: 2.00) A. B. C. D. 三、 B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B(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 B数学运算 /B(总题数: 10,分 数: 20.00) 1.有一个分数,分母加 2 等于 ,分母减 3等于 (分数: 2.00) A. B. C. D. 2.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 4 头牛,甲过河要 20分钟,乙过河要 30分钟,丙过河要40分钟,丁过河要 50 分钟
19、。毛毛每次只能赶 2头牛过河,要把 4 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 ? A.190 B.170 C.180 D.160 (分数: 2.00) A. B. C. D. 3.甲容器有浓度为 12%的盐水 600 克,乙容器有 600 克水。把甲中盐水的 (分数: 2.00) A. B. C. D. 4.某月刊每期定价 5 元。某单位一部分人订半年,另一部分人订全年,共需订费 480元;如果订半年的改订全年,订全年的改订半年,那么共需 420 元。共有多少人订了这份期刊 ? A.25 B.20 C.15 D.10 (分数: 2.00) A. B. C. D. 5.小张和小王同时骑摩托车从 A地
20、向 B地出发,小张的车速是每小时 40 公里,小王的车速是每小时 48公里。小王到达 B 地后立即向回返,又骑了 15分钟后与小张相遇。那么 A地与 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公里 7 A.144 B.136 C.132 D.128 (分数: 2.00) A. B. C. D. 6.某突击队 150 名工人准备选一名代表上台领奖。选举的方法是:让 150 名工人排成一排,由第一名开始报数,报奇数的人落选退出队列,报偶数的人站在原位置不动,然后再从头报数,如此继续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名当选。小李非常想去,他在第一次排队时应该站在队列的什么位置上才能被选中 ? A.64 B.128 C.148 D.15
21、0 (分数: 2.00) A. B. C. D. 7.某旅行社对学生 团体旅游提出如下优惠方案:每人享受八二折 (即原价的 82%)优惠。且如果人数多于 5人,则有 1 人可全部免费,但不得分成多个旅游团。现有一个 9名学生的旅游团参加该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组,则人均费用大约优惠了: A.25.1% B.26.2% C.27.1% D.28.6% (分数: 2.00) A. B. C. D. 8.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 126、 918、 574、 320、 694。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都有一个数字在同一个数位上。这个商品编号是: A.162 B.924 C.530 D.
22、328 (分数: 2.00) A. B. C. D. 9.如果某月中有 3个星期天的日期是偶数,那么这个月的 10 日是星期几 ? A.一 B.二 C.六 D.日 (分数: 2.00) A. B. C. D. 10.如图,在一根长 11厘米,外圆周长 6 厘米的圆柱形柱体外表面,用以根细铁丝缠绕,组成 10 个螺旋,如果铁丝的两端恰好落在圆柱的同一条母线上,则铁丝长度的最小值为: A 61 厘米 B C D (分数: 2.00) A. B. C. D. 五、 B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B(总题数: 0,分数: 0.00) 六、 B逻辑判断 /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1.一般而
23、言,帕金森病多是因人类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细胞死亡而发病的。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一些基因改造过的双翅目昆虫果蝇来做实验,这些果蝇在迈人老年时期时,多巴胺细胞会逐渐死亡。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当他们将烟草、咖啡榨成汁,喂给这些果蝇以后,果蝇们的多巴胺细胞又增多了,而且这些果蝇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因此,研究者指出,有烟瘾和嗜好咖啡的人,得帕金森病的几率更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人类与果蝇大脑产生多巴胺细胞的机制存在差异 B.实验的 4 个小组当中,其中 1 组得出了相反结果 C.人类大脑中的多巴胺细胞过量分泌容易导致暴力犯罪 D.多数双翅目昆虫在获得新食物种类后均会产生多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人民警察 录用 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8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