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3年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3年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3年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 6 月 15 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 (总分: 1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40,分数: 80.00)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分数: 2.00)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分数: 2.00)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3.我国古代政治 家重视通过学校阵地来“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的 ( )。(分数: 2.00) A.
2、生产力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4.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5.“拔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特征。(分数: 2.00)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6.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 的是 ( )。(分数: 2.00)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 D.教育结构 7.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分数: 2.00)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
3、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8.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 )。(分数: 2.00)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单 轨制和双轨制并行 9.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分数: 2.00) A.知识、情感、意志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分数: 2.00
4、)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社会主义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1.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分数: 2.00)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2.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 2.00) A.上课 B.备课 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分数: 2.00) A.谈话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问卷 14.主张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分数: 2.00)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个别教学
5、 15.在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 ( )。(分数: 2.00)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6.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 )。(分数: 2.00)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发展型课程 D.研究型课程 17.一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 ( )质量指标高。(分数: 2.00)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8.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 )。 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
6、评价的课 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分数: 2.00) A. B. C. D. 19.综合实践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 ( )。(分数: 2.00) A.6 8 B.7 9 C.8 10 D.9 11 20.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 ( )。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分数: 2.00) A. B. C. D. 21.“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属于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 ( )阶段。(分数: 2.00) A.前道德 B.他律
7、道德 C.自律或合作道德 D.公正道德 22.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包括 ( )。(分数: 2.00)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评价 23.表现在个体行为目的性、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 )。(分数: 2.00) A.认知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行为特征 24.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 ( )结构。(分数: 2.00) A.知识 B.认识 C.感知 D.理解 25.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 )技能。(分数: 2.00) A.心智 B.操作 C.普通 D.特殊 26.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菠菜”“韭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8、“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 )。(分数:2.00) A.下位学习 B.相关类属 C.派生类属 D.上位学习 27.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得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 ( )理论。(分数: 2.00) A.场独立 B.场依存 C.信息的继时加工 D.信息的同时加工 28.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分数: 2.00)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29.教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等都属于 (
9、)。(分数: 2.00) A.获得 B.消退 C.强化 D.回避 30.学习中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知识的 ( )在理解中 的表现。(分数: 2.00)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31.巴赫家族的音乐才能持续 300 多年之久,出了 60 多位音乐家。这主要体现了 (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分数: 2.00)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心理 32.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习 8 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 ( )次。(分数: 2.00) A.8 B.10 C.12 D.15 33.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提到:“我们见了
10、她 (蔡老师 )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 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 ( )特点。(分数: 2.00) A.可塑性 B.向师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3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分数: 2.00)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象思维 3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个组块。(分数: 2.00) A.5 7 B.7 9 C.7 D.5 9 36.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 2.00) A.卡特 尔 B.吉尔福特 C.奥尔波特 D.斯普兰格
11、37.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素养中的 ( )。(分数: 2.00)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丰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38.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 ( )的表现。(分数: 2.00)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9.“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分数: 2.00) A.从学生实际出发 的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开口
12、说话”所充分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分数: 2.00) A.实际锻炼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41.学记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 ( )。(分数: 2.00) A.教学相长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4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分数: 2.00)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素质教育学习理论 C.多元智能理论 D.探究教学理论 43.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分数: 2.00)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宣传功能 D.规范功能 44.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 )。(分数:
13、2.00) A.招聘 B.续聘 C.拒聘 D.辞聘 45.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 )。(分数: 2.00) A.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 9 遍 C.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 卫生 D.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46.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分数: 2.00)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7.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 ( )。(分数: 2.00) A.提高学习效率 B.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C.实现教学目标 D.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48.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
14、规律包括 ( )。(分数: 2.00)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9.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学习迁移的种类可以划分为 ( )。(分数: 2.00)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50.学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进行辅导,那么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 )。(分数: 2.00) A.学会适应 B.克服障碍 C.学会调节 D.寻求发展 三、判断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51.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
15、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3.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4.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5.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权。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6.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8.综合
16、性实践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自主性、实践性、逻辑性、生成性。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0.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1.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2.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4.师
17、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5.新课程在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6.“狼孩”“猪孩”的现象说明,环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 的发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8.桑代克根据猫开笼取食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69.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
18、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0.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2.冬冬今年 15 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让冬冬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冬冬父母的做法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3.“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抑郁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4.按照义务教育法
19、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5.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6.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体现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7.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8.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方式,如“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可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79.根
20、据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测定一个 7 岁儿童的智商是 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该是 9 岁。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8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013 年 6 月 15 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精选)答案解析 (总分: 1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40,分数: 80.00)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分数: 2.00)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解析:解
21、析: 学记是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分数: 2.00)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解析: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3.我国古代政治家重视通过学校阵地来“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的 ( )。(分数: 2.00) A.生产力功能 B.文化 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解析:解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 .学
22、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4.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解析:解析: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自愿接受”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B。 5.“拔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 心发展的 ( )特征。(分数: 2.00)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解析:解析: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
23、展顺序性规律的。 6.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分数: 2.00)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 D.教育结构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处于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 7.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分数: 2.00)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解析:解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智育的基本任务。 8.我国现行的
24、学制是 ( )。(分数: 2.00)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单轨制和双轨制并行 解析:解析:分支型学制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两个分支的学制。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9.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分数: 2.00) A.知识、情感、意志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析:解析: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2013 15 山东省 德州市 事业单位 教育 基础知识 试卷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9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