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及答案解析.doc(9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及答案解析(总分:30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17,分数:117.00)1.标准中一般采用标么值表示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电压,那么相对地谐振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标么值是( )。(分数:1.00)A.B.C.D.2.标准条文中经常提到“电压范围”、“电压范围”,下面的电压中( )属于电压范围。A3.6kVU m252kV; B1kVU m252kV;CU m252kV; DU m252kV。(分数:1.00)A.B.C.D.3.已知某 110kV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的 110kV为架空出线,该线路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为防止减少近区雷区闪络,下
2、面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措施( )是合理的。A沿全线增加架设避雷线;B在架空线 12km 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C在线路侧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避雷器;D架空出线进入配电装置前采用长度不超过 50m的电缆进线段。(分数:1.00)A.B.C.D.4.现有一小型发电厂,地处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其单机容量为 12000kW的直配电机,出线回路中无限流电抗器,进线电缆段为 120m。进线段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措施在分析比较后确定宜采取的措施是( )。A进线段采用排气式避雷器保护的接线;B进线段采用耦合地线保护的接线;C进线段采用避雷线保护的接线;D进线段采用电抗线圈保护的接线。(分数:1.00)A.B.C.
3、D.5.现有一大型发电厂,在下列诸多设施中,不需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的是( )。A露天布置的 GIS的外壳;B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输煤系统的高建筑物;C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D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构筑物。(分数:1.00)A.B.C.D.6.单根避雷线在 hx水平面上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 rx与避雷线悬挂高度 h之间的计算表达式(设 (分数:1.00)A.B.C.D.7.两根不等高避雷线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是( )。A应仿照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计算确定;B应由通过两避雷线高度点及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的圆弧确定;C应根据被保护物确
4、定;D应用等效方法计算确定。(分数:1.00)A.B.C.D.8.采用阀式避雷器进行雷电过电压保护时,避雷器的选型在以下几项选择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和低电阻接地系统选用碳化硅普通阀式避雷器;B330、500kV 有效接地系统应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C110、220kV 有效接地系统,宜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旋转电机选用旋转电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旋转电机磁吹阀式避雷器。(分数:1.00)A.B.C.D.9.山地和坡地上的避雷针,由于地形、地质,气象及雷电活动的复杂性,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应该是( )。A较大增加; B有所增加;C基本相同; D有所减少。(分数
5、:1.00)A.B.C.D.10.阀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规定,规定不应大于被保护电气设备(旋转电机除外)标准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的( )。A65%; B71%; C80%;D85%。(分数:1.00)A.B.C.D.11.根据工频过电压的性质和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频过电压的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幅值不高;B工频暂态过电压持续时间不超过 1s,过电压数值变化 2%3%;C工频过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约为工频电压的 (分数:1.00)A.B.C.D.12.系统中引起谐振过电压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 )不是引起谐振过电压的原因。A设备绝缘配合错误; B系统故
6、障;C元件参数组合不利; D操作不当。(分数:1.00)A.B.C.D.13.在 110kV及 220kV系统中,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 )。A1.05p.u.; B1.1p.u.; C1.3p.u.; D1.5p.u.。(分数:1.00)A.B.C.D.14.为防止由于发电机引起的参数谐振过电压,在下列防止措施中,错误的是( )。A采用发电机带空载线路启动或采用以全电压向空载线路合闸;B采用快速励磁自动调节器限制发电机同步自励过电压;C使发电机的容量大于被投入空载线路的充电功率;D水电厂应该采用转子上装设阻尼绕组的水轮发电机。(分数:1.00)A.B.C.D.15.由单一电源侧用断路器操作中
7、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出现非全相或熔断器非全相熔断时,如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与对地电容产生铁磁谐振,能产生的过电压倍数是( )。A1.22.0p.u.; B1.52.5p.u.; C2.03.0p.u.; D2.53.5p.u.。(分数:1.00)A.B.C.D.16.为了限制 330、500kV 系统中在线路合闸和重合闸时产生的过电压,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大系统容量; B在断路器上安装合闸电阻;C采用不击穿断路器; D线路上全线装设避雷线。(分数:1.00)A.B.C.D.17.由于空载线路开断时,如断路器发生重击穿,将产生严重的操作过电压,对范围的线路断路器的要求是在( )的条件下开断空载线
8、路不发生重击穿。A电源对地电压为 1.1p.u.; B电源对地电压为 1.15p.u.;C电源对地电压为 1.2p.u.; D电源对地电压为 1.3p.u.。(分数:1.00)A.B.C.D.18.对于 66kV及以下系统,为防止空载线路开断时产生操作过电压,在选用操作断路器时应该使其开断空载线路过电压不超过( )。A1.0p.u.; B1.3p.u.; C3.0p.u.; D4.0p.u.。(分数:1.00)A.B.C.D.19.对于开断具有冷轧硅钢片的变压器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一般采取的对策是( )。A在断路器的非电源侧装设阀式避雷器加以限制;B过电压一般不超过 2.0p.u.,可不采取保
9、护措施;C选用性能优良的断路器;D变压器中性点装设阀式避雷器限制。(分数:1.00)A.B.C.D.20.开断空载变压器由于断路器强制熄弧(截流)产生的过电压,与一些因素有关。在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变压器铁芯材料和绕组型式有关; B与断路器型式有关;C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 D与回路元件参数有关。(分数:1.00)A.B.C.D.21.空载变压器和并联电抗补偿装置合闸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一般不超过( )。A2.0p.u.; B2.5p.u.; C3.0p.u.; D4.0p.u.。(分数:1.00)A.B.C.D.22.在 66kV及以下的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间歇性
10、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过电压,一般情况下最大过电压不超过( )。A2.0p.u.; B2.5p.u.; C3.2p.u.; D3.5p.u.。(分数:1.00)A.B.C.D.23.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厂房,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避雷针),应采取防止反击的措施,在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装设集中接地装置;B加强避雷装置的分流;C设备的接地点尽量靠近避雷针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D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分数:1.00)A.B.C.D.24.主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 35kV及以下变电所的屋顶上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时,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下面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若
11、为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则将金属部分接地;B若结构为非导电的屋顶时,则接地引下线无需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应加装集中接地装置;C若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将其焊接成网接地;D若屋顶上采用避雷带保护,该避雷带的网格为 810m,每隔 1020m 设引下线接地。(分数:1.00)A.B.C.D.25.在发电厂的露天贮罐(氢气、天然气和易燃油贮罐)是防雷保护的重点,应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3m;B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边缘高出呼吸阀顶部不应小于 2m;C天然气贮罐与热工测量装置不能重复接地;D贮罐周围应设闭合环形接地体,接地
12、电阻不宜大于 30。(分数:1.00)A.B.C.D.26.高压侧电压为 35kV的变电所,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装设避雷针时,变电所接地电阻(不包括架构基础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 )。A4; B5; C10; D15。(分数:1.00)A.B.C.D.27.在 35、66kV 配电装置中,允许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构上的正确条件是( )。A土壤电阻率不大于 1500m 的地区,可不装设集中接地装置;B土壤电阻率不大于 1000m 的地区,可不装设集中接地装置;C土壤电阻率不大于 800m 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D土壤电阻率不大于 500m 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分数:1.0
13、0)A.B.C.D.28.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 Se除应符合 Se0.3R i的要求外,还规定 Se不宜小于( )。A15m; B10m; C5m; D3m。(分数:1.00)A.B.C.D.29.在一般情况下,以下的建筑物上可以装设避雷针的是( )。A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B变压器门型架构上,土壤电阻率大于 350m 时;C35kV 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架构或房顸;D110kV 及以上配电装置的架构或房顶(土壤电阻率小于 1000m 的地区)。(分数:1.00)A.B.C.D.30.变电所 35110kV 的进线中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在雷季,如
14、35110kV 进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可能经常断路运行,同时线路侧又带电,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排气式(阀式)避雷器;B进线的 2km改为电缆进线段;C进线段 12km 上加装避雷线保护;D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保护间隙。(分数:1.00)A.B.C.D.31.具有架空进线的 35kV及以上的敞开式高压配电装置中,如架空进线采用双回路杆塔,有同时遭到雷击的可能,确定阀式避雷器与变压器最大电气距离时,应按( )考虑。A双回路运行; B单回路运行;C在单、双回路的距离中按补插法; D双回路均断开。(分数:1.00)A.B.C.D.32.在变电所的
15、310kV 配电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中,装设阀式避雷器(包括电站和配电阀式避雷器)的正确选择是( )。A在每组母线上装设; B在每条架空进线上装设;C在每组变压器上装设; D在每组母线和架空进线上均装设。(分数:1.00)A.B.C.D.33.220kV进线无电缆段的 GIS变电所,在 GIS管道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已经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请问:变压器或 GIS一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至该避雷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不超过( ),则无需另加避雷器即可满足保护要求。A50m; B95m; C130m; D160m。(分数:1.00)A.B.C.D.34.对于 31505000kVA 的变电所 35k
16、V侧,可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及雷电活动的强弱等条件,适当简化保护接线,变电所进线段的避雷线长度可减少到( )。A1000m; B600800m; C500600m; D300500m。(分数:1.00)A.B.C.D.35.简易保护接线的变电所 35kV侧,阀式避雷器与主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一般不宜超过( )。A5m; B10m; C15m; D20m。(分数:1.00)A.B.C.D.36.在 310kV 配电系统中,可不装设阀式避雷器而采用击穿熔断器保护措施的是( )。A配电系统中的配电变压器;B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C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D装设在架空线路上的
17、电容器。(分数:1.00)A.B.C.D.37.单机容量为 15006000kW(不含 6000kW)或少雷区 60000kW及以下的直配电机的保护接线中,对于 3kV和 6kV线路进线保护段长度 l0与排气式避雷器接地电阻 R的关系(即 l0/R)应符合( )要求。(分数:1.00)A.B.C.D.38.保护直配电机用的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的要求是( )。A不应大于 10; B不应大于 15;C不应大于 20; D不应大于 30。(分数:1.00)A.B.C.D.39.无架空直配线的发电机,当发电机与升压变压器(该变压器低压绕组未装设避雷器)之间的母线桥或组合导线无金属屏蔽部分的长度大于
18、( ),才应采取防止感应过电压的措施。A25m; B50m; C85m; D100m。(分数:1.00)A.B.C.D.40.220kV变电所中电气设备、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中,以避雷器保护水平的相应基础进行绝缘配合的是( )。A电气设备操作冲击绝缘水平;B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绝缘强度;C电气设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强度;D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分数:1.00)A.B.C.D.41.范围工的架空线路和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进行绝缘配合的基础是( )。A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 B最大解列过电压;C开断空载长线过电压
19、; D开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分数:1.00)A.B.C.D.42.当送电线路、变电所因海拔高度引起气象条件变化而异于标准状态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校正。海拔高度 1000m及以下地区,按海拔高度( )条件校正。A0m; B100m; C500m; D1000m。(分数:1.00)A.B.C.D.43.在绝缘配合中,110kV 及 220kV系统相对地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的标么值应该取( )。A2.0; B2.5; C3.0;D4.0。(分数:1.00)A.B.C.D.44.在绝缘配合经常使用的避雷器在标称雷电流下的额定残压值,220kV 电压的标称雷电流取值为( )。A2kA; B5kA; C1
20、0kA; D20kA。(分数:1.00)A.B.C.D.45.海拔不超过 1000m地区的 110kV变电所工频电压要求相对地的最小空气间隙值(相对地)为( )。A15cm; B30cm; C45cm; D60cm。(分数:1.00)A.B.C.D.46.海拔不超过 1000m地区、10kV 高压配电装置的最小户外的相对地、相间空气间隙(相对地、相间取同一值)为( )。A15cm; B20cm; C25cm; D30cm。(分数:1.00)A.B.C.D.47.操作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中,电压范围的变压器的相间绝缘的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等于相应的相对地绝缘的耐受电压值乘以系数 Kpe,通常 Kp
21、e取值为( )。A1.05; B1.15; C1.5; D1.65。(分数:1.00)A.B.C.D.48.电压范围变电所电气设备与操作过电压的绝缘配合中,电气设备内绝缘相对地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避雷器操作过电压保护水平间的配合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 )。A1.1 倍; B1.15 倍; C1.2 倍; D1.25 倍。(分数:1.00)A.B.C.D.49.电气设备与操作过电压的绝缘配合时,在电气设备外绝缘的耐压取值方法中,以下方法错误的是( )。A电气设备外绝缘相对地干态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相应设备的内绝缘额定操作冲击耐压相同;B变压器外绝缘相间干态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其内绝缘相间额定操作冲击耐压
22、相同;C断路器、隔离开关同极断口间外绝缘额定操作冲击耐压应该大于断路器断口间内绝缘的相应值,一般耐压值可大于 5%;D断路器、隔离开关同极断口间外绝缘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断路器断口间内绝缘的相应值相同。(分数:1.00)A.B.C.D.50.雷电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中,对受避雷器保护的设备,其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由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乘以配合因数 K。计算选定。一般情况下 Kc取值为( )。AK c1.15; BK c1.25; CK c1.3; DK c1.4。(分数:1.00)A.B.C.D.51.对于 66kV设备的标准绝缘水平,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和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
23、)分别是( )。A95kV、85kV; B185kV、105kV;C325kV、155kV; D450kV、185kV。(分数:1.00)A.B.C.D.52.220kV电力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和电压互感器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应该是( )。A325(350kV); B450(550kV); C480(625kV); D850(950kV)。(分数:1.00)A.B.C.D.53.以下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原则中,不必要的是( )。A变电所中电气设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强度,以避雷器的雷电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配合;B送电线路按规程对各级电压要求的耐雷水平进行配合;C在悬垂绝缘子串
24、的空气间隙绝缘配合中,应计及导线风偏的影响;D变电所雷电过压的绝缘配合还应对线路的雷电入侵波作配合。(分数:1.00)A.B.C.D.54.现有一组 500kV高压 SF6断路器,下列数据中不属于标准(相对地)绝缘水平的是( )。A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1050kV;B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1425kV;C额定工频冲击耐受电压 860kV;D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630kV。(分数:1.00)A.B.C.D.55.范围工系统的工频过电压水平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110kV 及 220kV为( ),30kV 及 66kV系统为( ),3kV及 10kV系统为( )。(分数:1.00)A.B.C.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过电压 保护 绝缘 配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