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8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0.00)1.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时,若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应结合_,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分数:3.00)A.主流线的方向B.主流线的位置C.侧流线的位置D.侧流线的方向2.在对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_解决。(分数:3.00)A.现场调研B.数学分析C.群众参与D.搜集现有资料3.对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_即可。(分数:3.00)A.1570cmB.3570cmC.2580
2、cmD.3580cm4.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_选定。(分数:3.00)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5.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_的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_。(分数:3.00)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6.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_为主。(分数:3.00)A.地表水B.含水层C.水质指标D.水文气候7.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类和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
3、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_。(分数:3.00)A.现状监测井B.现状观测点C.临时监测井D.临时观测点8.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_倍以上。(分数:3.00)A.1B.2C.3D.49.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_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_km 2 时,每增加_km 2 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_个点/层。(分数:3.00)A.7,100,15,1B.7,100,10,2C.8,90,15,1D.8,90,10,210.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
4、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_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_个点/层。(分数:3.00)A.1,3B.1,4C.2,3D.2,411.评价级别为一级的类和田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_取样。(分数:3.00)A.水质B.定深水质C.潜水层水质D.地表水12.评价级别为一级的类和类建设项目时,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_m 时,取 3 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_m 之内。(分数:3.00)A.20,1B.20,2C.25,1D.25,2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 3 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
5、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_次地下水位、水质监测。(分数:3.00)A.1B.2C.3D.414.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_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分数:3.00)A.半自动式采样泵B.自动式采样泵C.手动式采样泵D.人工采样15.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_,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分数:3.00)A.现有声源影响B.其他声源影响C.无规则声源影响D.远距离影响16.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_、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分数:3.00)A.声源种类B.声源强度C.声源起源D.声源数
6、量17.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_、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分数:3.00)A.建设布局B.建筑布局C.声环境传播D.声源种类18.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_(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分数:3.00)A.传播速度B.噪声强度C.噪声类型D.超标状况19.户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包括反射体引起的修正)、_、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绿化林带以及气象条件引起的附加衰减等。(分数:3.00)A.对流辐
7、射的衰减B.热辐射衰减C.屏障引起的衰减D.障碍物的屏蔽20.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数:3.00)A.收集资料法B.现场调查法C.现场测量法D.类比法21.在已有图件资料选择时,只有当图件资料的精度_评价精度要求时,才能在本项目中直接引用。(分数:3.00)A.高于或相当于B.低于C.近似于D.较高于22.在遥感信息源选择中,下列不属于图像分别率主要指标的是_。(分数:3.00)A.空间分辨率B.波谱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波形分辨率23.制图比例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_的详略程度。(分数:3.00)A.评价对象B.评价范围C.评价程度D.评价内容24.下列选项
8、中不属于色彩设置原则的是_。(分数:3.00)A.天然色原则B.象征、涵义原则C.协调性原则D.互补性原则2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_级。(分数:3.00)A.1B.2C.3D.426.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粒径_也可划为气态污染物。(分数:3.00)A.大于 15mB.小于 15mC.等于 15mD.小于等于 15m27.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适用于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是_。(分数:3.00)A.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8.开发区的规划方案一般是由_作出的,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
9、价中需要对规划方案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分数:3.00)A.建设单位委托规划设计部门B.环保部门规划设计C.国家环境保护规划部门D.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9.土壤微生物数量或土壤酶活性强度历来被视为_或肥力的主要依据。(分数:3.00)A.分析土壤活性B.评价土壤活性C.土地活性高低D.土壤指数30.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并结合_进行。(分数:3.00)A.区域环境现状B.环境评价结果C.环境有害因素分析D.环境评价报告书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0.00)31.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_,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
10、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分数:6.00)A.面积B.数目C.位置D.长度32.地面水环境预测中的一、二级评价,应分别预测水体自净能力_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分数:6.00)A.枯水期B.最小C.一般D.丰水期33.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_调查。(分数:6.00)A.流量B.渗漏量C.影响范围D.水质3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_相结合的布设原则。(分数:6.00)A.收集资料B.控制性布点C.功能性布点D.现场调研35.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_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分数:6.0
11、0)A.建设项目场地B.周围环境敏感点C.地下水污染源D.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36.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_而确定。(分数:6.00)A.行业污水特点B.评价等级C.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D.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质问题37.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包括_等。(分数:6.00)A.年平均风速B.主导风向C.年平均气温D.年平均相对湿度38.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_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分数:6.00)A.分布状况B.工程特点C.线声源噪声影响D.
12、点声源噪声影响39.获得噪声源数据途径有_。(分数:6.00)A.类比测量法B.引用已有的数据C.现场调研D.收集资料40.声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是_。(分数:6.00)A.声源的类别B.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C.声源种类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的地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18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0.00)1.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时,若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应结合_,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分数:3.00)A.主流线的方向B.主流线的位置 C.侧流线的位置D.侧流线的方向解析:解析 若
13、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2.在对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_解决。(分数:3.00)A.现场调研B.数学分析C.群众参与D.搜集现有资料 解析:解析 对己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解决。3.对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_即可。(分数:3.00)A.1570cmB.3570cmC.2580cm D.3580cm解析:解析 对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 2580cm 即可。4.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_选定。(分数:3.00)
14、A.污染特征 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解析:解析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5.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_的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_。(分数:3.00)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 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解析:解析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水质指标。6.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_为主。(分数:3.00)A.地表水B.含水层 C.水质指标D
15、.水文气候解析:解析 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7.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类和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_。(分数:3.00)A.现状监测井 B.现状观测点C.临时监测井D.临时观测点解析:解析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类和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8.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_倍以上。(分数:3.00)A.1B.2 C.3D.4解析:解析 一般情况下,地下
16、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 2 倍以上。9.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_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_km 2 时,每增加_km 2 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_个点/层。(分数:3.00)A.7,100,15,1 B.7,100,10,2C.8,90,15,1D.8,90,10,2解析:解析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7 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 100km 2 时,每增加 15km 2 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 1 个点/层。10.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一般要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拟 1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