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8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2.00)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B.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C.坚持行为监察与文件监察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表彰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2.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通常要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进行监察,检查矿井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瓦斯抽放、是否安装监测系统等,这种监察方式属于_。(分数:2.00)A.日常监察B.重点监察C.专项监察D.定期监察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_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
2、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分数:2.00)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设计文件D.安全评价4.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一阶段属于_。(分数:2.00)A.准备阶段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C.定性、定量评价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_大类。(分数:2.00)A.4B.6C.21D.37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灼烫的是_。(分数:2.00)A.盐酸引起的
3、灼伤B.激光灼伤C.火炉烧伤D.电灼伤7.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_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其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指标。(分数:2.00)A.统计资料和经验数据B.实验结果和数学模型C.实验结果和事故资料D.经验资料和盲观判断8.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安全预评价工作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验收提供依据B.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结果C.针对项目评价结果,提出安全对策措施D.判断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9.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
4、、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_三类。(分数:2.00)A.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D.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10.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的基本宗旨是_。(分数:2.00)A.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B.维护劳动者的财产权益C.巩固社会主义劳资市场体系D.促进市场经济发展1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的严重的职业病是_。(分数:2.00)A.煤尘肺B.棉尘肺C.职业性哮喘D.矽肺12.生产性粉尘通常可分为总粉尘和_。(分数:2.00)A.呼吸性粉尘B.生产性
5、灰尘C.粉末D.混合性粉尘13.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不包括_。(分数:2.00)A.高温强热辐射作业B.低温作业C.低气压作业D.春季露天作业14.卫生部的职权范围不包括_。(分数:2.00)A.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B.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C.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D.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1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责任主体是_。(分数:2.00)A.从业人员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C.生产经营单位D.当地人民政
6、府卫生部门16.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和_预警系统四部分。(分数:2.00)A.外部管理B.事故C.政策法规变化D.技术变化17.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_色表示。(分数:2.00)A红B橙C黄D蓝18.当企业生产活动陷入危机状态,日常监控活动已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发展时,企业应该采取的特殊性质的管理方式是_。(分数:2.00)A.遣散员工B.事故危机管理C.停产整顿D.预警分析19.“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是现场应急指挥系统中_的职责。(分数:2.0
7、0)A.事故指挥官B.行动部C.策划部D.资金/行政部20.应急准备是实施有效救援的基础。下列各项中,_属于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分数:2.00)A.安全生产责任制B.报警与通知C.恢复现场D.公众教育21._作为应急响应的一项核心功能和任务,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分数:2.00)A.指挥B.控制C.事态监测与评估D.消防和抢险22.按演练组织方式不同,应急演练可以分为_。(分数:2.00)A.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B.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C.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D.桌面演练和检验性演练23.根据_,可以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分数:2
8、.00)A.起因物和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B.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C.伤害方式D.受伤害的程度24.某地 2012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重大事故的是_。(分数:2.00)A.9名员工死亡,6 名员工重伤B.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 4000万元C.20名员工死亡,且直接经济损失 8000万元D.3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 8000万元25.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 5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至_安全生产
9、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分数:2.00)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2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通知_。(分数:2.00)A.公安机关、劳动局、工会、人民法院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会组织27.某化工企业由于安全管理不善,发生了事故,造成 7人死亡。按照事故调查分级原则,该事故调查组应由_的
10、人员组成。(分数:2.00)A.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工会等部门B.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C.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D.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28.下列各项不属于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认定责任者的是_。(分数:2.00)A.直接责任者B.主要责任者C.次要责任者D.领导责任者29.关于事故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由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其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B.由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其事故调查组组长也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C.由政府授权有关部门组
11、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事故调查组组长可以由有关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D.事故调查组聘请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但不是事故调查组的成员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_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分数:2.00)A.事故调查组B.事故发生单位C.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3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45日内提交B.事故调查报告不需附
12、具有关证据材料C.事故调查报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延长D.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3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号),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应是_。(分数:2.00)A.公安机关B.司法机关C.监察机关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33.理论上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实践中常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和分布两端无确定值的资料的是_。(分数:2.00)A.百分位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方差34.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事故统计指标用以反映国家、行业和地区的事故情况。下列指标,可以
13、用来进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安全生产情况比较的是_。(分数:2.00)A.事故平均损失工作日B.事故平均死亡人数C.百万人火灾死亡率D.事故平均直接经济损失35.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其中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事故由_统计。(分数:2.00)A.行业主管部门B.劳动部门C.煤矿安全监察局D.安全生产监督局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0.00)36.下列各项不属于物体打击的有_。(分数:4.00)A.机械设备引起的碰撞B.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打击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D.建筑物坍塌,员工被砖墙压伤
14、E.钉门时,不小心锤子砸伤手指37.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_。(分数:4.00)A.确定基本事件失效模式B.确定初始事件C.判定安全功能D.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E.分析事件树38.下列各项属于职业病的有_。(分数:4.00)A.腰背痛B.煤工尘肺C.慢性支气管炎D.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E.手臂振动病39.关于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促进生产发展B.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C.保护职工健康D.消除粉尘危害E.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40.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应充分考虑的
15、问题有_。(分数:4.00)A.财产损失的大小B.疏散可利用的时间C.风向等环境变化D.疏散人群的数量E.特殊人群的疏散41.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为了抢险救灾,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时,应_。(分数:4.00)A.做出标志B.向公安部门请示C.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D.封闭事故现场E.妥善保护现场主要痕迹、物证4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在履行事故调查职责时拥有的权利包括_。(分数:3.00)A.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B.向事故单位和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调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C.对
16、事故单位进行罚款D.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E.自行处置事故单位的犯罪行为43.下列可以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的内容有_。(分数:3.00)A.丧葬及抚恤费用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C.固定资产损失价值D.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E.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2.00)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B.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C.坚持行为监察与文件监察相结合的原则D.
17、坚持表彰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职责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2.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通常要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进行监察,检查矿井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瓦斯抽放、是否安装监测系统等,这种监察方式属于_。(分数:2.00)A.日常监察B.重点监察C.专项监察 D.定期监察解析:解析 C 项,专项监察是针对某一时期的煤矿安全工作重点,组织的监察,
18、如当前煤矿专项监察的重点是瓦斯治理和停产整顿,专项监察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瓦斯抽放,是否安装监测系统,该停产整顿的矿井是否停产了,该关闭的是否关闭了。A 项,日常监察是日常情况下进行的监察工作;B项,重点监察是对重点事项的监察;D 项,定期监察是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时期,定期组织的监察。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_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分数:2.00)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 C.设计文件D.安全评价解析:解析 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
19、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一阶段属于_。(分数:2.00)A.准备阶段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C.定性、定量评价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解析:解析 在安全评价程序中,定性、定量评价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5.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20、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_大类。(分数:2.00)A.4 B.6C.21D.37解析:解析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具体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因素。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灼烫的是_。(分数:2.00)A.盐酸引起的灼伤B.激光灼伤C.火炉烧伤D.电灼伤 解析:解析 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D 项,电灼伤属
21、于触电。7.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_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其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指标。(分数:2.00)A.统计资料和经验数据B.实验结果和数学模型C.实验结果和事故资料D.经验资料和盲观判断 解析:解析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8.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安全预评价工作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验收提供依据 B.建
22、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结果C.针对项目评价结果,提出安全对策措施D.判断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解析:解析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目的;评价依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预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安全预评价结论中需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要求的客观评价。9.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_三类。(分数:2.00)A.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C.气体性噪声、机
23、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D.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解析:解析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10.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的基本宗旨是_。(分数:2.00)A.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B.维护劳动者的财产权益C.巩固社会主义劳资市场体系D.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解析:解析 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条规定明确了“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这一立法基本宗旨。1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管理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