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做好事故预防的同时,要将_的建立作为安全监察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数:2.00)A.危机处理机制B.事故预防机制C.安全宣传教育机制D.安全制度规范机制2.按照设计、制造和安装等环节,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实施_。(分数:2.00)A.分步监察B.个别监察C.现场监察D.全过程一体化监察3.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这是指_。(分数:2.00)A.安全评价B.安全预评价C.安全现
2、状综合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4.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_,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分数:2.00)A.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B.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C.定性、定量评价D.申请相关部门批准5.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分数:2.00)A.定量安全B.定性安全C.归纳推理D.致因因素安全6.某建筑工地在起重机的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 1人死亡、1 人受伤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
3、别是_。(分数:2.00)A.高处坠落B.物体打击C.机械伤害D.起重伤害7.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按_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 10类。(分数:2.00)A.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B.参照事故类别C.职业健康D.按因素性质8._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分数:2.00)A.概率风险评价法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C.危险指数评价法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9.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声属于_。(分数:2.00)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劳动心理因素
4、10.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_。(分数:2.00)A.病毒B.真菌C.工业毒物D.辐射11.根据 2002年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下列_不属于法定的职业病。(分数:2.00)A.腰肌劳损B.陶工尘肺C.汽油中毒D.手臂振动病12.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_。(分数:2.00)A.铝尘肺B.石墨尘肺C.木工尘肺D.电焊工尘肺13._不是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分数:2.00)A.吸入B.触摸C.经皮吸收D.食入14.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中,全国总工会的权能范围不包括_。(分数:2.00)A.监督管理职业病诊
5、断与鉴定工作B.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C.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D.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15.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_年检查 1次。(分数:2.00)A.1B.2C.3D.516.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_。(分数:2.00)A.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B.生产出合格的产品C.加强生产管理D.改进生产技术17.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专用于预警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是_。(分数:2.00)A.弥补人性格上的缺陷B.对事故的不良趋势进行预防C.提供对策措施D.监测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信息18.预警基本功能是_,不能因可
6、能引起社会动荡就隐匿有关信息。(分数:2.00)A.保证安全生产B.采取有力的安全措施C.修改安全计划D.预测事故的发生和发出警示19.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是_,它与日常监控都是预控对策的主体。(分数:2.00)A.事故危机管理B.安全风险检查C.安全宣传教育培训D.组织准备2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不包括_。(分数:2.00)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具体预案21.以下_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准备要素。(分数:2.00)A.机构与职责B.培训与演习C.法律法规要求D.互助协议22.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应急准备的充分性而组织的演练是_。(分数:2.00)A.桌面演
7、练B.检验性演练C.示范性演练D.研究性演练23.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不包括_。(分数:2.00)A.四不放过B.实事求是C.执法必严D.尊重科学24.依照_把伤害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分数:2.00)A.造成事故的责任B.事故造成的后果C.监督管理的行业D.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2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其中不包括_。(分数:2.00)A.工会组织B.卫生部门C.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26.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_越级上报事故。(分数:2.00)A.不得B.特殊情况下可C.现场条件复杂时D.难以准确判定事故等级时可27
8、.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21人死亡,6 人重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本次事故的调查应由_组织进行。(分数:2.00)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2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_批准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分数:2.00)A.人民政府B.监察机关C.人民检察院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29.不管哪级事故,其事故调查工作都是以_的名义进行的。(分数:2.00)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政府C.公安机关D.国务院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
9、一般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_日内做出批复。(分数:2.00)A.10B.15C.20D.3031.事故调查中,为区分事故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责任事故和_。(分数:2.00)A.非伤亡事故B.技术事故C.伤亡事故D.自然事故32.某鞋帽城发生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着火面积超过 300m 2 ,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本起事故为_事故。(分数:2.00)A.特大B.重大C.较大D.一般33.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_就称为小概率事件。(分数:2.00)A.10%B.5%C.3%D.1%34.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误差大小不同。下列四种抽样调查方法中
10、,抽样误差最大的是_。(分数:2.00)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35.下列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分类项目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指标大小比较的是_。(分数:2.00)A.散点图B.直方图C.柱状图D.条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0.00)36.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_。(分数:4.00)A.工程控制技术措施B.定量控制措施C.个体防护措施D.组织管理措施E.精神激励措施37.对料石粉碎车间进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时,需开展的工作包括_。(分数:4.00)A.危险性预先分析B.分析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C.统计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D.计算事故发生的危险严重程度E.
11、故障树的编制38.化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指标有_。(分数:4.00)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B.最高容许浓度C.最低容许浓度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E.8小时平均容许浓度39.劳动过程中的管理中,属于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的有_。(分数:4.00)A.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B.检测、评价的结果存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C.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D.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E.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现40.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含义有_。(分数:4.00)A.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
12、生B.彻底消除事故隐患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D.设置应急组织机构、协调外部应急力量E.包括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41.关于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B.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C.事故调查组聘请的专家不属于事故调查组的成员D.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的行为是个人行为E.所有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42.下列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0)A.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
13、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B.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单位人民政府负责调查C.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D.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不参与E.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43.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不包括_。(分数:3.
14、00)A.中毒率B.患病率C.粗死亡率D.复发率E.粗出生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做好事故预防的同时,要将_的建立作为安全监察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数:2.00)A.危机处理机制 B.事故预防机制C.安全宣传教育机制D.安全制度规范机制解析: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的同时,要将危机处理机制的建立作为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危机处理机制应包括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和物资保证、技术支撑、人员的救援、后勤保障、建立与舆论界可控的互动关系等。2.按照设计
15、、制造和安装等环节,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实施_。(分数:2.00)A.分步监察B.个别监察C.现场监察D.全过程一体化监察 解析:解析 目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人制度;二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 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3.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这是指_。(分数:2.00)A.安全评价 B.安全预评价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解析:解析 安全评价是指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
16、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4.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_,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分数:2.00)A.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B.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C.定性、定量评价 D.申请相关部门批准解析:解析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5.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17、。(分数:2.00)A.定量安全B.定性安全C.归纳推理 D.致因因素安全解析:解析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6.某建筑工地在起重机的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 1人死亡、1 人受伤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_。(分数:2.00)A.高处坠落
18、B.物体打击C.机械伤害D.起重伤害 解析:解析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7.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按_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
19、学物质等 10类。(分数:2.00)A.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B.参照事故类别C.职业健康 D.按因素性质解析:解析 A 项,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B 项,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二十类;C 项,按职业健康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 10类。8._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
20、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分数:2.00)A.概率风险评价法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解析:解析 A 项,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B项,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伞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
21、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 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C 项,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D 项,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该类方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9.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声属于_。(分数:2.00)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劳动心理因素解析:解析 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生产过程中产
22、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10.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_。(分数:2.00)A.病毒B.真菌C.工业毒物 D.辐射解析:解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病毒和真菌是生物因素,辐射是物理因素。11.根据 2002年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
23、,下列_不属于法定的职业病。(分数:2.00)A.腰肌劳损 B.陶工尘肺C.汽油中毒D.手臂振动病解析:解析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 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种;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 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职业性皮肤病 8种;职业性眼病 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职业性肿瘤 8种;其他职业病 5种。B 项属于尘肺;C 项属于职业中毒;D 项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2.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_。(分数:2.00)A.铝尘肺B.石墨尘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管理知识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