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技术-2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技术-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技术-2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技术-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人的思维与安全行为有密切关系。思维就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下列特征中,不属于思维特征的是_。(分数:2.00)A.广阔性B.批判性C.逻辑性D.持久性2.人体尺寸参数的测量中,在测量距离较短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时,最适宜的测量仪器是_。(分数:2.00)A.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B.人体测量用弯脚规C.人体测量用直脚规D.量足仪3.人眼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_min 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的过渡时间很短,约需_min。(分数:2.0
2、0)A.15;1B.30;5C.30;1D.15;54.常受红外线照射可引起_。(分数:2.00)A.白内障B.视觉机能降低C.黄斑灼伤D.视力减退5.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_。(分数:2.00)A.三角形B.正方形C.竖向长方形D.横向长方形6.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时,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劣依次为_。(分数:2.00)A.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B.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C.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D.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7.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
3、,约有_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分数:2.00)A.10%B.5%C.3%D.1%8.人耳对_的感觉最灵敏,对_的感觉次之。(分数:2.00)A.频率;强度B.强度;频率C.连续音;间断音D.间断音;连续音9.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人的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使人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_。(分数:2.00)A.阈限B.盲区C.覆盖D.掩蔽10.下列感觉中,反应时间最短的是_。(分数:2.00)A.听觉B.视觉C.触觉D.味觉11.区分人的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是_。(分数:2.00)A.劳动强度指数B.能量代谢率C.耗氧量D.心率12.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 I 大
4、小分为 4 级:其中 I=2025,为_。(分数:2.00)A.级B.级C.级D.级13.根据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GB 38691983)的标准,耗氧量大于 2.0L/min,对应的劳动强度分级为_,对应于 V O2max 的百分率为_。(分数:2.00)A.级;60%B.级;65%C.级;70%D.级;75%14.下列途径可以消除疲劳的是_。 (1)在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2)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等手段克服单调乏味的作业; (3)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 (4)保证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 (5)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
5、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分数:2.00)A.(1)(2)(5)B.(2)(3)(4)C.(1)(3)(4)D.(1)(2)(3)(4)(5)15.可以对各种不同疲劳程度进行准确测定的是_。(分数:2.00)A.主观感觉调查表法B.测定闪频值C.智能测验D.连续拍摄人体动作的变化16.通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这一特性称机器安全的_。(分数:2.00)A.系统性B.友善性C.防护性D.整体性17.在人机系统设计过程中,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消耗来
6、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这一特性称为机械安全的_。(分数:2.00)A.系统性B.友善性C.防护性D.整体性18.某建筑工地有一台钢丝绳提升设备要进行故障诊断。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步骤应是_。(分数:2.00)A.状态识别B.特征提取C.信号检测D.诊断决策19.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_。(分数:2.00)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
7、决策信号处理20.采用油液分析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时,下列油液分析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是_。(分数:2.00)A.铁谱分析和渗透分析B.光谱分析和渗透分析C.温度分析和红外分析D.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21.下列有关机械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监测振动信号时,传感器应安装在诊断对象的振动敏感点或离核心部位最近的关键点B.振动信号一般用温度、频率传感器来测量C.目前国内已提出了统一的故障判别标准及故障诊断模式D.振动频率范围可分为工频振动和低频振动22.维修性是指对故障产品修复的难易程度。完成某种产品维修任务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规定的_。(分数:2.00)A.条件和时间B
8、.时间和范围C.内容和地点D.地点和条件23.产品的维修性设计是设计人员从维修的角度考虑,当运行中的产品发生故障时。能够在早期容易、准确地发现故障,并且易于拆卸、检修和安装。在进行维修性设计中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_。(分数:2.00)A.产品整体运输的快速性B.可达性C.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互换性D.检修人员的安全性24.在机械安全设计中,要保证机械的友善性,就要求在设计中通过减少_来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分数:2.00)A.机器设备显示装置的准确性B.机器设备控制装置的准确性C.操作者的操作频率D.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消耗25.现代机械的安全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对导致
9、危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寻求整体上降低风险的最优设计方案,这体现机械安全的_。(分数:2.00)A.系统性B.防护性C.友善性D.整体性26.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进行诊断的先决条件和客观依据是设备的_。(分数:2.00)A.初始向量B.状态向量C.运行向量D.异常向量27.按不同诊断目的选择最能表征设备状态的信号,对该类信号进行全面监测,并将其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子集,指的是故障诊断基本步骤中的_。(分数:2.00)A.诊断决策B.状态识别C.特征提取D.信号检测28.对于低频振动,一般要从_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采样。(分数:2.00)A.2B.3C.4D.
10、529.常用来检查内部结构缺陷的探伤技术是_。(分数:2.00)A.磁粉探伤技术B.渗透探伤技术C.涡流探伤技术D.超声探伤技术30.利用物理化学中的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和毛细现象对表面缺陷探伤的技术是_。(分数:2.00)A.磁粉探伤B.渗透探伤C.涡流探伤D.超声探伤31.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即发生故障的概率称为_。(分数:2.00)A.可靠度B.累积故障概率C.不安全率D.故障概率32.机械的故障率是指_。(分数:2.00)A.多次试验中该产品发生故障的概率B.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C.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
11、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D.工作到 t 时刻尚未发生事故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33.维修性设计是指产品设计时,设计师应从维修的观点出发,保证当产品一旦出故障,能容易地发现故障,易拆、易检修、易安装,即_。(分数:2.00)A.可维修度高B.可达性高C.互换性高D.可检修性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34.听觉的功能在于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以及判断环境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听觉的绝对阈限是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的强度。包括_阈值。(分数:2.00)A.频率B.辨别C.声压D.声音E.声强35.劳动过程中,工作条件和劳动者本身的因素都可能是导致疲
12、劳的原因。下列造成疲劳的原因中,属于工作条件因素的有_。(分数:2.00)A.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过长B.劳动者未经过专业训练C.劳动者的心理压力过大D.作业环境噪声过大E.显示器不便观察36.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影响能力的因素有_。(分数:2.00)A.观察力B.注意力C.克制力D.思维想象力E.操作能力37.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等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映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气质是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下列气质特征中,倾向于性情急躁、主观任性的典型特征有_。(分数:2.00)A.精力旺
13、盛B.行动迟缓C.热情直率D.沉着冷静E.耐心谨慎38.人体测量主要是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_提供人体测量数据。(分数:2.00)A.工程设计B.安全设计C.尺寸设计D.工业设计E.外形设计39.人体测量主要的统计函数有_。(分数:2.00)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标准误差E.百分比40.人体测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_。(分数:2.00)A.民族因素B.性别因素C.年龄因素D.职业因素E.时间因素41.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的准则包括_。(分数:2.00)A.最大最小准则B.最优准则C.可调性和平均准则D.地域性和最新数据准则E.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
14、合准则42.视错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属于形状错觉的有_。(分数:2.00)A.方向错觉B.透视错觉C.远近错觉D.温度错觉E.疲劳错觉43.人们在操纵机械或者观察问题时,反应时间指的是_之和。(分数:2.00)A.人从外界或机器获取信息时间B.大脑信息加工时间C.决策时间D.发令开始执行时间E.信息反馈时间44.人在作业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_提供。(分数:2.00)A.消化系统B.ATP-CP 系统C.循环系统D.乳酸能系统E.有氧氧化系统45.人体能量的产生和消耗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种类有_。(分数:2.00)A.基础代谢B.有氧代谢C.无氧代谢D.安静代谢E.活动代谢46.疲劳的测定
15、方法有_。(分数:2.00)A.主观感觉调查表法B.能量代谢率测定C.闪频值测定D.皮肤电流测定法E.分析脑电图47.单调作业的种类有_。(分数:2.00)A.L 型作业B.Z 型作业C.W 型作业D.Y 型作业E.X 型作业48.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范畴包括_。(分数:2.00)A.智力与心态B.能力与意志C.性格与气质D.需要与动机E.情绪与情感49.在安全生产中记忆力强弱是影响事故发生的可能因素之一,记忆的特征有_。(分数:2.00)A.持久性B.敏捷性C.敏感性D.精确性E.准确性50.生产中常出现的不安全情绪有_。(分数:2.00)A.急躁情绪B.盲目乐观C.烦躁情绪D.孤僻E
16、.耐心安全生产技术-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人的思维与安全行为有密切关系。思维就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下列特征中,不属于思维特征的是_。(分数:2.00)A.广阔性B.批判性C.逻辑性D.持久性 解析:解析 思维就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和敏捷性等。思维能力的强弱与人的阅历(包括知识的深浅)、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密切关系,阅历越深,实践经验越丰富,思维能力越强。2.人体尺寸参数的测量中,在测
17、量距离较短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时,最适宜的测量仪器是_。(分数:2.00)A.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B.人体测量用弯脚规C.人体测量用直脚规 D.量足仪解析:解析 在人体尺寸参数的测量中,所采用的人体测量仪器有: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脚规、人体测量用弯脚规、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坐高椅、量足仪、角度计、软卷尺以及医用磅秤等。其中,人体测量用直脚规主要是用来测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特别适宜测量距离较短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如测量耳、脸、手、足等部位的尺寸。3.人眼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_min 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的过渡时间很短,约需_min。(分数:2.00)A.15;1B.30;
18、5C.30;1 D.15;5解析:解析 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开始时一切都看不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的轮廓,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 30min 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这个过渡时间很短,约需 1min,明适应过程即趋于完成。4.常受红外线照射可引起_。(分数:2.00)A.白内障 B.视觉机能降低C.黄斑灼伤D.视力减退解析:解析 B 项,眩光或照度剧烈而频繁变化的光可引起视觉机能降低;CD 两项,直视高亮度光源(如激光、太阳光等),会引起黄斑灼伤,有可能造成无法恢复的视力减退。5.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
19、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_。(分数:2.00)A.三角形B.正方形C.竖向长方形D.横向长方形 解析:解析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视线的移动对看清和看准物体有一定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利于在工程设计中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例如,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最容易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对垂直方向的东西感受慢。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6.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时,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劣依次为_。(分数:2.00)A.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 B.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C.左下限、右下限、左
20、上限、右上限D.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解析:解析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7.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_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分数:2.00)A.10%B.5%C.3% D.1%解析:解析 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 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 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时,不应有突然转移视线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性。8.人耳对_的感觉最灵敏,对_的感觉次之。(分数:2.00)A.频率;强度 B.强度;频率C.连续音;间断音D.间断音;连续音解析:解析 人耳对频率的感觉最灵敏,常常能感觉出频率微小的变化,而
21、对强度的感觉次之,不如对频率的感觉灵敏。不过二者都是在低频、低强度时,辨别阈值较高。9.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人的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使人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_。(分数:2.00)A.阈限B.盲区C.覆盖D.掩蔽 解析:解析 当几种声强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较弱的声音则听不到,即弱声被掩盖了。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人的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使人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掩蔽。被掩蔽声音阈值强度提高的现象即掩蔽效应。10.下列感觉中,反应时间最短的是_。(分数:2.00)A.听觉 B.视觉C.触觉D.味觉解析:解析 反
22、应时间是从包括感觉反应时间(从信息开始刺激到感觉器官有感觉所用时间)到开始动作所用时间(信息加工、决策、发令开始执行所用时间)的总和。比较各类感觉的反应时间发现,听觉反应时间最短,约 0.10.2s,其次是触觉和视觉。所以在设计各类机器时,应根据操纵控制情况,合理选择感觉通道,尽量利用反应时间短的器官通道进行控制。11.区分人的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是_。(分数:2.00)A.劳动强度指数 B.能量代谢率C.耗氧量D.心率解析:解析 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12.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 I 大小分为 4 级:其中 I=2025,
23、为_。(分数:2.00)A.级B.级C.级 D.级解析:解析 劳动强度指数 I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 I 大小分为四级,分别为:级(I15);级(I=1520);级(I=2025);级(I25)。13.根据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GB 38691983)的标准,耗氧量大于 2.0L/min,对应的劳动强度分级为_,对应于 V O2max 的百分率为_。(分数:2.00)A.级;60%B.级;65%C.级;70%D.级;75% 解析:解析 能量代谢率、耗氧量、心率及劳动强度指数分级标准见下表。 劳动强度分级 分级 能量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 生产技术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