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1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39.00)1.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 )于 1869 年首次提出。A赫克尔 B伯恩C坦斯利 D林德曼(分数:1.00)A.B.C.D.2.种群具有( ),反映了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征。A共同性和相似性 B程序性和规律性C完整性和统一性 D关联性和复杂性(分数:1.00)A.B.C.D.3.生态系统一词由英国植物学家( )于 1935 年提出。A赫克尔 B坦斯利C罗斯 D林德曼(分数:1.00)A.B.C.D.4.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
2、是(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 0.14%B能量只能朝单一方向流动,是不可逆的C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 2.5%10%之间,平均约 7%(分数:1.00)A.B.C.D.5.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由美国生态学家( )于 1942 年提出。A林德曼 B帕克C坦斯利 D赫克尔(分数:1.00)A.B.C.D.6.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层次上,根据( ),可将循环分为气相循环、液相循环和固相循环三种。A物质参与循环时的时间 B能量流的方向C物质参与循环的先后顺序 D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分数:1.00)
3、A.B.C.D.7.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是指由生态系统获取的非物质益惠。A供给服务 B文化服务C支持服务 D调节服务(分数:1.00)A.B.C.D.8.在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中,岩石风化和有机质积累则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A水调节 B气体调节C气候调节 D土壤形成(分数:1.00)A.B.C.D.9.关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基本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能的源泉B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C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D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主观的存在(分数:1.00)A.B.C.D.10.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
4、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C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分数:1.00)A.B.C.D.11.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在人为干预状态下进行B生活性物质远远大于生产性物质C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缺乏循环D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分数:1.00)A.B.C.D.12.社会环境按( ),可
5、分为物理社会环境、生物社会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A构成的要素 B所包含的要素性质C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 D影响因素(分数:1.00)A.B.C.D.13.城市的( )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 D景观环境(分数:1.00)A.B.C.D.14.土壤环境容量取决于( ),一般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A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 B污染形态和土壤酸碱度的大小C污染形态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 D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污染物的性质(分数:1.00)A.B.C.D.15.在城市自然环境中,( )主要应
6、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和在农业上进行灌溉的依据。A大气环境容量 B水环境容量C土壤环境容量 D城市人口容量(分数:1.00)A.B.C.D.16.土壤酸碱性亦称“土壤反应”,是土壤酸度和土壤碱度的总称。主要决定于土壤溶液中( )的浓度,通常以 pH 值表示。A氢离子 B氮离子C氧离子 D钠离子(分数:1.00)A.B.C.D.17.按发生机理,土壤自净化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其物理净化不包括( )。A挥发 B淋洗C扩散 D凝聚(分数:1.00)A.B.C.D.18.城市环境污染按( )分,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A环境要素 B污染物的性质C污染产生的原因 D污染形态(分数:
7、1.00)A.B.C.D.19.在城市环境污染中,( )是当前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A废气污染 B噪声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 D废水污染(分数:1.00)A.B.C.D.20.可以刺激鼻腔和咽喉,引起胸部紧缩、呼吸促迫、失眠、肺水肿、昏迷甚至死亡的污染物是( )。A烟雾 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 D氯气(分数:1.00)A.B.C.D.21.污染物苯并芘对人体的影响是( )。A引起呼吸器官疾病 B血液中毒、尘肺、肺感染C致癌 D刺激眼、咽喉,呼吸机能减退(分数:1.00)A.B.C.D.22.能够刺激呼吸器官、导致气管炎、量大时引起中毒性肺水肿的污染物是( )。A飞尘 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
8、D氯气(分数:1.00)A.B.C.D.23.污染大气中约有( )CO 是由汽车排放的,在交通量大的城市空气中 CO 的浓度可高达 40115ppm。A80% B60%C50% D30%(分数:1.00)A.B.C.D.24.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和毒害作用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C飘尘和降尘 D光化学烟雾(分数:1.00)A.B.C.D.25.废水主要污染物中,( )能够影响细胞新陈代谢,造成神经系统病变。A汞 B镉C铅 D砷(分数:1.00)A.B.C.D.26.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是浑浊、深色、具恶臭的水,微呈碱性,一般不含毒物,所含固体物质约占
9、总重量的 0.1%0.2%,所含有机杂质约占 60%,在其全部悬浮物中有机成分几乎占总量的( )以上。A3/4 B2/3C1/2 D1/4(分数:1.00)A.B.C.D.27.废水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两大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只占有机污染物的( ),其余大量为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A10%20% B20%30%C40%50% D60%70%(分数:1.00)A.B.C.D.28.固体废物按( ),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A化学性质 B危害状况C来源 D特点(分数:1.00)A.B.C.D.29.城市垃圾不包括( )。A城市居民的
10、生活垃圾 B商业垃圾C工业固体废物 D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分数:1.00)A.B.C.D.30.城市噪声中的( )具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也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烦恼。A交通噪声 B建筑施工噪声C工业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分数:1.00)A.B.C.D.31.城市污染源根据( )可分为固定性和移动性两类污染源。A分布特点 B产生部门C污染物的类型 D排放方式(分数:1.00)A.B.C.D.32.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中,( ),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能够改善面源污染状况,补充地下水,降低洪峰和延迟洪峰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洪水风险,帮助恢复因为水源原因退化的湿地。A合理利用水环
11、境容量B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大力倡导和加强废水回用C加强雨洪水利用与管理D强化水污染治理(分数:1.00)A.B.C.D.33.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生态化的必经之路。根据分类收集的垃圾分别选择综合利用、堆肥、填埋和焚烧等处理方法。其首先应选择的处理方法是( )。A综合利用 B堆肥C焚烧 D填埋(分数:1.00)A.B.C.D.3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分析”,是在一项人类活动未开始之前对它将来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的预测与评估。由( )首先提出,并定为一项制度。A德国 B法国C英国 D美国(分数:1.00)A.B.C.D.3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
12、( )划分,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人群健康影响评价等。A评价要素 B评价目的C评价的方法 D评价的工作流程(分数:1.00)A.B.C.D.36.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SEA”)是美国学者 N.Lee.CWood 和 F.Walsh 等人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提出的B指对政策、规划、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C它是在战略层次上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一种决策和规划手段D是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累积评价、总体环境评价等概念的概括(分数:1.00
13、)A.B.C.D.37.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主要有:审核;筛选;选定范围;影响评价;决策、实施和监测。其正确的程序是( )。A BC D(分数:1.00)A.B.C.D.38.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中的( )是最早使用的方法。A形态分析法 B因素地图叠加法C线性与非线性因子组合法 D逻辑规划组合法(分数:1.00)A.B.C.D.39.生态工程的目的不包括( )。A通过维护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功能保护生态系统B通过利用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护的功能建立具有人类和生态价值的持久性生态系统C保护未被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D恢复已经被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分数:1.00)A.B.C.D.二、多项
14、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40.个体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出生B.生长C.死亡率D.性别比E.发育41.种群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社群关系B.数量变化C.死亡率D.生长E.衰老42.关于群落的一些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一个群落中,物种是多样的,生物个体的数量是大量的B.群落是生态学研究对象中的一个高级层次C.群落的特征只是其组成物种的特征的简单总和D.群落内的各种生物只是偶然散布的、孤立的,相互之间不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的复杂联系E.具有发展和演变的动态特征4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包括( )。(分数
15、:2.00)A.能量形式的转变B.能量的转移C.能量的利用D.能量的再生E.能量的耗散44.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主要有多种途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有( )。(分数:2.00)A.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B.通过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C.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不需任何微生物分解也能释放营养元素D.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E.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对金属的利用45.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B.受环境深刻的影响C.具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D.封闭的
16、、紧邻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E.具有一定的负荷力46.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包括能源、物资、信息等)为核心,由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贸易、金融、信息、科教等系统所组成。并以( )为特征。(分数:2.00)A.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B.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C.高密度的人口D.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E.高强度的生活消费47.自然生态亚系统的生产功能有( )。(分数:2.00)A.化学能合成B.扩散与聚集C.光合作用D.竞争E.水文循环48.关于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传递方式上,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式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多B.在能量
17、流运行机制上,自然生产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自发的,而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C.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除造成热污染外,还有一部分物质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环境遭受污染D.所有的能量都是由各类物质携带的E.能量利用方式多为一次性,可以通过设计能量多级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49.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具有一定的负荷力B.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C.城市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开放系统D.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E.城市是依赖性很强,独创性很差的生态系统50.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们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
18、环境的构成有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其中物质包括( )。(分数:2.00)A.动植物B.引力C.阳光D.大气流动E.空气51.广义的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美学环境。其中经济环境主要有( )。(分数:2.00)A.人口分布及动态B.收入水平C.市场条件D.建筑特色E.技术条件52.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 )。(分数:2.00)A.火山喷发B.地震C.资源浪费D.环境污染E.生态破坏53.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的显著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
19、.土地退化B.荒漠化和水资源短缺C.海平面上升D.环境污染E.海洋污染54.酸雨的危害包括( )。(分数:2.00)A.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B.腐蚀建筑材料和金属结构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物种纷纷灭绝E.直接加剧“温室效应”55.森林较少的危害主要有( )。(分数:2.00)A.洪涝灾害频发B.温室效应加剧C.腐蚀建筑材料和金属结构D.对人体健康的影响E.水土大量流失56.水环境容量与( )有密切关系。(分数:2.00)A.水体的自净能力B.水资源的储量C.水质标准D.水体自净介质的总量E.污染物的性质57.大气污染的形成和危害取决于( )。(分数:2.00)A.污染物的排放量B.污染物的
20、特点C.离排放源的距离D.周围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E.污染产生的原因58.影响大气环境因素中的其他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局地气流的影响B.污染源的几何形态和排放方式C.污染源的强度和高度D.气象条件E.污染物的性质和成分59.影响水体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B.水体稀释作用C.水中的微生物D.水体的酸碱度E.水体自净作用60.按发生机理,土壤自净化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其化学净化包括( )。(分数:2.00)A.吸附B.淋洗C.扩散D.挥发E.凝聚61.城市环境污染按污染形态分,可分为( )。(分数:2.00)A.废气
21、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污染D.噪声污染E.大气污染62.污染物铅尘对人体的影响有( )。(分数:2.00)A.妨碍红血球的发育B.儿童记忆力低下C.引起呼吸器官疾病D.成人骨骼硬化E.头晕、恶心6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分数:2.00)A.人和动物的呼吸B.生活和生产中燃料(煤、石油等)的燃烧C.土壤、矿井和活火山的逸出D.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E.有机物的发酵、分解和腐败过程64.由于水体中( )增多,使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就是所谓的“富营养化”污染。(分数:2.00)A.氮B.磷C.碳D.砷E.钾65.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中,生物处理法主要
22、有( )。(分数:2.00)A.滴沥池法B.掩埋法C.酸碱中和法D.氧化塘法E.土地处理法66.在噪声污染综合防治中,对传声途径的控制主要有( )。(分数:2.00)A.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B.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或发射方向)C.应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使声能转变为热能D.减少声源离接受者的距离E.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防噪声规划67.城市垃圾的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是( )。(分数:2.00)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固定化E.经济化68.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中,经常采用( )等方法,这些方法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目标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分数:2.00)A.氧化塘法B.堆肥法C
23、.露天堆存法D.掩埋法E.焚烧法6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以分为( )。(分数:2.00)A.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B.区域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C.大型建筑群环境影响评价D.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E.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注意事项有( )。(分数:2.00)A.加强建设项目多方案论证B.重视环境详细评价C.重视建设项目的技术问题D.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E.避免环境影响评价的滞后性7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须从建设项目所处地域的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和开发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两个方面考虑。其中基于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的舒
24、缓措施主要包括( )。(分数:2.00)A.替代方案B.恢复C.生产技术改革D.补偿E.保护72.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的特点有( )。(分数:2.00)A.低层次性B.是贯彻可持续性和预防性原则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C.在决策有较大弹性的早期阶段,充分考虑所有的替代选择和利益相关方意见D.通过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全面考虑环境问题和影响,避免在项目层次上的重复评价,从而节省时间和资金E.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和发展,并通过跨部门合作,实现在不同目标之间的磋商和权衡7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有( )。(分数:2.00)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倡开发活动全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理念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城市规划 相关 知识 城市 生态 城市环境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