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运用工程复习重点.pdf
《汽车的运用工程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的运用工程复习重点.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 1.汽车使用条件 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和汽车运行技术状况。 2.汽车效率 的发挥取决于驾驶员操作水平、汽车性能以及汽车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汽车运输对道路的要求 是:在充分发挥汽车速度特性的情况下,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偶要求的最大通行能力;车辆通过方便,对乘客有舒适感;车辆运行材料消耗量最低,零件磨损和损坏最小。 4.道路条件的主要特征指标 是车辆的运行速度和通行能力。 5.道路条件 对汽车运行速度、行驶平顺性及装载质量利用程度的 主要影响 来自道路等级和道路养护水平。例如汽车在良好的路面行驶,可获得较高的平均车速和良好的燃料经济性;
2、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平均技术速度低,需要频繁的换挡、加速和制动,加剧了零件的磨损,增加了汽车油耗和驾驶员的工作强度;路面颠簸不平也会使零部件的冲击载荷增加,加剧汽车行走系损伤和轮胎磨损。 6.货运车辆的运行路线 可分为往复式、环形式和汇集式。 7.(了解) 高速公路行驶 应注意的 安全事项 :( 1)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按照限速规定行驶。( 2)为了防止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妨碍交通安全畅通,在进入高速公路前要对汽车燃料、润 滑油、冷却液、转向器、制动器、灯光、轮胎等部件以及汽车队货物装载和固定的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使得车况处于最佳状态。( 3)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应使车速达到60k
3、m/h 以上。( 4)在正常情况下,汽车应在行车道上行驶,只有前方有障碍物或需要超越前车时,方可变换到超车道上行驶,通过障碍物胡超越前车后,应驶回车道。不准车辆在超车道长时间行驶或骑、压车道分道线行驶。( 5)为了减轻碰撞时的人员伤亡,配有安全带的汽车前排驾乘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6 )汽车行驶时不允许随意停车。( 7)当交通受阻时,要按照顺序停车,等待有关人员处 理,不再路肩上行驶,以免影响救护车、公安交通和管理巡逻车通行。( 8)不许汽车掉头、倒车和穿越中央分隔带;不许再高速公路上进行试车;也不许再匝道上超车和停车。( 9)当遇到大风、雨 u、雾或路面积雪、结冰是,要注意可变交通标志或临时
4、交通标志,遵守公安交通和管理部门采取限速和封闭车道等管制措施。 8.(了解) 汽车运行速度分布特性有以下特点 :( 1)车速分布具有统计规律。( 2)交通流密度是常用车速分布范围和均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3)常用车速偏低,反映出车辆动力利用率不高,造成车辆使用率下降。( 4)按时间统计,公路行驶车辆的 高档使用率可达到 92%-96%,低档只占 1%-2%。( 5)汽车行驶的道路条件越好,功率利用率越低。 9.车厢容积汽车装载质量比装载质量 ( t/m3) 10.额定装载质量 车厢容积货物容积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11.汽车总质量汽车装载质量质量利用系数 12.汽车整备质量汽车装载质量整备质量
5、利用系数 第二章 1.汽车稳定行驶阻力 包括车轮阻力、空气阻力和坡度阻力。 2.车轮阻力 由轮胎滚动阻力、路面阻力以及轮胎侧偏引起的阻力组成。 3.轮胎滚动阻力 ( 1)变形阻力 :将弹簧抽象为轮周围均匀分布的许多微小弹簧和微小阻尼形成。在轮胎滚动过程中,各个弹簧和阻尼器反复经理压缩和伸展作用,其阻尼功即为变形阻力。其中汽车速度超过 45m/s以后,轮胎振动形成振动变形波是阻尼功急剧增加。 ( 2)摩擦阻力 :车轮滚动中,轮胎面上某一点子子在通过与地面接触区域时,胎面到轮州的距离由 rr ,然后再变为 r。因此车轮角速度虽然不变,但胎面各店的圆周速度却是变化的。这样在接地区域内胎面与地面之间就
6、存在纵向和横向的相对局部滑动,从而产生摩擦阻力。 ( 3)空气 阻力 :压差阻力、诱导阻力、表面阻力和内部阻力。其所占比率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4.动力因数定义: GFwFtD 5.传动系最小速比 是由要求的最高车速决定的。高速设计常用于带 4档变速器的轿车。低速设计一般用于带 5档(超速档)变速器的轿车。 6.行驶附着条件 :驱动力只能等于或小于附着力。 7. sFlhwFwdtdvlhmlbGFz 11 sFlhwFwdtdvlhmlaGFz 22 8.牵引系数:GFzFz )2(1 汽车重力驱动轮静态反力第三章 1.汽车使用经济性 :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7、它是评价汽车营运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2.汽车燃料经济性 :是在保证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未来评价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料消耗( L/100km)或单位运输工作量所消耗的燃料量( L/100t*km)作为评价指标。 3.负荷率 U是指在某一相同转速下节气门部分打开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全开时(最大)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4.由道路行驶阻力功率求出 发动机的转矩 :Tne PeMe 9549N*m 5.汽车驾驶技术和维护的影响 :( 1)发动机的起动升温 :每次启动时间不得超过 5s。两次起动间隔不少于 10s
8、,三次起动不成功,必须进行检查,排除障碍。起动后应迅速转入怠速,起动时不应重踏和反复踏加速踏板。 (2)汽车起步加速 :实验表明,发动机水温上升到 40以上起步时,具有较好的节油效果。机体温度低时,燃料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另外,机油黏度大,摩擦损失功率增加,因而耗油。 ( 3)档位的选择和变换 :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 ,在一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内,即可使用次高档也可使用最高档,但用最高档时比较节约燃料。( 4)汽车行驶速度 :汽车满载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存在一个使得等速燃料消耗最小的车速,即技术经济车速 Vp。车速高于或低于 Vp 汽车等速油耗均上升。 ( 5)加速踏板的运用 :汽车行驶时,
9、加速踏板要轻踏,柔和控制,减少加速泵供油的机会。 ( 6)行车温度的控制 :汽车行车温度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发动机罩内气温、变速器和驱动桥齿轮油温度等。正常的温度能够使零件磨损减少,增加动力性和经济性。( 7)合理利用滑行:汽车滑行可分为减速滑行、加 速滑行和下坡滑行。合理转换滑行,可达到节油的目的。 6.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是润滑、冷却、清洗、密封以及防锈。发动机油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如一定的黏度和黏度 -温度特性,适当的润滑性,一定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等等抗氧化安定性,较低的凝点,在氧化燃烧和分解时无胶质沉淀,不含有引起发动机零件腐蚀和磨损的物质,不含机械杂质和水分。 7.黏
10、度是润滑油 的重要 质量指标 。 ( 1)黏度太大 ,流动性不好,起动时输送机油速度慢;油压虽高,但流量小,而使冷启动困难。此时机件容易出现短暂的干摩擦或半液体摩擦,这是造成发动机运动件磨损的最主要原 因。黏度太大,几间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也就增大,它不仅会增大机件磨损,而且摩擦功增大,致使有效功率降低,燃料消耗增加。黏度太大,由于机油的循环速度变慢,使冷却散热的作用效果变差。黏度大的机油较黏度小的,残炭含量较多,酸值和凝点较高,热氧化安定性和黏温性能都要差些,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 2)黏度太低 ,油膜易被破坏。咋高温摩擦表面上,不易形成足够厚的油膜,机件得不到正常润滑,会增大磨损;同时密封作
11、用差,不仅使气缸有效压力降低,机油受稀释和污染,而且易使机油窜入燃烧室,致使机油消耗量增加,燃烧不完全,排气冒黑烟。 8.子 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是帘线呈子午向排列( 0 ) 9.( 1)优越性 : 使用寿命长。 滚动阻力小。 附着性能好。 缓冲性能好。 负荷能力大。 ( 2)缺点 :胎侧薄,变形大,胎侧与胎圈受力比普通斜线胎大。 10.轮胎的合理使用 ( 1)合理搭配 :轮胎应按照车型配装,并根据地区道路条件选择适当的胎面花纹。 ( 2)掌握胎压 :轮胎气压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轮胎气压过低容易以机械性损伤,加速帘线的疲劳磨损,使滚动阻力加大,降低车速,增加燃料的消耗;轮胎气压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运用 工程 复习 重点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