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考研总结.pdf
《家庭社会学考研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社会学考研总结.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家庭社会学考研总结 1、家庭社会学 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所谓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的组成方式,即家庭由哪一种及几种家庭关系组成。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结构按其组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由一对老夫妻加上他们子代的一对夫妻及孙子、孙女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一对已婚兄弟加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组成的联合家庭等。 3、家庭功能 包括生产、消费、生育、教育、赡养、抚育、闲暇与感情满足等。 家庭的核心功能 ,是指在家庭诸功
2、能中,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具体体现着一定社会的家庭制度和家庭功能的功能。家庭的核心功能在其他家庭功能中居于支 配地位,而且只要社会的家庭制度不变,核心功能也将保持不变。在传统的小生产的农业社会中,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生产功能是其核心功能。与现代城市社会相适应的是夫妇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的核心功能是感情满足的功能。 家庭的主要功能 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求的家庭功能,随着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新家庭建立时,生育功能是主要功能;家庭组织者进入中年后,生育功能减弱,教育与抚育功能突出,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到了老年,家庭其他功能都因家庭
3、组织者需要减少趋于萎缩,赡养 又成了家庭的主要功能。 家庭的核心功能与主要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都是家庭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核心功能随家庭制度的变迁而变化,所以在家庭制度不变的这段历史时期内,都是较为稳定的;而且作为家庭本质的具体表现贯穿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始终,即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核心功能都不变。家庭的主要功能与家庭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随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改变,因此是比较容易变化的。家庭的主要功能源于对家庭的微观分析,与家庭制度之间没有类似核心功能这样的内在联系。 4、家庭关系 :一般将家庭关系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过还可以有 以下补充:一是指现在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
4、的关系;二是在一夫一妻制下主要的家庭关系为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从不同角度看,家庭关系有不同含义。 5、家庭生命周期 ,是指单个家庭所存在的从诞生、发展直到死亡的整个运动过程。它随家庭组织者的年龄增长和需要不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并且受家庭组织者寿命长短的制约,由于这种过程如同人的生命过程,故称之为家庭生命周期。西方的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包括这几个阶段: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家配偶中一方死亡家庭消失。这些阶段现在 也随结婚年龄的推迟和出生率的降低有所改变。在中国,家庭生命周期并不如西方这样清楚,各阶段之间的界限也相当模糊。 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恩
5、格斯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写成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剖析了作为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的家庭,由此阐述了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整个人类文明史。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社会上的阶级对立有相通之处,即阶级对抗最早源于男性对女性的对抗,个体婚制意味着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指出剖析家庭即可剖析社会。恩格斯的贡献在于指出了研究家庭与研究社会的关系,研究家庭对研究社会的意义。 6、家庭策略 ,是指家庭及其成员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如何让孩子离家谋生,何时更换住所,何时控制家庭规模、 实施节育措施等。家庭决策不仅仅是一种相互商量和民主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支配和被支配、充满着夫妻争
6、执和父母与子女的争论。这与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有关。 7、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城市家庭变迁的目标 :从总体上说, 90 年代城市家庭变迁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家庭制度,与以往的家庭制度特别是传统的家庭制度相比,这种家庭制度更强调把家庭与社会生活分开,把家庭看作是个人私生活的场所,更注重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个人情感的满足,从而淡化传统的“家本位”观念。 8、功能中介的假设 实质是把家庭功能看作社会 影响家庭的突破口,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影响表现为核心功能的替代过程,使家庭功能组合、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三方面协调统一,成为体现新的家庭制度的有机整体。当然,家庭结构
7、及家庭关系的变迁发过来也会影响家庭功能。功能中介假设的特征之一是强调家庭功能组合、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是从不同侧面体现家庭制度的有机整体。另一特征是强调用一种变动的观点来看家庭和家庭本质,家庭本质在家庭内涵之中,不是凝固不变的,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功能中介假设 的表述如下:家庭功能组合,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各个侧面反映着家庭的肺腑内涵,它们的 变化也反映家庭所包含的内涵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总有内涵中的一种(其外部表现为核心功能)居于支配地位,由于它的存在和所处地位,决定了家庭的本质。处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家庭之本质总是对此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的,受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8、反映出该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所以,家庭本质将随居支配地位的内涵被另一种内涵取代而变化。 9、简述 90 年代以来城市家庭变迁的总趋势 。 ( 1)家庭关系方面。原本初步建立的男女平权的夫妻关系模式发生微妙的变化,少数已婚妇女仍要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年轻一代进一步确立其在职 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而在家庭中确保一种代际平等关系的建立,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和生存空间。 ( 2)家庭功能方面。某些功能继续外移,如养老;家庭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 3)家庭结构方面。小型化趋势仍将继续,空巢家庭比例增加,家庭稳定性减弱。 10、简述农村家庭变迁的总趋势。 ( 1)家庭结构方面:小型化的趋势加速
9、。 ( 2)家庭关系方面:夫妻之间,代际之间逐渐发展出平等的关系,但传统文化仍发挥作用。 ( 3)家庭网络方面:父系父权家庭制度瓦解,姻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交往中带有越来越浓的理性色彩。 ( 4)家庭功能方面:生育功能逐渐淡化,消费功能在逐步增强。 ( 5)婚姻方面:包办婚姻减少。 11、简述城市家庭消费的特点。 ( 1)家庭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与以个人为单位的消费并存和并重,家庭成员可以保留一定的个人自由度。 ( 2)家庭消费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 ( 3)不同家庭的消费出现多层次性。 ( 4)社会环境制约了家庭的消费,比如医疗,教育等的储备。 12、简述农村家庭消费的特点。 (1
10、)家庭消费与个人消费也有分有合,但是不同地区侧重点不同。 (2)消费多层次性,地区差异大。 (3)日常消费与大宗消费相结 合。 (4)平时节俭为一次性的消费作准备。 13、城乡家庭消费的比较。 ( 1)农村家庭在消费方面有更强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取向,而城市家庭有更强的集中消费与分散消费相结合的取向。 ( 2)农村家庭具有更强的集中进行大宗消费的倾向。 ( 3)城市家庭的消费一般都以量入为出为前提,而农村家庭的消费受到模仿和攀比心理的影响。 14、简述城市家庭教育功能的新特点。 ( 1)家庭对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程度有高期望并由此引发的高投入。 ( 2)更加关注子女受教育的环境,比如择校问题。 (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 社会学 考研 总结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