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学考研笔记.ppt
《基础兽医学考研笔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兽医学考研笔记.ppt(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次在美国特拉华州南部的甘波罗( Gum-boro)地区发现,因此又称甘波罗病,首次详细报道了这种病,由于死于该病的鸡的肾脏极度肿大,因此又称它为“禽肾病”,在我国,1979年邝荣禄等在广州发现本病,1980年周蛟等在北京报道了此病,1982年周蛟等在北京从进口鸡群中分离到IBD-CJ801株,同年程德勤在上海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一株IB-DV,毕英佐从广州分离到两株IBD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并证明是从国外进口鸡中传入的。目前IBD在我国已传遍各地,某些地方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死亡率在30%- 70%或以上。1987年,在比利时北部和荷兰南部均发现IBD超强毒株
2、(vvIBDV),美国、土耳其、南非也报道有超强毒存在,18周龄的鸡也可感染。该病现已全球性流行, 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乎近100%,南美洲约90%,荷兰88%,意大利76%,日本约75%,德国61. 5%。,IBD病毒的形态,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 禽双RNA病毒属。它的基因组由2个节段的双链RNA构成。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球形,粒子直径大小约55-65nm。无囊膜, 表面无突起。双股双节RNA病毒,耐受力强,主要由四种结构蛋白组成:VP1、VP2、VP3、VP4。血清1型(鸡源性毒株):6个亚型,一个亚型包括所有的变异株。血清2型(火鸡源性毒株):无毒力,鸡、火鸡中的抗体均
3、普遍存在 。,一、病原学,1.1理化特性IBDV非常稳定, 对低PH( PH2)、氯仿、乙醚等脂溶剂不敏 感,对热和干燥有相当的抵抗力, 56、5h或60、30min仍有 活力。pH值为12或70、30min或0.5%氯化铵作用10min能杀灭 病毒。,1.2生物学特性IBDV在体内增殖的靶器官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组织, 对法氏囊中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前体细胞具有很强 的亲嗜性,另外,可通过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实现体外增殖。鸡胚培养是IBDV增殖的最好手段, 实践证明, 绒毛尿囊膜 (CAM)接种途径最为敏感。尿囊腔途径接种比CAM途径接种病毒 滴度(EID50)低1.5-2.0个
4、滴度。,适应于鸡胚的IBDV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增殖, 并产 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形成肉眼可见的蚀斑。因此,可利用病毒蚀 斑单位( PFU/ml)测定法进行细胞培养适应毒的定量分析, 比鸡 胚接种法更为敏感。IBDV也能在鸡胚法氏囊细胞、肾细胞中增 殖,产生细胞病变和形成蚀斑。,传染性法氏囊炎遍部于全世界许多养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988年以来,我国不同类型鸡场,发生了严重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感染2-16周龄鸡,3-6周龄时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5-7月份发病较多。蛋雏鸡比肉仔鸡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自然宿
5、主主要限于鸡和火鸡。从鸡分离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只能使鸡感染发病,实验感染火鸡不发病但能产生抗体,从火鸡分离的病毒仅能使火鸡感染,对鸡无影响。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其中来航鸡较易感。,二、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与日龄有密切关素,不同日龄的鸡对此病的敏感性不同,其特点是在法氏囊有功能时方可发病,幼龄雏鸡因母源抗体而得到保护,成年鸡又因法氏囊萎缩而不敏感,或取隐性经过。但个别情况下也有14-20周龄鸡群呈急性暴发的报道。在自然条件下,2-11周龄可发病。但以3-6周龄多发病,其中4周龄最易感。无母源抗体的雏鸡在出壳不久即可因感染野毒而发病。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只要有易感鸡存在,全年都可发病。本病具有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兽医 考研 笔记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