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T 5017-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pdf
《MH T 5017-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H T 5017-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pdf(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P MH/T5017-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 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CTV system engineering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2004-03-03 发布 2004-05-01 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 行业 标准 民用机场航站楼 闭路电视监控 系统 工程设计 规范 Design code for CCTV system engineering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MH
2、/T5017-2004 主编部门 :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施行日期 :2004 年 5 月 1 日 2004 北京 关于发布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等八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民航机发200457 号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通用)企业,各机场,各设计、施工、监理、 咨询单位: 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需要,保证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质量,由总局机场司组织编写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民用机场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民用机场航站楼航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 程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
3、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民用机场航站楼 时钟、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民用机场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民航总局审定。现批准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 MH/T5003-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 MH/T5009-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 MH/T5015-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航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编号 MH/T5017-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 MH/T5018-2004)、 民用机场航站楼 时钟系统工
4、程设计规范(编号MH/T5019-2004 )、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广 播 系 统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 编 号MH/T5020-2004)和 民用机场航站楼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MH/T5021-2004)等八项规范为推荐性民用航空业标准,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实行。 上述八项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由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民 航 总 局 二 0 0 四年三月三日 抄送: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前 言 本 规 范 是 根 据 民 航 总 局 基 函 1 9 9 8 0 5 6 号文- 关于委托 编 制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弱 电 系 统
5、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和 民 用机 场 航 站 楼 弱 电 系 统 工 程 施 工 验 收 规 范 的 函 而 编 制 。 本 规范由共 包 括 4 章和 1 个 附 录 。 本规范由 中 国 民 用 航 空 总 局 机 场 司 负 责 管 理 ,由 中 航 机场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负 责 解 释 。 地 址 :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北 四 环 东 路111 号 , 邮 编 : 1 0 0 11 , 电 话 :( 010) 6 4 9 6 5 11 9。 由 于 本 规 范 为 初 次 编 制 ,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迅 猛 发 展 , 将不 断 完 善 。 本 规 范 主
6、编 单 位 及 主 要 起 草 人 : 主编单位: 中 航 机 场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主要起草人: 张 同 荣 目 录 1 总则 (1 ) 2 术语和符号 ( 2) 3 一般规定 ( 2) 4 系统设计 ( 5) 41 系统功能设计 (5 ) 42 前端设备 (7 ) 43 信号传输部分 (9 ) 44 报警联动 (9 ) 45 主控室和分控室 ( 10) 46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 12)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15) 附 : 条文说明 ( 17) 民用机场航站楼 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 总 则 10 1 为了加强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工作的管理,
7、规范民用机场航站楼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健全民用机场标准规范体系,特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及相关区域中以公安和民航业务流程监视为主,安检、消防等业务为辅的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航站楼内联检单位所需的电视监控系统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但功能要求需联检单位另行提出。 10 3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是整个机场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在满足民航业务使用功能和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并 便于施工、维护及操作。 10 4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
8、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本规范编制时主要参考的标准和规范有: 1 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MH/T 7003-9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2 术语和符号 20 1 术语 1 主控房:对系统进行操作、管理、控制地方。 2 分控房:在系统授权下,对系统中部分设备进行 控制的地方。 3 可用图象:系指在监视低照度画面时,能够辨认画面中物体轮廓的图象。 4 五级损伤制:为了评定图象受干扰的程度而制定的一种 评定方法。 5 环境照度: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20 2 符号 1 PAL
9、: 国际标准电视制式 2 VBS : 为黑白 /彩色图象信号、消隐脉冲和同步脉冲组成的全电视信号的英文缩写 3 VIP :重要旅客 4 VVIP :特别重要的旅客 5 CCD :电荷转移式摄像芯片 6 Lux : 照度单位 3 一般规定 3 0 1 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采用符合 PAL 制式的视频设备。 30 2 系统应由摄像、传输、显示和控制四部分组成。并应配置录制、存储、回放、视频打印等设备。 30 3 系统中设备、附件及各类辅助材料应符合下列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 1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 : 40+35 2 其他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 : 10+55 3 室内工作的设施: 0+
10、40 30 4 系统中选用的设备、附件及辅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定型产品; 2 系统选用设备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为 75 欧。 3 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一致。 30 5 在满足摄象机的标准照度下,监视图象的质量和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监视图象的画面质量可按 五级损伤制 评定,画面质量不 应低于 4 分级。 2 相对于 4 分图象质量的信噪比应大于或等于表 3.0.5 的规定: 表 3.0.5 -1 信噪比( dB) 指标项目 黑白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 随机信噪比 37 36 单频干扰 40 37 电源干扰 4
11、0 37 脉冲干扰 37 31 3 监视图像的水平清晰度,黑白图象不应低于 450 线,彩色图象不应低于 400 线。 4 监视图像画面的灰度等级不应低于 8 级。 5 系统的各路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 的电平值应不小于1V3dBS. 6 系统各部分 信噪比指标分配应大于或等于表 3.0.5-2 的规定: 表 3.0.5 -2 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分配( dB) 7 系统在低照度环境中使用时,监视图象画面质量应达到可用图象标准,其系统信噪比不应低于 25 dB。 30 6 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 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航站区,确定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 项目 摄像部分 传输部分
12、 显示部分 连续随机信噪比 40 50 45 2 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 组成及设备配置; 3 根据建筑平面布局或实地勘察,确定主控机房、主控室和分控室地位置以及摄象机和其他设备地设置地点; 4 根据监视目标和环境条件,确定摄象机类型、镜头种类、云台地形式及防护措施和安装方式; 5 根据摄象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缆地线路路由; 6 根据系统设备情况确定主控机房、主控室和分控室地平面布局。 3 0 7 系统设计时应提出对土建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下述几点: 1 对主控机房、主 控室和分控室 的使用面积、室内装修、环境要求; 2 对在地面、墙面地预留孔洞,地面线槽及预埋件的要求;
13、3 对在吊顶内预留的安装支架,吊顶上的安装孔洞的要求; 4 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5 对系统和机房内接地、等电位连接及防雷的要求。 30 8 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安装应便于维修和维护。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设计 41 1 系统应设置主控机房、主控室和分控室。主机房、主控室和分控室可以合一设置 ,也可分开设置。在主控室内可对整个系统视频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合控制。主控室合分控室视频信息资源可以共享。 41 2 系统宜采用视频矩阵切换器与多媒体计算机控制管理相结合的主控系统。 41 3 主控机应设置在航站楼内的监控中心或公安监控室,可在首长值班室、民航指挥中心、安检监控室、站坪调度室、消防控制中
14、心等地设置分控室。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也可根据其业务需要设置分控室。 41 4 系统应设置优先控制级别及用户口令。 41 5 系统主机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机场宜保留有下列借口: 1 与航站楼内防盗报警系统的 联动接口 ; 2 与航站楼内 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接口; 3 与航站楼内通道管理系统的联动接口; 4 系统扩展口。 41 6 系统设置的摄像机应能监视航站楼内所有重要公共场所、主要通道口、主要工作区域、 VIP/VVIP 区域的通道,也可包括空侧停机坪、陆侧车道及停车场。 41 7 系统设置的摄像机应能实现运输流程上的连续监视。连续监视宜采用预置程序自动切换的方式,也可采用手动方式。 41
15、8 多媒体计算机宜具有平面绘图和编辑功能。可在平面图上表识出监控范围内任一点的位置。每一摄像点应具有唯一的编辑地址,并可用颜色区分摄像机的工作状态。 41 9 系统主机应能对任一可控制点进行全方位控制,可随时用任一摄像点的图象 到任一监视器上,也可按照预定的程序设定自动完成顺序切换、分组切换或选择切换。系统中的分控设备在其授权的范围内应能完成与主机相同的控制功能。 4 1 10 系统中所有控制功能的操作即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来完成,也可利用控制键盘或操纵杆来完成。 4 1 11 系统中的视频图象录制设备可根据需要配备多路数字视频图象处理器,在 录制设备记录或回放期间可以选择多路或单
16、路工作方式。视频图象录制和回放可以同时完成。 4 1 12 系统主机可以完成对所有分控键盘、现场摄象机、监视器的编程设定,包括编码地址、时间日期、字符显示的设定、插入和控制。 4 1 13 系统主机应具备优先级设定功能,并能对分控室控制摄象机、云台和调用视频画面的范围进行限定。 4 1 14 系统应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报警 /事件记录及报告功能。 4 1 15 系统的设计容量应留有 一定的冗余度,并具备可扩展的能力。 41 16 本系统应具备与其他系统及计算机网络 系统连网的能力。 4 2 前端设备 4 2 1 摄像机的选择应符合如下规定: 1 应优选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 CCD 摄像机。 2
17、当系统要求画面进行同步切换时,应选用带有同步功能的摄像机; 3 摄像机解像度宜选用黑白摄像机 500 线、彩色摄象机 450 以 上的高解度摄像机; 4 应根据监视目标的照度选择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摄像机灵敏度允许的最低照度应比监视目标周围的最低照度低。 5 当监视目标照度变化较大时,应选对光圈可进行手动 /自动控制的摄像机; 42 2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摄像机的控制功能选择与之匹配的摄像机镜头,同时,他们的对接口型式应相同。 2 镜头的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来确定,并按下式计算: F = A L/H 式中 F 焦距(mm ); A 象场高 ( mm
18、) L 物距(mm ) H 视场高 ( mm) 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距镜头; 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时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 3 当镜头的焦距、光圈、为电动驱动输出电压时,其光圈驱动电压、电流应与摄像机的驱动输出电压、电流相符;焦距驱动电压、电流应与控制器的输出相符。 4 2 3 云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监视范围大,被监视目标为活动物体时,宜根据现场安装位置的情况选用能够覆盖全部监视范围的高速云台。 2 当监视范围不大时, 监视目标为 多个固定物体时,宜根据现场安装位置的情况选用能够覆盖全部监视范围的中速云台。 42 4 摄
19、像机和云台的安装应尽可能的隐蔽或加以掩饰,以避免给旅客造成过多的心理压力。 42 5 电梯桥箱内的摄象机应隐蔽安装,并选用水平视角等于或大于 70的广角 镜头。 4 2 6 摄像机的位置设置、摄像方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易于扑捉目标又不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安装位置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2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机靶面 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3 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尽量避免逆光安装。 42 7 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配相应的摄像机防护罩,防护罩的形状和颜色应与环境协调。 4 3 信号
20、传输部分 43 1 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可选用同轴电缆或光纤进行信号传输,要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43 2 信号传输用同轴电缆、通讯电缆和光缆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43 3 解码箱、光部件在室外使用时,应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结构安装方式。光缆接头应设 接头护套,并应采取防水、防潮、防腐措施。 43 4 信号传输线路的路由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信号传输线路敷设的路由应短捷、安全可靠,施工维护方便。并应在路由拐弯、分支处做好识别标识。 2 视频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及电源线,其主干应沿弱电系统专用的金属桥架或线槽分槽敷设,分支线应单独敷设分支管路,不应与其它线缆共管敷设。 4 4
21、 报警联动 44 1 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应能显示 报警区域的平面布局图,相应的报警点图标应能区分工作状态和报警状态 。 44 2 接到公共区域的报警信号后,系统应能触发离报警点最近的摄像机监视报警位置,并自动将摄像机的图象切换到主监视器上,同时可打印报警记录和事件报告。 4 5 主控室和分控室 45 1 应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 的航站区,以及建筑结构布局和系统的大小,合理设置主机房、 主控室和分控室 。主控机房、主控室、 分控室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合一设置。分开设置时,主机房和主控室宜相邻设置,尽量减少从主机房到主控室之间的信号损失。 45 2 主机房和主控室和分控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2、 1 主控机房或主控 室的位置宜尽量选择在靠近航站楼的中心部位,且较少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和电磁波干扰的场所。 2 分控室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内。 3 系统中所有摄像机、云台、解码器及主机房设备、主控室设备等应统一供电,并由主控室操作通断。分控室宜用就地供电方式。 4 视频录放设备和视频打印机应放置于 主控室便于操作。 5 主控室和分控室应有内部及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6 控制室的建筑面积根据系统规模确定。 7 控制室的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灰尘。若采用架空的防静电地板,其架空高度不应低于 150mm,荷载不应小于 3.0KN/。 8 控制台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台的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H 5017 2004 民用 机场 航站 闭路电视 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