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363-2011 《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
《DB51 T 1363-2011 《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363-2011 《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1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3632011 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2011 - 12 - 28 发布 2012 - 03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363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原理 . . 1 4 仪器及用具 1 5 试剂及溶液配制 1 6 虫情监测 . . 2 7 实验室鉴定 2 8 结果判定 . . 2 9 样品保存及处理 3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扶桑绵粉蚧介绍 4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形态特征 5 附录 C
2、(规范 性附录) 扶桑绵粉蚧与近缘种的区别 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玻片标本制作 9 DB51/T 1363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志平、刘可、郭迪金、余坚志、帅波、陈素清、赵兰鸰、李维强、曾朝华、聂青松、杨重渝、袁曦。DB51/T 13632011 1 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扶桑绵粉蚧的监测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监测 Monitoring 在某一规定时期内, 植物检疫机构为获取一个地区的某些地点有关扶桑绵粉蚧信息而对其喜食的寄主植物进行的官方持续调查。 3 原理 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传播途径、生物学特性及受害寄主症状,是制定监测鉴定技术规程的依据。 4 仪器及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放大镜、捕虫网、白瓷盘、镊子、指形管、解剖针、烧杯、试管、试管架、载玻片、盖玻片。 5 试剂及溶液配制 除非另有说明,在检验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浸渍保存液 量取 70%75%乙醇溶液 100mL,加入 2mL 甘油混匀备用。 乙醇溶液(30%)
4、量取 70 mL 水加入 30 mL 无水乙醇(C 2H6O)中。 乙醇溶液(50%) 量取 50 mL 水加入 50 mL 无水乙醇(C 2H6O)中。 乙醇溶液(70%) 量取 30 mL 水加入 70 mL 无水乙醇(C 2H6O)中。 乙醇溶液(85%) 量取 15 mL 水加入 85 mL 无水乙醇(C 2H6O)中。 乙醇溶液(90%) 量取 10 mL 水加入 90 mL 无水乙醇(C 2H6O)中。 乙醇溶液(95%) 量取 5 mL 水加入 95 mL 无水乙醇 (C 2H6O)中。 二甲苯 阿拉伯胶混合液 称取阿拉伯树胶粉30 g于烧杯中,加入50 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
5、200 mL水合三氯乙醛及20 mL丙三醇,置于55 60 的干燥箱内保存。1d后,用玻璃棉在55 60 的干燥箱内过滤。 DB51/T 13632011 2 6 虫情监测 6.1 监测时间 3月 10月。 6.2 监测植物 农作物、园林植物为主的扶桑绵粉蚧喜食寄主植物。 6.3 监测其它物品 寄主植物调运时所携带的土壤、包装物、铺垫物、运载工具。 6.4 监测方法 6.4.1 访问调查 对照虫体、虫体标本、虫体图片及为害状图片询问农民、园林工人等。 6.4.2 田间踏查 扶桑绵粉蚧发生情况不详区域,田间踏查观察寄主植物幼嫩部位是否有明显的白色蜡粉,白色蜡粉可能是雌成虫及若虫单独或群集存在的表
6、象。若发现可疑虫体,采集较大虫体使用放大镜观察,认为疑似的虫体,将其置入70%乙醇溶液中灭活,并带回实验室鉴定。 6.4.3 田间调查 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田块,每田块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计算有虫株率。 7 实验室鉴定 7.1 方法 将采集的雌成虫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虫体去蜡前形态;虫体去蜡后制作成玻片标本(按附录D方法)进行鉴定。 7.2 雌成虫形态特征 7.2.1 雌成虫去蜡前虫体初步鉴定 按附录 B.1进行初步鉴定。 7.2.2 雌成虫鉴定 雌成虫通过去蜡处理后,按附录 B.2 进行鉴定。 7.3 扶桑绵粉蚧与近缘钟的区别 按附录 C进行区别。 8 结果判定 D
7、B51/T 13632011 3 扶桑绵粉蚧鉴定结果判定标准如下: 雌成虫虫体去蜡前形态特征符合附录 B.1,可作为辅助鉴定。 雌成虫去蜡后形态特征符合附录B.2,判定为扶桑绵粉蚧。 9 样品保存及处理 9.1 浸渍保存 将虫体投入沸水中约2min,取出晾干后投入70% 75%乙醇保存液中保存。 9.2 玻片保存 将采集的虫体放入二甲苯中约1 min;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30%乙醇 50%乙醇 70%乙醇 85%乙醇 90%乙醇 95%乙醇 无水乙醇逐级脱水,在乙醇中脱水时间逐级缩短,约5min 10min,最后一级不超过1min;将虫体放入二甲苯中透明处理后,使用阿拉伯胶混合液封片保存。 9.
8、3 样品处理 样品检验完成后,除用作标本保存的样品外,其它样品连同采样时附着的寄主植物进行灭活处理。 DB51/T 13632011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扶桑绵粉蚧介绍 A.1 扶桑绵粉蚧分类地位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隶属于半翅目 (Hemiptera) , 蚧总科 (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粉蚧亚科(Phenacoccinae),绵粉蚧属( Phenacoccus),英文名称为solenopsis mealybug。 A.2 扶桑绵粉蚧生殖方式及虫态 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3632011 扶桑 绵粉蚧 监测 鉴定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