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DB51 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防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防治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DB51 备案号:28195-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rm for Animal Hydatidosis 2010 - 06 - 01 发布 2010 - 07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105-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诊断 1 5 疫情报告 2 6 疫情处置 2 7 防治 3 8 免疫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剖检方法 4 附录B(规范性附
2、录) 犬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 5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牛羊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6 DB51/T 1105-2010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勇、毛光琼、阳爱国、张永宁、郭莉、陈斌、张代芬、吴宣、李春、邓永强、邢坤、罗毅 DB51/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防治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境内从事
3、犬类和家畜饲养、屠宰、加工以及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013 包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棘球蚴病(包虫病)Animal Hydatidosis 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疾病,在我国有两种,即囊型包虫病和的泡型包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3.2 囊型包
4、虫病 Cystic Hydati d Disease(CHD) ,Cystic Echinococcosis(CE) 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 ranulosus)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3.3 泡型包虫病 Alveolar hHydatid Disease(AHD)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 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4 诊断 4.1 流行特点 该病病原是棘球绦虫(Echinoc occus) 。分为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mult
5、ilolocularis) 、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us) 、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 、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5 个种。 DB51/T 1105-2010 终末宿主主要是犬、狼、狐狸等,绦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间宿主主要是牦牛、绵羊、山羊、马、猪等哺乳动物,人也是易感宿主,包蚴多寄生于肝脏、肺等器官。绵羊、牦牛是棘球蚴最适中间宿主;该病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虫卵随感染犬粪便排出,借助于空气尘埃污染饲草、饲料、水源、用具,中间宿主通过食入虫卵被感染。犬类常因摄入未经处理的病畜内脏被感染。 4.2 临床症状 本病为慢性寄生虫病。犬科动物一般无明显临床症
6、状,感染严重时病犬消化不良、腹泻、消瘦;草食家畜因棘球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一般表现为消瘦、呼吸困难、咳嗽等;当大量寄生于肝脏时,叩诊时浊音区扩大,腹右侧膨大,触诊病畜表现疼痛。 4.3 病理变化 肝、肺等脏器可见大小不等的囊状突起,也可在脾、肾、肌肉、皮下等多处发现包囊。包囊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生发层,包囊内充满液体,液体沉淀后用肉眼或在解剖镜下可见许多生发囊与原头蚴。 4.4 诊断 4.4.1 病原学诊断 4.4.1.1 犬科动物绦虫检测 剖检犬只,观察犬小肠内是否有棘球绦虫成虫及其感染程度。剖检和虫体鉴定方法见附录 A。还可以通过氢溴酸槟榔碱对犬只导泻,检查排泄物
7、中有无棘球绦虫虫体。 4.4.1.2 家畜包虫病检测 剖检重点检查肝、肺和肾等实质器官,发现棘球蚴包囊,可判定为包虫病。若肉眼不能鉴别,可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认包囊性质。 4.4.2 免疫学诊断 犬粪抗原检查法 可在感染犬粪便中查出棘球绦虫虫体代谢物或分泌物及虫卵抗原。 粪抗原检查法具体操作程序见附录B。 4.4.3 家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可检测牛羊等中间宿主动物的血清抗体水平。ELISA 检查法具体操作程序见附录 C。 4.5 结果判定 符合 4.1、4.2 和 4.4.2 结果阳性者判为疑似;符合 4.3 和 4.4.1,发现成虫和棘球蚴时判定为患病动物。 5 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
8、和个人发现疫情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6 疫情处置 6.1 对感染家犬进行隔离,限制其活动,严禁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脏器喂犬。对无主犬或流浪犬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对家犬,用吡喹酮每月驱虫 1 次,其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环境;场地应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进行火焰消毒。 6.2 对病畜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未经煮熟的脏器喂犬。 7 防治 DB51/T 1105-2010 7.1 犬的防治 7.1.1 犬驱虫-吡喹酮药饵驱虫法 按犬体重每公斤体重510mg的剂量一次性口服,每46w驱虫一次,一年812次。如用吡喹酮药饵,可按大型犬1片,小型犬半
9、片的剂量投药。在投药的前1d,家犬禁食,然后将药片夹在食物中(如馒头、肉等)给予,即可吞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犬驱虫登记卡上进行记录。 7.1.2 驱虫后的犬粪处理 犬驱虫后5d内,收集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虫卵污染环境。 7.1.3 建立犬驱虫登记卡 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犬的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 7.1.4 疫情呈爆发流行时,可捕杀无主犬。 8 免疫 用动物包虫病疫苗对流行区牛、羊等中间宿主动物进行一年两次免疫,防止牲畜感染。 8.1 屠宰环节控制 8.1.1 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场。 8.1.2 加强牛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1052010 动物 棘球蚴病 防治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