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574-2008 《数字林业 建设与管理标准》.pdf
《DB21 T 1574-2008 《数字林业 建设与管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574-2008 《数字林业 建设与管理标准》.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辽宁 省 地方 标准 DB21 DB21/T1574 2008 数字林业 建设与管理标准 2008-02-01 发布 2008-03-0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1/T1574-2008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系统建设框架 . 1 4 数据维护与系统运行模式 . 4 5 系统运行环境基本要求 . 5 6 基本安全保障 . 6 7 系统实施与系统验收 . 7 8 系统运行维护 . 8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 . 9 DB21/T1574-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中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 标准 由辽宁省林业厅
2、提出。 本 标准 由辽宁省林业厅信息中心、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起草。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何 谦 高 彦 常 颖 陈 鑫 冯 琰 高明楣 王天玲 姜子良 刘全来 杨艳琴 栗田奎 张义田 本标准于 2008 年 2 月首次发布。 DB21/T1574 2008 1 数字林业 建设与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林业系统建设框架、数据维护与系统运行模式、 系统运行环境基本要求、基本安全保障、系统实施与系 统验收 。 本标准适用于各林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
3、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87-1989 计算机场地通过规范 GB/T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T9361-19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530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B21/T1594 2008 数字林业 视频监控技术规范 3 系统建设框架 3.1 系统总体框架 数字林业建设总体框架:一个网络、三个体系、五个层次、六大数据库、十大平台。 一个网络: 数字林业专网 ; 三个体系:国家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及标
4、准体系、运行维护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实现层、应用展示层; 六大数据库:公共基础数据库、森林资源数据库、造林工程数据库、森林保护数据库、综合管理数据库 、政务办公数据库。 十大平台:日常办公 OA 平台、行政审核审批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平台、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森林资源管理平台、造林营林管理平台、森林保护管理平台、综合决策系统平台、系统核心平台、系统支撑平台。 3.2 技术体系 数字林业 技术体系 是以遥感技术( 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GPS)、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 信 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技术、监
5、控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林业现代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构成 的 。 DB21/T1574-2008 2 3.3 林业信息网络建设 将现有 森林防火监控网 改造成 全省数字林业专网, 由省林业厅信息中心统一建设。 3.3.1 有线网络建设 3.3.1.1 骨干网络 有线网络骨干以省、 市 、 区 县三级构成,租 用 网通数字电 路作为骨干线路: a) 租用 数字 通信 线路 1) 省级至市级 数字 线 路 带宽 4M 以上; 2) 市级至县级 数字 线 路 带宽 2M 以上。 b) 基础防护体系 1) 省级 : 骨干防火墙物理接口 至少 3 个,带宽 100 或 1000M;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联动 ; 边界
6、防火墙为 100M; 与省党政网络的连接 线路 采用带 宽 100M。 2) 市级 : 防火墙物理接口 至少 2 个,带宽 100M; 与党政网的连接采用 带宽 10M或 100M。 3) 县级:防火墙物理接口 至少 2 个,带宽为 10M 或 100M; 与党政网的连接采用10M 带宽。 3.3.1.2 局域网综合布线 a) 省级:采用 GB/T53011-2007,按内外网双线布线 ; b) 市级:采用 GB/T53011-2007,按内外网双线布线 ; c) 县级:采用 GB/T53011-2007。 3.3.1.3 域名 a) 网络命名 1) 一级网络 : 辽宁省林业厅及直属科研机构的
7、网络,其命名应由省厅汉语拼音缩写( LNLY)加 分隔符 ( -)和单位名称汉语拼音缩 写( 2 4 个大写字母)组成。如省厅,命名为 LNLY-ST 2) 二级网络 : 为各市林业局的网络,其命名应由 LN 加各市林业局 单位名称汉语拼音缩写( 2 4 个大写字母)组成。如沈阳,命名为 LNSY 3) 三级网络 : 各县林业局的网络,其命名应由单位名称汉语拼音缩写( 2 4 个大写字母)加下划线( _)和和所属二级网络名称组成。如辽中,命名为 LNSY_LZ b) 域名 设置域名服务器,进行主机名解析。 c) 节点 提供节点之间的路由选择机制,转发 IP 数据包,并提供用户直接接入的业务 。
8、 3.3.1.4 IP 规划 a) 规划原则:采用 IPV4。 b) 地址 组织 1) 骨干网络保留足够的连续地址组成独立的自治域,并为今后的扩展留有余地。 2) 网络互连的两个单位,如果是上下级关系,互连网段较小的 IP 地址分配给上级单位,较大的 IP 地址分配给下级单位,由上级单位提供双方互联地址 。 3) 分配地址应连续,相邻地区的地址也应连续。 4) 路由器局域网端口的 IP 地址应按该端口所在局域网的一个网络节点分配。 5) 一个网络节点可有一个或多个网络连接,每个网络连接应有唯一的 IP 地址。 c) 地址分配原则 1) 所有 IP 地址资源(包括公开与保留)均全网统一分配。 D
9、B21/T1574 2008 3 2) 地址分配应利于路由的组织。 3) 地址分配兼顾到近期的需求与远期的发展,网络的扩展。 d) 各级网络地址分配 见附 录 A 3.3.2 无线网络建设 无线网络以微波作为山头到县林业局控制中心的信息传输方式组网,分前端基站和中继站,采用通信 5.8G 标准( IEEE802.11a/b/g),前端基站到中继站为 11Mbps,中继站间为54Mbps。 具体参照 DB21/T1594 2008。 3.3.3 网络机房建设 机房建设按照 GB/T9361-1988、 GB/T2887-1989、 GB/T4943-1995 相关规定执行。 监控中心建设按照 G
10、B/T9361-1988、 GB/T2887-1989、 GB/T4943-1995 相关规定执行。 3.4 公共数据库系统建设 设立两个数据中心,即数据维护中心和数据应用中心。两 个 中心通过数据交换技术,形成数据异地互为备份的数据安全机制,各数据中心 通过 数据双机备份,保障数据安全。市级可设立数据分中心,省级数据库与市级数据库以数据库镜像的方式实现省级与市级数据的统一。 3.4.1 数据应用中心 该中心 设 立 在省林业厅信息中心, 承担 数 据应用方面的应用监控、权限审批、数据调用、数据分发、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3.4.2 数据维护中心 该中心 设 立 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承担
11、数据审核、检查、汇集、更新和维护等方面工作。 3.5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 应用支撑系统 ( 核心平台 ) 采 用组件复用 、 工具化的建模技术,使传统的编码式系统建设转化为以 数据 建模为内容的搭建过程。 该平台 包括 : 系统建模平台 、 业务 协同 系统 、 资源管理系统 、 信息服务系统。 3.6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包括: (1) OA 系统;( 2)行政审核审批;( 3)林业专题管理(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营造林 工程管理系统、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系统、综合决策管理系统等);( 4)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3.7 门户与认证中心 省林业厅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的门户管理制度,统一编制用户名,并建立
12、 “认证中心 ”( 认证服务器 +认证系统 ), 各种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采用统一的认证机制。认证系统由 具有 国家信息部门认证资质的公司 建设 和实施。 DB21/T1574-2008 4 4 数据维护与系统运行模式 4.1 数据维护 4.1.1 野外数字采集 a) 野外数 据 采集:利用 PDA、 GPS 等 移动通讯技术集成的森林资源综合监测野外 数据采集 系统。 b) 视频监控:录像监 视设备安装在山头的瞭望塔上,对森林火灾等突发性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视频通过无线网和有线网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存储。 具体参照DB21/T1594 2008。 c) 公共报警电话:护林员和群众通过
13、手机以声讯形式将所发生的事件向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平台对事件进行跟踪处理。 4.1.2 数据处理 对空间信息、多媒体信息等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加工处理。省级单位处理数据采用高 级 工作站,并配置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等专业软件。市级和县级单位配置微机和桌面软件系统。 4.1.3 数据更新 利用 RS 技术 、 GIS 技术、 GPS 技术、模型更新技术与传统更新技术相结合,遵循各类林业数据的更新周期,对系统数据和各项业务管理数据进行更新。针对省、市、区县级的各个业务部门设立不同的更新权限。 4.2 系统运行模式 4.2.1 数据存储模式 通过 数字 林业专网 ,数据存储模式 采取
14、集中式, 即 全省基础地理数据、资源数据、业务数据等集中存储在 数据应用中心 , 而 各市、区县 通过网络 调用 数据应用中心 数据 ,同时也为数据应用 中心提供更新数据。 在这种模式下,系统运行采用 B/S 方式。 省厅、各市、区县局域网内存储本地数据, 而这种系统 运行 方式可 采用 B/C 和 C/S 两种方式 。 基础数据和公共数据以 数据应用 中心 存储 的 数据 为标准和权威,各市、区县 可以备份该市、区县数据,以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4.2.2 信息交换 模式 信息交换模式 通过 严格遵守相关数据库建 设 规范、数据管理规范、数据交换共享规范,开 放 信息访问接口,提供系统内、子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T15742008 数字 林业 建设 管理 标准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