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学案(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学案(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了解自然灾害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Error!按 成 因 与发 生 过 程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和潜在性。4危害Error!5中国的自然灾害(1)特点:自然灾害多发,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2)原因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会位置,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地形多种多样,多山的地形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环流不稳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明确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1地震(1)成因:地球内能剧烈释放引起
2、的地面震动。(2)防御:加强监测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避灾、自救能力。2滑坡、泥石流(1)成因:地形坡度大的地区,因地壳活动导致岩体破碎,受植被破坏等影响而成。(2)防御:加强监测预报、修建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3洪涝(1)成因:多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防御:加强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4城市内涝(1)成因:城区多比郊区降水强度大(雨岛效应);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市不透水层面积扩大,下渗弱;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排水能力不足;城市发展大量填湖、填河,造成城市水面减少,蓄纳洪水的能力降低。2(2)防御措施: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
3、能;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进行城市规划。 题组练通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 13 题。1图中 P 地和 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不同 D水利建设不同2我国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是(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发达地区C丘陵地形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3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A BC D解析:1.A 2.B 3.B 第 1 题,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进退影响。第 2 题,我国东部地区受夏
4、季风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此旱彼涝,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旱涝灾害严重。第 3 题,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不正确。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 50,高度大于 30 m 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 50以下的斜坡上。读图回答 45 题。4图中曲线 a、b、c 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A滑坡、降雨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雨量3C降雨量、滑坡、崩塌 D降雨量、崩塌、滑坡5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
5、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解析:4.C 5.B 第 4 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充沛,由图中曲线及降雨量数值可知 a 曲线应代表降雨量。梧州市多为丘陵地形,海拔较低且地形坡度不会很大,可知滑坡的频次应高于崩塌,则 b、c 曲线应分别代表滑坡和崩塌。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时间上(季节性)和空间上(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多发的地质灾害种类不一样)都呈现不均衡性;由图可知,地质灾害集中发生于降雨量大的季节,可推知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6、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但并非所有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由材料可知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 50,高度大于 30 m 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 50以下的斜坡上。重难点一 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有哪些典题示例(2016全国卷)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 1.35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 23 m。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 12 m,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 5 m,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解析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
7、,其中工程措施应“因河制宜” 。由题目的图文信息知,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这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4要原因,因此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应包括开挖入海河道、修建蓄洪工程、退耕还湖等方面,而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监测、重视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师说技法1洪涝灾害(1)成因: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
8、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生物措施: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退耕还林、还湖。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实行防洪保险等。2干旱(1)成因: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人为原因: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如用水量大
9、(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2)危害:空气干燥、地表水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等。(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选择耐旱的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进行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5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3台风(飓风)(1)成因: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
10、害的发生,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3)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4寒潮(1)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 (2)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采取措施确保农(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业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5沙尘天气(1)成因:气候
11、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表土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2)危害: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和污染大气环境(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3)防治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集训过关2017 年 2 月 2022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
12、12 题。1此次寒潮( )6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2寒潮过境后( )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解析:1.C 2.B 第 1 题,根据图中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可知西北乌鲁木齐降温的幅度小于南方广州、重庆;暖气团饱含水汽,北方城市降水多;根据四个城市位置可知移动路径总体上是自西北向东南;我国冬季寒潮源地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第 2 题,寒潮过境后,新疆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
13、雪;重庆市受寒潮影响,农业受冻害影响大,需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 月是冬季,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不会结冰。(2019青岛二中月考)流凌是指河流冰封或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黄河兰州段沿岸流凌发生后河床景观。读图完成 34 题。3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1 月下旬 B5 月下旬C7 月中旬 D10 月下旬4下列措施可有效防治流凌危害的是( )修建水库 冰凌爆破 植树造林 加深河床A BC D解析:3.D 4.B 第 3 题,由材料可知,流凌是指河流冰封或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象。 因此流凌现象出现在河流封冻前和解冻后,即发生在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地理 第六 常见 自然灾害 成因 防御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