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二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doc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二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二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十二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展示 考试要求 考题列举 考查热度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5(选择) 2017 浙江 11 月选考,24(选择) 2016 浙江 4 月选考,25(选择)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2018 浙江 4 月选考,22(选择)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2017 浙江 4 月选考,24(选择)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2016 浙江 10 月选考,25(选择)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23(选择)考情分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b无 知识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考点 1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文化是民
2、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含义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联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提醒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
3、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对点训练1(判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答案 T。2(2018浙江 11 月选考)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祝酒辞中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与“上海精神”相通的“和合”理念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B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C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常新的D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答案 A解析 “和合”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4、,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 项符合题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B 项错误;C、D 不符合题意。3(2016浙江 4 月选考)近期,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电视台热播,而且登陆亚洲、非洲、北美等地的电视剧网站,受到亿万外国观众的热捧。由此可见(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3A B C D答案 B解析 电视剧琅琊榜虽讲述中国故事,但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热播,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当选;通过电视台、电视剧
5、网站,亿万外国观众能欣赏到中国电视剧,说明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选。故选 B。考点 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怎么样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6、,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醒 (1)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点训练4(2018浙江 4 月选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A B C D答案 A解析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符合题意;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
7、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符合题意,是错误的;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5 “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为此,我们应该( )4增强文化自信,展示文化魅力 克服封闭主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坚持博采众长,发展中华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正确,选 B。易错点一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
8、作用提示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矫正训练1(判断)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答案 F。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每年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我国之所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因为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 C D答案 C解析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不选;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
9、源,错误。易错点二 尊重文化多样性,应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提示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等同于我们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矫正训练3(判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启示我们要尊重和认同其他各民族文化。( )答案 F。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启示我们坚持文化的多样性,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4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认同
10、,加强合作 要坚持求同存异,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5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的瑰宝,应坚持平等原则A B C D答案 C解析 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认同,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交流互鉴问题,项与题意不符。知识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考点 1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2)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对点训练1(判断)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答案 F。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
11、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考点 2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2)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与文化传播手段的区别途径 手段侧重点传播途径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传播手段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区别 具体形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形态对点训练2(判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中促进了文化交
12、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6答案 F。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 “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是以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 网络等现代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A B C D答案 A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感情交流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说明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而且媒介越来越先进,所以入选;说法错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
13、信息,是以印刷技术的推广为标志的;说法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点 3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1)意义: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拓展 图示法掌握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对点训练42018 年 2 月 25 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作为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中国北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八分钟演出,再现中国元
14、素,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让创意更加丰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 BC D答案 D7解析 “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 ,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故符合题意;相融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故选。中“文化的趋同”说法错误。5 “古有丝绸之路 ,今有一带一路 ”。美国学者芮乐伟韩森在丝绸之路新史一书中这样评价:“这条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力的超级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版 2020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十 单元 文化 传承 创新 第二十二 课文 多样性 传播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