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7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7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7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7 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1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2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3小农经济的韧性 4地主与佃户的关系 5宋代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6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下的分工 7殷商的青铜冶炼技术 8汉代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的关系 9隋唐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10宋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11手工业的发展中英手工业的对比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
2、区( )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解析:B 材料中不同时期的荆襄地区都重视兴修水利,折射出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 项正确。“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C 两项错误;兴修水利不属于耕作技术,D 项错误。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 )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C.农
3、产品商品化程度高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解析:B 据材料可知,政府规定农民种桑、榆、枣,是通过发展农民必要的农副产品实现自给自足,来维持和稳定小农经济,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负担和农产品商品化问题,A、C 两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永业田的种植,并没有体现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D 项错误。3.(2018安徽合肥二模)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北方陕西 河南 山西唐 32 11 32北宋 12 7 252金及同时的南宋 4 2 14南方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唐 18 44 20 29北宋 43 86 18 45南宋 73 185 36 63A.唐
4、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解析:C 材料中唐宋时期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大大超过了北方,表明当时南方农业发展受到政府重视。这促成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逐渐超过了北方,故 A 项错误;由于北宋始终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所以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数量必然不及南方,但这并不是政府不加重视的结果,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南北方水利设施技术,D项错误。4.(2018河北衡水统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
5、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解析:B 据材料可知,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有利于增加小农家庭劳动收入,有利于小农的稳定性,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主所有制经济、农民人身自由和具体的农业生产情况,故 A、C、D 三项错误。5.(2018河南六市联考)1027 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
6、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 )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解析:A 材料反映了皇帝出台命令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以保护生产正常进行,表明当时的主佃矛盾较多,A 项正确。由材料“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主人非理拦占”可以看出佃户与地主非隶属关系,B 项错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轻重与否,材料无法体现,C 项错误。D 项材料无体现,且与宋代“不抑兼并”的史实不符,故排除。6.(2018河北衡水二调)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
7、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解析:B 由“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可知,宋代土地买卖频繁,需要用法令规范,这反映了宋代“不抑兼并”土地市场化加强,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中的“税制”“自耕小农”“经济结构”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错误。37.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材料反映了(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得到巩固B.男子是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C.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D.
8、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解析:C 材料中指出在纺织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男女都可以胜任,展示出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故 C 项正确。材料表明无论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 A 项错误;男子在家庭手工业中的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等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 B、D 也可排除。【新知生成】 明代“男女共作”的生产模式(1)在明代,江南地区“男耕女织”并不是唯一的模式,“男女共作”也是重要模式之一。农忙季节女性与老人、幼童主要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2)男子比较多地参与纺织业。到了明代,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下,江南纺织业发展很快,手工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这时候,由于人多地少
9、,赋税高,农业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纺织的收入已成为支撑家庭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纺织业也从以前小农家庭经济中的辅助性地位转向了主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与“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纺织业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劳动力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男子将大量的业余时间投入纺织当中。8.2016 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 40 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 件。由此可以推断出殷商时期( )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10、解析:B 商朝被称作中国的青铜时代,已出现青铜农具,但未推广,故 A 项错误;材料“该墓共出土礼器八大类青铜制品 468 件”说明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品种繁多,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有青铜武器,但不能表明武器均用青铜铸造,故 C 项错误;妇好为商朝王室人,其墓葬出土的青铜制品并非普通人能享用,故 D 项错误。9.(2018河北衡水二调)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A.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B.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C.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D.等级制推动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17 巩固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