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热点(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热点(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热点(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5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热点周年热点:1405 年-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4871488 年,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71498 年,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53 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3 年,罗斯福新政涉及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必要性(原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 “寻金热” (开辟新航路动机)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
2、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2)可能性(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过程: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98 年葡萄牙人达 ?伽马直达印度;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影响(1)对世界: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对欧洲: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响)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殖民扩张主要方式:进行海外贸。17 世纪时,荷兰达到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帝2国和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拥有最大的储存仓库和金融设施,成国际金融中心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2、英国的殖民扩张(1)过程:英国早期一方面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一方面从事海上掠夺,并得到政府的支
4、持,被称为“海盗国家”17 世纪英国势力渐增,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2)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3)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3、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对殖民地国家: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促
5、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B、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三、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前提: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
6、通运输部门3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交通运输汽船(美 富尔顿) 、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工业革命起迄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瓦生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的发明: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火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
7、貌。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中后期)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 的原料;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表现:电力的 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成就: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8、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多个国家同时并举。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议4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
9、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四、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二)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三)影响:动摇了人们对 19 世
10、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纷纷出台;激化了资本主义各车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队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罗斯福新政(一)背景: 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1933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二)内容:整顿财政金融;实行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三)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5(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使美国
11、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级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 (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第
12、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13、。(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6高考演练:1.(2018 福建厦门期末)19291932 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 158 亿美元下降到 9 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 91.6 下降到 70.2,降幅为 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答案】C【解析】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 A 项错
14、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 B 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 C 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 D 项错误。2.(2018 湖南衡阳联考)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罗斯福上台时心中亦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 “既没有整顿经济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奇特的计划” 。材料意在说明罗斯福( )A.推崇凯恩斯主义 B.面对危机束手无策C.新政缺乏实用性 D.新政具有应急色彩【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可能立刻拿出” “没有一幅新政
15、的完整蓝图”可知,罗斯福此时并没有推崇凯恩斯主义,故 A 项错误;材料“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说明罗斯福并不是束手无策,故 B 项错误;据“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和“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可知罗斯福针对危机采取了实用性的政策,故 C 项错误;从“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和后面的“没有”等信息可以看出新政具有应急色彩,故 D 项正确。3.(2018 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联考)1933 年,罗斯福要求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并为其提供相应补贴;十年后的 1943 年,罗斯福转而鼓励农业增产,导致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事农业的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热点 专题 05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