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1、19221926 年,江苏省有 5 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 7 家;天津的 10 家面粉厂有4 家倒闭,其余 6 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 30 家减至十几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B.北伐战争兴起,局势动荡不安C.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3、19 世纪中期以后,英、法、美等国在与中国
2、进行贸易时,将本国度量衡与中国度量衡按比例折算。1928 年,南京政府拟定度量衡法,规定海关与内地一律采用国际通用标淮。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国( )A.一直采用国际统一度量衡B.贸易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C.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D.在世界市场处于附属地位4、1935 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2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 B. C. D.5、1936 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
3、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6、据统计,1936 年时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占比分别为 49.21%和 50.79%,19471948 年分别为 58.43%和 41.57%。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借战时体制迅速膨胀B.列强卷土重来使民间资本萎缩C.国民政府在战后兴办国有企业D.战争使民族资本主义遭受重创7、1926 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
4、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8、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进行排挤和打击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3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9、1942 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
5、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其目的是适应战争特殊环境C.顺应了近代化发展的潮流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10、1936 年 3 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游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B.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C.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D.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11、1948 年 7 月,国民政府虽发行了面额 25 万元的纸币,但城市中的大宗买卖基本上都使用黄金、美元结算,农村中则恢复了银元交易,甚至用
6、实物粮食来计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严重缺乏B.官僚资本大肆搜刮社会财富C.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D.国统区的社会经济走向崩溃12、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C.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D.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413、阅读下列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材料一 在
7、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 60 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 1903 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 年)年份 家数 资本(千元)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1914-1918 63 106581919-1923 65 17627荣宗敬、荣德生等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
8、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 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 1932 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 1936 年,棉纱进口下降至 1928 年的 38%,棉布进口下降至 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 20%。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14、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3 年,陈启沅在广州新塘镇招收男女工数十人,亲自教授新工人“仿西人缫丝之法”,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乡人认为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甚至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1881 年南海知县发布“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布告,并查封了县内各缫丝厂的机器,但陈启沅要“还哺祖国”的心愿始终没有丝毫动摇,毅然决定把缫丝厂迁5到澳门去续办。1885 年,陈启沅把设在澳门的缫丝厂迁回,购地新建成一家机器设备更加新颖的缫丝厂。摘编自中国早期资本主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建设方面,全面学习苏联。1949 年 8 月份,东北工生部按照苏联专家的指导制定 1950 年
10、工业计划。中财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 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中关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占全国投资总支的 51.56%,用于工业的投资占东北投资的 64.7%,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 57.9%,轻工业的投资占 6.8%。黑龙江省委要求:“要加强对苏联的学习,纠正不重视学习以致影响产品质量达不到苏式化标准的现象”,将学习苏联工业管理体制上升到政治高度。摘编自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工业模式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建设方面向苏联学习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一相比,新中国在工业建设方面有何变化?15、阅读下列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中国 现代 经济史 民族工业 曲折 发展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