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4 河中石兽,n,p,zho,y,p,fi,yn,ni,s,y,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3分) (1)沧州南 一寺 临河干 (2)求 二石兽 于水中 (3)果 得于 数里外,/,/,/,/,/,/,经过,经历,划(船),拖,埋没,侵蚀,冲刷,只,仅仅,【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为助词“的”。,D,D,6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石必倒掷(于)坎穴中 B(僧人)求二石兽于水中 C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 D(石兽)湮于沙上 【解析】C项省略“于”。,C,寻根究底、研精究微,不宁唯是,闻风丧胆、闻鸡起舞,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
2、分)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9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4分) 赵括的兵书读得很多,他父亲赵奢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可是一谈起用兵打仗来,每每败在儿子嘴下。赵奢死后,秦国大兵压境,赵王年轻气盛,企图大败秦国。可是当时统兵的大将廉颇,不肯轻举妄动。秦军四处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于是,赵括当上了赵国的统帅。但是,只会夸夸其谈,照着兵书用兵的赵括,中了秦国大将白起的妙计,最后身败名裂,战死疆场
3、。,(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2)有人用三句话来概括赵括的经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结合赵括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2分) 示例:读书不能与实践脱节,不能把书上的内容看成绝对真理。否则就会变成一个头脑僵化,脱离实际的书呆子,甚至像赵括一样身败名裂。,(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
4、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一起,认为,事物的道理、规律,于是,【解析】C项和例句中“为”都是“成为”的意思。,C,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削下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4 河中 习题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