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
《DL 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27.140 P59 备案号:J918-2009 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 soil conservation technical schemes of hydropower project 2009-07-22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 录 1 范 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 语.3 4 总 则.5 5 基本资料.7 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9 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 11 8 水土流失
2、分析预测.12 9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布设.14 10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16 11 水土保持监测.27 12 投资概(估)算.31 13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3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内容及格式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水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方法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水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附录D (规范性附录)水电建设项目渣场防洪标准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组织制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
3、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水利部和原国家电力公司联合颁布的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规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遵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基本资料、设计深度、水土流失分析预测、防治分区划分原则、防治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做出了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
4、主要起草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陈晨宇、喻卫奇、舒泽萍、刘月琦、陈玉英、李健、李海林、王朝阳、金弈、谢光武、崔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建议或意见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大型、中型水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水土保持设计工作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小型水电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各阶段设计工作可参照执行。 22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DL 5180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T 5353 水电水利
6、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73.6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 SL 27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 379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33 术 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0.1 水土流失soil erosion and water loss 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3.0.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the range of responsibility for soil erosion control 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区域,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组成。 3.0.3 项
7、目建设区construction area 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用、占用、使用及管辖的地域。 3.0.4 直接影响区probable impact area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域。 3.0.5 主体工程principal part of the project 开发建设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统称,不包括专门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 3.0.6 水土保持设施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acilities 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各类人工建筑物、自然和人工植被、以及自然地物的总称。 3.0.7 设计水平年target year
8、of design 4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水电建设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 3.0.8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engineering m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应用工程原理,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建的工程设施。 3.0.9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vegetable m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在水土流失地区,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采取的造林、种草及封禁、抚育保护等生产活动。 54 总 则 4.0.1
9、水电建设项目应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 4.0.2 为适应水电建设项目特点,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标准。 4.0.3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贯彻落实。 4.0.4 水土保持方案是水电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按水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深度编制。 4.0.5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前,应开展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对位于
10、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国界、省界,或现状水土流失情况复杂区域的项目,或工程装机规模超过2000MW,宜根据项目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大纲。 4.0.6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开展项目所在地基础资料收集和实地查勘工作,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工程进行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程度和危害,明确防治责任范围,规划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水土保持监测计划,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投资概算,进行效益分析,并提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各项保证措施。 4.0.7 根据项目建设需要,下列情况可根据有关规定另行编报专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项目水土
11、保持方案报告书中应包含各专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1 主体工程建设引起移民规模较大,其专项设施改建、大规模移民集中安置点或为安置移民而进行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活动、配套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可编制移民安置专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2 因主体工程建设需要,单独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规模较大的对外交通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设施,可编制对外交通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3 水电建设项目在核准或审批前,需开展前期筹建工程施工的项目,应针 6对筹建项目编制筹建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4.0.8 水电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2、。 4.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应遵循附录A的规定。 75 基本资料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概况的调查和分析应在全面调查工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项目有可能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的施工环节,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总结,并重点说明。 5.1.2 项目概况调查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规模及特性。 2 流域规划及项目建设背景。 3 项目建设内容。 4 项目施工设计。 5 项目征占地和移民安置规划。 6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5.2 自然环境概况 5.2.1 应对项目建设区开展详细的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并调查项目建设活动所涉及的流域、区域
13、或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特征。 5.2.2 根据项目区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成因确定调查内容和重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泥沙、土壤、植被等要素。 5.3 社会经济状况 5.3.1 社会经济调查内容包括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经济收入来源等要素。 5.3.2 土地利用现状重点调查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形式和发展规划。 5.3.3 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查分析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5.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5.4.1 明确项目所在地现状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容许土壤流失量, 8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面积、侵蚀强度、侵蚀量、
14、成因和危害,并分析说明项目周边区域水土流失对项目建设运行的影响。 5.4.2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宜采用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卫星遥感图片或航拍照片解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4.3 了解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教训,调查项目区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类型。 5.4.4 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调查和分析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和防治特点,为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危害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5.4.5 对改建和扩建项目,应重点调查已建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危害情况,并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和成败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为拟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
15、供参考。 5.4.6 对流域开发项目,可对上、下游已建、在建梯级电站,或附近区域同类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重点调查分析。 9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以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土保持现状为基础,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设计中已包含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和措施,并对其防治作用进行评估,对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设计方案提出要求和建议。 6.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各方案的选址及总体布局。 2 各方案的占地类型、面积。 3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总布置、场内外交通、施工支洞设置、主要施工工
16、艺和时序。 4 当地建筑材料料场的位置、开采量、开采方式等。 5 土石方开挖、填筑和弃渣量,弃渣方式、渣场位置、与其他项目的综合利用情况等。 6 主体工程已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 6.1.3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从水土保持角度参与主体工程的方案比选,并提出方案比选建议。 6.1.4 对推荐方案,应列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和措施的名称、位置、工程量,明确各项建设内容和管理措施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 6.2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和措施分析 6.2.1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和措施的选取应根据主体工程各项建(构)筑物和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分析其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后确定,主要
17、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工程选址和总布置设计。 2 工程施工和运行方法对原地貌的扰动,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和保护。 103 土石方挖填施工方法和工艺。 4 工程弃渣数量和堆置处理方案。 5 施工交通方案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6 当地建筑材料开采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7 施工场地临时防护,如临时排水、临时拦挡等。 对工程土石方开挖、填筑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应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包括各单项工程的土石方组成成分、施工时序、运距、综合利用等,明确土石方调运过程、弃渣成分和数量、弃渣场选址和防护措施等,并对弃渣场选址进行合理性分析,对高填深挖施工区域的防护应作详细分析和说明,从水土保持角度提
18、出意见和建议。 6.2.2 对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各比选方案,均应分析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和措施的名称、位置、等级、规模、工程量等指标,并对防护能力进行评价。 6.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6.3.1 明确主体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要求,对各设计比较方案的水土流失影响范围、水土流失危害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方案。 6.3.2 评价推荐方案各项防护措施能否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并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明确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及危害的主要环节、位置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11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 7.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 7.1.1 水土流失防治责
19、任范围分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 7.1.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根据工程征(占)地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分析确定。 7.1.3 项目建设区的划分原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施工直接相关、必然对水土保持能力产生影响的区域。建设区范围应以图表和文字相合的形式表述。 7.1.4 直接影响区的确定主要依据区域地形地貌、降雨、径流、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主体工程设计,结合同类工程调查成果确定。 7.1.5 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范围的确定按附录B执行。 7.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 7.2.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应以合理布设防治措施,便于进行分区防治为主
20、要目的,根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和施工布置,结合施工扰动方式和时序,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和危害进行划分。防治分区划分遵照GB 50433执行。 7.2.2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宜划分为以下几个防治分区: 1 枢纽工程区。 2 弃渣场区。 3 交通设施区。 4 料场区。 5 施工生产生活区。 6 移民安置区。 7 库岸区。 8 其他区域。 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根据防治措施设计的需要,可划分二级分区及以下逐级分区。 128 水土流失分析预测 8.1 一般规定 8.1.1 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施工扰动特点等预测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 8.1.2 按防治分区进行水土流失预
21、测,各分区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预测单元。 8.1.3 预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各分区的预测时段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 8.1.4 预测内容包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类型及数量、弃渣数量、新增轻度以上(含轻度)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内容。 8.2 扰动原地貌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分析 8.2.1 根据工程征(占)地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程运行可能影响的范围,分析工程建设和运行扰动原地貌的范围、面积和土地类型。 8.2.2 根据工程扰动原地貌分析结果,对比水土保持现状调查成果,分析扰动范围内受影响的水土保持设施,统计可能损坏的各项设施的类
22、型和数量。 8.3 弃渣量分析预测 8.3.1 在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基础上,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弃渣量,统计土石方开挖量、填筑量、综合利用量和借方量四类数据,经土石方平衡后计算弃渣数量。 8.3.2 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对各施工区域的土石方开挖和填筑进行合理调配,优先利用开挖料,减少土料、石料、砂砾料等建筑材料料场的开采量。本工程不能利用的土石料,可结合周边区域其他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弃渣量。设置自采料场时,可结合周边区域其他建设项目,优先利用其他项目产生的弃渣,或共同设置料场。 8.3.3 土石方平衡设计应划分施工区域,明确挖填施工的时序、工程量和出渣位 13置等设计要素,并明确临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419 2009 水电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方案 技术规范 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