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2018-2019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 30题,每小题 2分,共计 60分)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 。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 分封制的秩序遭到破坏【答案】D【
2、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经济大发展,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物质的富足,排除 B;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C;贵族墓葬出土的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天子权威遭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选D。2.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B.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答案】C【解析】根据“郡尉
3、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结合所学,秦朝实行- 2 -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正确;A 表述太绝对,错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B 错误;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联系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分析解答。3.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 ”这一制度应是:A. 郡国并行制B. 察
4、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 ,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有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 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 A;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 ,排除B;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 ,排除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 ,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4
5、.据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与英使订立条约。许英商任意与华人贸易,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 ”这一“条约”:A. 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B. 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C.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D. 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清道光二十二年” “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 ,结合所学,道光年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 3 -定,故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 , 南京条约开放中国的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A 正确;天津条约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马关条
6、约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辛丑条约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 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道光二十二年” “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 ,联系所学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5.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虽没有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 。此战位于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牙山战役,是黄海海战,是辽东战役,是威海战役。黄海战役日本舰队打败北洋水师,为“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 ,故 B项正确,ACD 错误。6.据记载,1859 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
7、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 。这实质上反映了:A. 太平天国主要将领文化素质低B. 洪仁玕与主要将领间的矛盾尖锐C. 频繁的战争使其书籍无法推广D. 资政新篇不符合农民的需求【答案】D- 4 -【解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其主要将领也属于农民阶级,而资政新篇主要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不符合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故导致了他们“不屑看”的结果,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本质,不能说明“不屑看”的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 皆不屑看也 ”,联系所学资政新篇的内
8、容和影响分析解答。7.学者冯天瑜认为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件指的是: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C. 中共诞生D. 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 ,判断该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 B;ACD 不符合题意。【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牢记辛亥革命的意义。8.“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
9、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材料描述的运动:A. 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答案】B【解析】根据“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 “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 5 -社会运动的舞台” ,结合所学可知,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首先从北京学生运动开始,以后,工人、商人纷纷响应,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ACD 与
10、“学生运动”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 “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 ,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9.中国国民党曾报告某一事件为“暴动” 。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这件事是指: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土地革命D. 红军长征【答案】A【解析】根据“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结合所学,1927 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故
11、 A项正确,BCD 项不符合“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暴动” ,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 ,结合南昌起义的特点分析解答。10.“这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 4个多月的血战中,以 40万人的伤亡,造成日军近 10万人的死伤,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该会战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答案】D【解析】依据“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是武汉会战,武汉会- 6 -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
12、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 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结合所学武汉会战的作用分析解答。11.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材料中的“打出去”: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B.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解放战争” 。根据所学可知, “打出去”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配合陕北、山东战
13、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从而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B正确。A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南昌起义,排除;C 是三大战役;D 是渡江战役。12.1948年 12月 5日召开了由各纵队司令参加的总前委会议,下达总攻黄维兵团命令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决心是拿出拼老命的精神,在双堆集消灭他的土木系十八军,坚决摘掉总统王冠上的这颗红宝石!”材料反映的是: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详解】1948 年 11月辽沈战役结束,故 A项错误;平津战役在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华北地区展开,而双堆集在安徽淮北,故 B项错误;根据“邓小平” “黄维兵团” “双堆集”
14、 “十八军”等信息可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淮海战役,故 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 1949年 4月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8 年 12月” “邓小平” “黄维兵团” “双堆集” “十八军” ,- 7 -联系所学淮海战役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分析解答。13.“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四大特征是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统一战线” ,结合所学可知,1954 年一届人大会议召开后,政治协商会议代
15、行全国人代会的职权结束,成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B 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符合“统一战线” ,排除 A;CD 不符合“统一战线” ,排除。14.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 280多万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代表具有广泛性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呈现出渐进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
16、据题干中“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信息可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故正确;根据题干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 280多万人,- 8 -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的信息可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代表具有广泛性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故正确;题干信息并不能体现出渐进性特点,故错误。故选组合,故排除 BCD,选 A。15.新中国某部法律中提到:“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该法律应该是:A. 临时约法B. 共同纲领C. 1954年宪法D. 1982年宪
17、法【答案】D【解析】1982年宪法修改之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D 正确;A 是辛亥革命时期;B 是新中国建立之前;C是 1954年。16.“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A.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C【解析】【详解】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不符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排除 A;195
18、4 年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不符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排除 B;由材料“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结合所学,该会议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顺利召开,与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密切相关,故选 C;1972 年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排除 D。17.下图是某高二学生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的封面照。结合封面照推断,书名最有可能是:- 9 -A. 中美关系史B. 战后中日关系史C.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D.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时间 1971和“乔的笑” ,
19、结合所学,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发出开心大笑,故 C正确;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ABD 与 1971年“乔的笑”无关,排除。18.1988年 12月 6日,第 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 1990年至 2017年 7月,中国先后参加 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 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A. 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坚
20、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答案】C【解析】根据“自 1990年至 2017年 7月,中国先后参加 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 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 C;材料无法体现“反霸维和” “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排除 AB;D 材料无法体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 -19.某区域性合作组织的章程有如下表述:体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组织精神;坚持安全合
21、作与经济合作并重,安全先行。该组织是:A. 上海合作组织B. 欧洲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组织精神,因此本题选择 A选项。B 选项欧盟的精神中不会包含“多样文明” ;C 选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 D选项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精神都与此无关。20.1987年 11月 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 “历史性”是指海峡两岸:A. 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 直接通邮、通商、通航C. 达成“一个中国”共识D. 实现
22、了 30年来的真正停火【答案】A【解析】根据“1987 年 11月 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 ,结合所学可知,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A 正确;2008 年直接通邮、通商、通航,1992 年达成“一个中国”共识,1979 年实现了 30年来的真正停火,BC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1.“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 ”这种变化始于:A. 梭伦B.
23、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 11 -D. 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根据“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 ,结合所学,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血缘部落,设立地域部落,打击了士族贵族势力,B 正确;梭伦改革确立了财产等级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 ,排除 A;伯利克里不符合“始于” ,排除 C;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 ,排除 D。22.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维吉尔此言论基于:A. 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B. 罗马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溧水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