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选择题(共 54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C.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 ,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D. 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
2、)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 A正确;B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故 B正确;C沙子的成分是二氧化硅,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单质,故 C错误;D大气中细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源之一,要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故 D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Ca(OH)2的电离方程式:Ca(OH) 2Ca 2+(OH -)2B. Al3+的结构示意图:C. 明矾的化学式:KAl(
3、SO 4)2D. NaClO中氯的化合价:1【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钙是强碱,能完全电离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Ca(OH)2Ca 2+2OH-,故 A错误;- 2 -BAl 3+核电荷数为 13,核外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8,结构示意图为 ,故 B正确;C明矾是结晶水化物,其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故 C错误;DNaClO 中 Na为+1 价、O 为-2 价,结合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知氯的化合价:+1,故D错误;故答案为 B。3.下列实验室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苏打-NaHCO 3 B. 胆矾-CuSO 4C. 烧碱
4、-NaOH D. 生石灰-Ca(OH) 2【答案】C【解析】【详解】A苏打是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故 A错误;B胆矾是 CuSO45H2O,而不是 CuSO4,故 B错误;C烧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故 C正确;D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而不是氢氧化钙,故 D错误。答案为 C。4.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1 AlCl3溶液中:H +、Na +、Cl 、SO 42B. 含有 0.1molL1 Fe3+的溶液中:Na +、K +、SCN 、NO 3C.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K +、Mg 2+、NO
5、 3-、OH -D.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Cu 2+、K +、NO 3-、SO 42-【答案】A【解析】【详解】AH +、Na +、Cl -、SO 42-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氯化铝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A正确;BSCN -与 Fe3+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CMg 2+与 OH-易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D含有 Cu2+的溶液显蓝色,不可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故 D错误;故答案为 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
6、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 3 -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3+和 SCN -)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 +或 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 2+、Fe 2+、Fe 3+、MnO 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Fe2O3B.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 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
7、保存在煤油中D. 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答案】D【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Fe3O4,A 项错误;钠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 项错误;金属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可以保存在空气中,C 项错误。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明矾可用于净水 B. Fe 2O3可用于制红色油漆C. 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油污 D. 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答案】D【解析】【详解】A明矾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颗粒,可用于净水,故 A正确;B氧化铁为红棕
8、色固体,可用于制红色油漆,故 B正确;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所以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油污,故 C正确;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故 D错误;答案为 D。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氯水 B. 漂白粉 C. 液氯 D. 石油【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含有氯气、氯化氢、次氯酸、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 4 -物,故 A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故 B错误;C液态氯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 C正确;D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等构成的混合物,故 D错误;答案为 C。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9、 )A. 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HI溶液:Fe 3 2I =Fe2 I 2B. 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 4NH 3H2O=AlO2-4NH 4+2H 2OC. Al2O3溶于 NaOH溶液:Al 2O32OH 2AlO 2-H 2OD. 碳酸镁溶于盐酸:CO 32-2H H 2OCO 2【答案】C【解析】【详解】A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HI溶液的离子反应为 2Fe3+2I-2Fe 2+I2,故 A错误;B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离子反应为Al3 +3NH3H2OAl(OH) 3+3NH 4 ,故 B错误;CAl 2O
10、3是两性氧化物,溶于 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Al 2O32OH 2AlO 2 H 2O,故C正确;D碳酸镁难溶于水,不可拆分,则碳酸镁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 Mg 2 +H2OCO 2,故 D错误;答案为 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题难度不大,B 项为易错点,注意氢氧化铝可溶于强酸和强碱,不溶于氨水。9.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熔融 NaCl B. 稀硫酸 C. CO 2 D. 铜【答案】A【解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有机物,
11、非金属氧化物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纯净物。【详解】A熔融氯化钠能够导电,且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 A选;B稀硫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 B不选;- 5 -C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 C不选;D铜为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 D不选;答案为 A。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B. 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干 NaHCO3饱和溶液制备 NaHCO3晶体C. 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D. 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该用氯化钠溶液,所以不选 A;B、碳酸氢钠加热过程中会分解,所以不能用蒸干溶液的方法制备,所以不选 B;C、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备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所以不选 C;D、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选 D。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 SO42-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然后再加入 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Fe2C. 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
13、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CO32-【答案】C【解析】【详解】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形成氯化银白色沉淀,AgCl 也不溶于盐酸,故 A错- 6 -误;B若原溶液中含 Fe2+,通入 Cl2,氯气将 Fe2+氧化成 Fe3+,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若原溶液中不含 Fe2+,含有 Fe3+,通入 Cl2,加入 KSCN溶液同样可以变血红色,故 B错误;C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则加入 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Fe3+,故 C正确;D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14、二氧化碳的也可能为 HCO3-,故 D错误;答案为:C。12.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氢原子数是 NAB. 24 g Mg中含有的电子数是 2 NAC. 0.5 molL1 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是 NAD. 常温常压下,3.2 g 氧气所含的分子数是 0.1 NA【答案】D【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 11.2 L H2O的物质的量不是 0.5mol,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不是 NA,A 错误;B. 24 g Mg的物质的量是 1mol,其中含有的电子数是 12NA,B 错误;C. 0.5 m
15、olL1 K2SO4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钾离子数,C 错误;D. 常温常压下,3.2 g 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0.1mol,所含的分子数是 0.1NA,D 正确。答案选 D。1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香扑鼻 B. 干冰升华C. 蜡烛照明 D.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答案】C【解析】【详解】A酒香扑鼻体现酒精的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不选;B干冰升华是物质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不选;C蜡烛主要成分为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选;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为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16、,属于物理变化,故 D不选;答案为 C。- 7 -14.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可发生反应:4CO2NO 2 4CO2N 2,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O2被氧化 B. CO 是氧化剂C. 每生成 1molN2,转移 8mole- D. 该条件下,还原性 CON2,故 D错误;答案为 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基本概念判断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试题难度不大。1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Na2O Na2O2 Na NaOH Al2O3 NaAlO2 Al Al(OH)3 FeCl2
17、 FeCl3 Fe CuCl2 Si SiO2 Na2SiO3 H2SiO3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NaOH 不能一步转化为 Na2O,则图中 da 不能一步实现,故不选;- 8 -氧化铝与 NaOH反应生成 NaAlOH4,NaAlOH 4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Al(OH) 3,Al(OH)3加热生成氧化铝,Al 氧化生成氧化铝,Al 与 NaOH反应生成 NaAlOH4,图中转化均可一步实现,故选;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 Cu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 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图中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18、,故选;Na 2SiO3不能一步转化生成 Si,则图中 ca 不能一步实现;Na 2SiO3不能一步转化生成SiO2,则图中 cb 不能一步实现;H 2SiO3不能一步转化生成 Si,则图中 da 不能一步实现;SiO2不能一步转化生成 H2SiO3,则图中 bd 不能一步实现,故不选;故答案为 B。16.下列溶液中,与 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 C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 B. 200 ml 0.25 mol/L AlCl 3溶液C. 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 25 ml 0.5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溧水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