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学案.doc
《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学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9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对本专题知识的复习,首先要注意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掌握:一是弘扬中华文化,要注意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二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明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其次在复习本专题时要牢牢抓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知识点。同时,学生还要注意掌握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等。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鼓舞一个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一致、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弘扬伟大的民
2、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2高考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先进人物的事迹或某种精神为载体,对民族精神的知识进行考查,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和途径等;或者与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题目类型往往是体现类、依据类、认识类。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此背景下,文化强国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4高考中以非选择题形
3、式考查本知识点时,往往以各地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具体举措,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程或者典型的文化素材为载体,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常与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考查角度有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网络构建】2【重点、难点剖析】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认识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程萌动春秋战国、诞生秦统一、发展汉代、强盛隋唐、扩展宋元明表现与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
4、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示自身的特征,同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民族性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既有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1)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中
5、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 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3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 立足社会实践,
6、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必要性
7、及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4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正确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比较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封建主义和
8、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 “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表现形式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一是政治思想上的腐朽文化;二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明显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特征的邪教文化;三是日常生活中,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文化,如“黄赌毒”等区别对待措施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共同点都是糟粕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都不是我们倡导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
9、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 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措施 内 容 地 位坚持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把握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
12、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6节。(2)内容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
13、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原因必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意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型示例】题型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例 1 (2017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
14、,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答案】A【解析】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 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 项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 A。【变式探究】(2016天津
15、文综,10,4 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 “虽为人作,宛自天成”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7【答案】A 【变式探究】(2015福建文综,30,4 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 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
16、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吴楚” 、 “北人”、 “南人”表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应选 B 项;A、C、D 项中的源远流长、多元一体、自强不息都不符合本意,舍去。正确答案 B。【变式探究】(2015广东文综,31,4 分)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 ,盆浴、池浴
17、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答案】C【举一反三】(2014天津文综,10,4 分)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8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
18、本途径A BC D【答案】C【解析】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不同文化的融合不会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题型二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例 2 (2017 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 ,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答案】A【解
19、析】本题是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因此,符合该展览主题的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而其它三个说法,比较起来,都不贴切,因此本题选 A。【变式探究】2016课标全国,39(2)(3),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 “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
20、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9(1)结合材料和 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 1030 个字)(4 分)【答案】 (1)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
21、制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要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2)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变式探究】(2015安徽文综,7,4 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22、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答案】A【解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意思是, 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这和“自强不息”意思相同,A 项是正确答案;B 侧重修身普世;C 强调无为而治;D 强调重视民意,均对应不正确。正确答案 A。【变式探究】(2015北京文综,27,4 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
23、壮和毅然。 ( )10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2015课标,39(2),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 “狼牙山五壮士” “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
24、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9 中华文化 文化 强国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