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3框图推断题课件鲁教版.ppt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3框图推断题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3框图推断题课件鲁教版.ppt(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专题3 框图推断题,分类突破,类型1 中心物质发散型推断 【例1】 2015青岛中考双选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甲物质只能是氧化物 B甲、乙、丙、丁的物质类别可能依次为氧化物、碱、单质、盐 C含铜元素的物质都能与稀盐酸通过一步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铜 D乙、丁之间可以有双向转化关系,且乙、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同一种物质,【思路点拨】 由图示可以看出,丁物质可
2、以与酸、碱、盐发生反应,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可以推出丁物质应该属于盐类,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推出丁物质是碳酸钠等可溶性碳酸盐;由于甲、乙、丙、丁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又因为丙可以和氯化铜溶液、酸反应,由此可以推出丙可能是金属单质或可溶性碱;由于丁和氢氧化钙都可以转化为乙,乙还能与盐酸反应,可以推出乙物质为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由于甲可以与乙和氢氧化钙两种碱反应,可以推出甲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押题训练,12017武汉中考甲、乙、丙、丁均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 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 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3、”表示物 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 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C 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此反应放热;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则甲可以是二氧化碳,丁可以是单质碳;若甲是碳酸钠,乙不可能是硫酸钠,丁可以是氯化钡;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甲可能是碳酸钠,乙可能是碳酸钙,因此,熟石灰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碳酸钙。,22017桂林中考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
4、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H2O2 , G Na2CO3 。 (2)反应F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3)反应DF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 (4)反应GE的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首先,已知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知F为Ca(OH)2,又因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并且B能转化为Ca(OH)2,所以B为H2O,D为CO2。接着,A能转化为B、C,C转
5、化为D,因为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经过分析可知A为H2O2,C为氧气。最后,已知F为Ca(OH)2,能转化为E,E又能转化为CO2,可知E为CaCO3,G为碳酸钠;所以F转化为E为复分解反应,D与F的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G转化为E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32017市北区模拟AG是初中 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 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 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 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 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 A HCl ,B FeCl2 ,C CuCl2 。 (2)写出DE的化
6、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4)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FeCl2 ,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CuCl2 (填化学式)。,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铁粉、氢氧化钠均发生反应,所以A是盐酸,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C中含有铜离子,盐酸和F反应生成含有铜离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铜或氢氧化铜,C为氯化铜,氯化铜和氢
7、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D是氯化钠,氯化铜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离子,和G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银,E是氯化银,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1)A是盐酸,B是氯化亚铁,C是氯化铜;(2)DE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3)通过推导可知,A是盐酸,G是硝,酸银,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显酸性,所以在AE的反应过程中,
8、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4)通过推导可知C是氯化铜,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说明反应后的固体中没有铁粉,当铁粉恰好与氯化铜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亚铁,当铁粉不足时,溶液的溶质是氯化亚铁、氯化铜,所以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Cl2。,4.2017市南区一模李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铜等与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硫酸铜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甲物质可以是
9、 NaOH 和 Na2CO3(或NaHCO3等) (请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 (2)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图中E的化学式是 O2 ;若A是化合物,反应ABCD的化学方程式是 。,(1)盐酸与NaOH、Na2CO3或NaHCO3反应生成NaCl和H2O,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是中和反应;(2)D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可猜测为铜单质,有铜生成的反应可以是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一氧
10、化碳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推断合理。,52017东营中考已知A、B、C、D、E是初 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 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 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 H2SO4 ,E CuSO4 。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 ,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或吸水性强或不与食品反应等) (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Ca(
11、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均可) 。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金属除锈(化工原料,气体干燥等合理答案均可) ,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A是铁,C是氧化钙,E是硫酸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B是硫酸;(2)C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选择C氧化钙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等。(3)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能与CuSO4反应,C(CaO)能转化成D,D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能转
12、化成F,则F为NaOH等可溶性碱。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4)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有:金属除锈、制氢气等;上述反应有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置换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62017市南区二模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
13、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1)C的化学式 Cu ,A的化学式 Cu(OH)2 ; (2)若D为硝酸铜,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Cu=Cu(NO3)22Ag ; (3)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 A、D、E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1)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因此B是氧化铜,C为红色粉末,因此C为铜;(2)C(铜)能够转化为D(硝酸铜),是铜和硝酸银等盐溶液反应产生硝酸铜;(3)铜盐和硫酸铜都能够转化为不同类别的A,因此A是氢氧化铜,B是氧化铜,硫酸铜可以和硝酸钡
14、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盐可以与金属单质反应,和碱溶液反应,和盐溶液反应。,7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 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 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气体C,化合物D中含有金属元素,该金属 元素的单质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 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 木炭(碳或C) ; (2)评价物质B的“利”与“弊”(各写一例) 利: 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或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等) ; 弊: CO有毒,易污染空气或产生中毒等(其他合理答
15、案也可) 。 (3)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8“三酸两碱”是几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 料,右图是它们与其他物质间相互转化的 关系。已知:A、A1、A2是工业上常见 的三大强酸,B、B1、B2是正盐,C、C1、 C2是碱。B2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且B、 B1、B2、C1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 ABCO2,BC白色沉淀A2,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AC白色沉淀A2,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2 NaCl ,C1 NaOH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 BC: Na2CO3Ba(OH)2=Ba
16、CO32NaOH 。 (3)C2可能的化学式(写三个): Cu(OH)2、Fe(OH)3、Mg(OH)2(合理即可) 。,【例2】 2016青岛中考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滤渣a的成分是 CaCO3、Mg(OH)2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 NaOH、BaCl2 ,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 BaCO3 。 (3)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
17、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MgCl2 。,类型2 流程图型推断,【思路点拨】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滤渣全部溶解,可得出滤渣中无硫酸钡沉淀,根据产生无色气体,可判断出含有碳酸钙沉淀,设产生0.44g 二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44gx1g因滤渣的质量是1.5g,故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沉淀是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的。向滤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沉淀
18、只能是碳酸钡沉淀,可知滤液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3)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则沉淀中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镁沉淀,故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镁。,92017泰安中考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押题训练,D 无色溶液B的溶质有硝酸钙、硝酸钠,A错误;该实验中只涉及复分解反应,B错误;原溶液中的杂质有氯化钙,也可能含有硝酸钙、氯化钠,C
19、错误,D正确。,102017兰州中考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铜、氧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固体B的成分是 Cu (填化学式,下同),a、b、c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 过滤 。 (2)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CuSO4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NaCl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根据铜、氧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这些物质中只有铜单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固体B为铜单质;氯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铜均溶于水,但由于得到的溶液为
20、无色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铜离子,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在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钡沉淀为白色沉淀,即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在加入盐酸后有黄色溶液,即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固体中含有氧化铁;黄色溶液与无色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实际上是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综上所述,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铜、氧化铁、硫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氯化钠。,11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常见几种物质间的全部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水,C、E均为无色溶液,则A是MgSO4(或ZnSO4) ,写出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O4Ba(NO3)2=BaSO4Mg(NO3)2或
21、ZnSO4Ba(NO3)2=BaSO4Zn(NO3)2 。 (2)若B为酸,E、F均为蓝色,则C是 CuSO4 ,A是 CuO ,写出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NO3)22NaOH=Cu(OH)22NaNO3 。,12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BaCO3 ,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CO2 。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一定不含有 Na2SO4、KNO3 ,可能含有 NaCl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
22、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Na2CO3 。,132017深圳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 CaO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若丙为C
23、u,则乙为 CuO (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1)甲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甲是CaO;(3)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4)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5)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可将前面金属置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14.2017市北区二模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1),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专版 2018 中考 化学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高分 保障 框图 推断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