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第33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第33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第33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3 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bc(201811 月,13)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20174 月,11)考查新三民主义(201711 月,11)考查新三民主义的内涵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bbc考试标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bb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梳理基础
2、知识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1.提出(1)1905 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2)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2治纲领首次解释为“三民主义” 。2.内容名称 内容 意义 方式民族主义(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把反对清王朝统治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民族革命(独立)民权主义(核心)“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
3、权的问题政治革命(民主)民生主义(发展)“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社会革命(富强)3.影响(1)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 。(2)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3)三民主义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作用。(4)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
4、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1.提出:1924 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主要内容(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民族 突出“反满” ,矛头指向清王朝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3主义 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只是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只有“平均地权”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3.影响: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
5、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探索史料一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今之满洲,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史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读史用史 史料一“鞑虏”是指满洲贵族,体现了民族观的狭隘性。结合史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认识有何变化?提示:由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发展到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和民族平等的主张。要点二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6、及作用史料一 (2017课标全国改编)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其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有何显著特点?说明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辛亥革命后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与时俱进认识到争取民族独立4是
7、革命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等。史料二识图解史 图示体现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相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简述其主要作用。提示:反帝反封建。使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到来。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史料实证新三民主义的内涵1.(2017浙江 11 月选考)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 。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 。上述主张意在(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B.实现普
8、遍平等的民权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工人、农民遇到困难时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而平均地权、实现平等的民权和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均没提到。故答案为 C。答案 C素养 2 历史解释孙中山的政治主张2.(2018温州 3 月测试)孙中山说:“我国民要脱满洲政府束缚,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 ”他意在( )A.建立中国同盟会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D.改善工农生活解析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现“民主共和”是目的,建立同盟会是手段,故 A 项错误;以孙中
9、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极力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与材料中“要脱满洲政府所束缚” “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相符,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共和,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生主义,与材料中“脱满洲政府束缚”不符,故D 项错误。答案 B素养 3 家国情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3.(2018浙江 11 月选考)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 史料中
10、“欧美社会之祸”指社会贫富悬殊,工人农民贫困,此处的“社会革命”为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故选 D 项;“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为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为民权主义,可排除 A、B、C 三项。答案 D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梳理基础知识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b)(1)实践:1927 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2)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3)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4)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撰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逐步走向成熟。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b)6(1)确立: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影响: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c)(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在中国思想史上:是马克思
12、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 “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仍然束缚人们的思想。(2)内容:1978 年 11 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3)影响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b)“南方谈话 ”(1992 年初) 中共十四大(1992 年)背景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内容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确立了
14、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共同影响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巧学妙记 邓小平理论“一、二、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1)内容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意义: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新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宏伟目标的根本指南。史论要点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史料 (改编 2015 年 9 月浙江选考调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 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读史用史 (1)史料节选自井冈山的斗争 ,结合所学,指出“边界的红旗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
16、所批评的“本本主义”针对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倾向?提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照搬俄国革命经验,主张“城市中心论” 。(2)史料中“本本主义”指教条的、不顾实际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据此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8髓是什么?有何深远影响?提示:实事求是。成为后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根本指导思想。要点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史料一 识图解史 漫画人物抛弃“特权”戴上“公仆”官帽,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实践核心是什么?提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史料二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17、利益。江泽民文选第三卷读史用史 史料二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联系邓小平判断实践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概括二者共同的落脚点是什么?提示: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历史解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2017衢州质检)“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 ”以上言论出自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中国( )A.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B.革命根据地成燎原之势C.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D.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解析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 1939 年写的一篇对国情认识的文献,全国的抗战正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四 33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成果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