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doc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3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b)(1)国际: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于巨变的前夜。2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2(1)18401842 年中英鸦片战争。(2)18561860 年英法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1885 年中法战争。(4)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5)1900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c)条约 主要内容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
2、(2)赔款 2100 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辛丑条约(1)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 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1列强侵华方式(1)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
3、资本。(2)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3)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文化入侵。(4)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2唯物史观认识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条约 危害南京条约 (1)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赔款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3(3)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4)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在中国掠夺原料马关条约(1)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控
4、制中国的经济命脉(3)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1)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勒索;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社会经济更加凋敝(2)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列强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20184 月浙江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
5、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抓题眼 “外国人犯法但不受中国官员过问”是史料的大意,也是题眼所在,是“领事裁判权”的具体内涵,故答案为 A。找错点 学生易错选 C 项片面最惠国待遇,原因是类似重大历史概念内涵外延把握不清。答案 A1(20174 月浙江选考)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4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
6、市场 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C D答案 C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即 20 世纪初。注意史料内容,体现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故符合上述信息,选 C 项。不能说明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是在抗战胜利后,故排除。2(20164 月浙江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 。该不平等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C 南京条约 D 胶澳租界条约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中“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香港一岛给予英国” ,可以判断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 ,故 C
7、 项正确。3(2018宁波学考交流)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 B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 B 项正确。考点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b)(1)经过:1894 年甲午战争中,中日舰队在黄海进行决战,涌现出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民族英雄。(2)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避战保船” ,失去黄海海域制海权,最终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北洋舰队的全
8、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1)背景:1895 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割台湾及澎湖列岛5给日本。台湾人民发布檄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2)过程:台湾人民在爱国志士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但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最后全部沦陷。3左宗棠收复新疆【加试】(b)(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1865 年,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获英法支持。1871 年,俄出兵强占伊犁。(2)目的: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3)过程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
9、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78 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1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西方侵略与中国反侵略的时间定位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1)斗争阶层的多样性。既有政府组织的军事斗争,如黄海海战、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又有人民自发组织的斗争,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及义和团运动等。(2)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由附属于政府逐步走向独立。(3)斗争英勇顽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4)大多以失败告终。除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外,其余都以失败告终。3中日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的救亡
10、活动内容 链接点政治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 实业救国文化 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深入到制度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政6层面,由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治舞台上最为活跃,为挽救民族危机呼号奔走,其活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201510 月浙江选考)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 “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 “致远”舰 B “定远”舰C “靖远”舰 D “经远”舰答案 A解析 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是“致远
11、”舰,故 A 项正确;“定远”舰由管带刘步蟾指挥,故 B 项错误;“靖远”舰管带是叶祖珪,故 C 项错误;“经远”舰管带是林永升,故 D 项错误。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学考检测)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C从事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 A解析 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中国军民在甲午中日战争、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侵略的史实,故A 项为正确选项。3(2018慈溪学考交流)下列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属于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的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 义和团反帝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A
12、 BC D答案 C解析 解题关键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人民群众” ,二是“自发地” 。很显然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奋勇抵抗不具备这两个条件。7考点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1侵华日军的罪行(b)(1)军事侵略: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入侵上海;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7 年),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2)1937 年 12 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4)进行殖民统治:政治上“以华制华” ,经济上掠夺,文化教育上进行奴化教育。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1)原因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13、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事件及标志:1935 年,华北事变);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主导和促成;促进因素:关内关外的局部抗战。(2)过程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确立。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宣布抵抗暴力,实行自卫。八一三事
14、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军队。1937 年 9 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b)(1)正面战场片面的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11 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八路军 115 师),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国共合作的典范。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1938 年春,李宗仁指挥,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 年 6 月10 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著名的战役,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抗战相持阶段):194
15、0 年 5 月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8(2)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歼敌四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1)胜利: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 月 25 日台湾光复。(2)意义国内:是中国近代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抗日战争
16、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抗战。(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最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抗战具有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2抗战胜利的原因(1)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4)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5)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6)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加
17、速了日本的投降。3七大视角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全民族抗战(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9(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6)基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7)
18、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巨大牺牲与贡献,提升国际地位与民族自豪感。(20184 月浙江选考,11)1935 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 。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 ,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 。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19、抓题眼 “1935 年反对华北自治维护民族主权完整”是史料大意,是得分题眼,明显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有关。找错点 “1935 年”是关键信息,A、B、D 项发生于 1937 年,均与“1935”不符,故选C 项。答案 C1(20174 月浙江选考,13)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答案 A解析 由材料信息“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
20、西岸)” ,可知该战斗发生在上海一带,故选 A 项。2(201610 月浙江选考)1937 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10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 。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1937 年” “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 “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等信息判断,应该是平型关大捷。3(20164 月浙江学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实的角度对此
21、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A BC D答案 A解析 据题意可知要从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和做出的民族牺牲角度着手分析,故符合题意,而与题意无关。考向一 常考主干知识1(2018绍兴学考交流)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两个图片,图一(清初时期)至图二(清中叶时期)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变化。你认为图中的某国应该是( )11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答案 A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该国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而在 19 世纪中叶,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板块 近代 世界 中国 13 近代中国 维护 国家主权 斗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