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习目标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理解“南方谈话” 。5.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3)经济路线: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易混易错“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 年粉碎“四人帮” , “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3、,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 ,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措施经营方式: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政权形式: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2)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改革(1)措施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
4、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结果: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图解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易混易错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时间、会议、内容)时间 会议 内容1992 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 年 10 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5、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 年 中共十五大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 世纪初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易混易错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手段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配置方式。社会性质不是区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知识点拨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主题一 经济体制改革探究点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 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
6、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 1983 年底,甚至这些4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思考 史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提示 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问题: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没有改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探究点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料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思考 史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
7、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 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主题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8、立探究点 1 必要性史料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5提示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放弃计划,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探究点 2 影响史料图一 望穿饭锅等
9、下勺 图二 讲求营养碗变小思考 史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提示 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小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6(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中国社
11、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1.(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这次会议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2、”可以判断是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抛弃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 B 项正确。2.(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此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1978 年 304.77 5.211980 年 320.56 7.691984 年 407.31 11.91A.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B.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C.城市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D.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答案 B解析 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是在 2
13、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故 A 项错误;1978 年到 1984 年7粮食产量和油料产量显著增加,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见成效,故 B 项正确;促进农业发展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城市改革,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表明农业的增产增收,没有涉及到城乡经济交流,故 D 项错误。3.(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40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南通市城区人均 GDP 仅为 408元,1986 年超过千元(1 055 元)。材料表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答案 A解析 题目考查 1986 年以前南通市城区的发展原因,利用时间排除发生于 21 世纪初的 C 项;B 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D 项对南通经济没有影响,区域不符合;A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南通市城区经济的发展,故 A 项为正确答案。4.(2017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86 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对一个全民所有制小食店进行拍卖,最后由该公司的一名职工以 17 500 元和留用两名职工的承诺中标。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卖方和买方当即签署了买卖契约。该职工当即办理了退职手续,放弃
15、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身份而成为个体户。该事件( )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执行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策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A. B.C. D.答案 D解析 1984 年,我国开始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正确;我国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策是在 1992 年的十四大,故错误;据材料“该职工当即办理了退职手续,放弃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身份而成为个体户”可知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5.(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
16、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8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答案 C解析 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映,而改革开放后的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 项。6.(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搜集了大量过程性材料。下列兴趣小组的研究,认识正确的是( )选项 会议或讲话 内容或影响A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中共十四大 是 20 世纪 90 年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第四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12 计划经济 市场 经济学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