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习目标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理解“南方谈话” 。5.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3)经济路线: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易混易错“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 年粉碎“四人帮” , “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3、,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 ,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措施经营方式: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政权形式: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2)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改革(1)措施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
4、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结果: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图解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易混易错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时间、会议、内容)时间 会议 内容1992 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 年 10 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5、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 年 中共十五大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 世纪初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易混易错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手段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配置方式。社会性质不是区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知识点拨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主题一 经济体制改革探究点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 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
6、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 1983 年底,甚至这些4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思考 史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提示 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问题: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没有改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探究点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料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思考 史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
7、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 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主题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8、立探究点 1 必要性史料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5提示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放弃计划,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探究点 2 影响史料图一 望穿饭锅等
9、下勺 图二 讲求营养碗变小思考 史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提示 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小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6(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中国社
11、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1.(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这次会议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2、”可以判断是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抛弃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 B 项正确。2.(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此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1978 年 304.77 5.211980 年 320.56 7.691984 年 407.31 11.91A.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B.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C.城市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D.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答案 B解析 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是在 2
13、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故 A 项错误;1978 年到 1984 年7粮食产量和油料产量显著增加,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见成效,故 B 项正确;促进农业发展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城市改革,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表明农业的增产增收,没有涉及到城乡经济交流,故 D 项错误。3.(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40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南通市城区人均 GDP 仅为 408元,1986 年超过千元(1 055 元)。材料表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答案 A解析 题目考查 1986 年以前南通市城区的发展原因,利用时间排除发生于 21 世纪初的 C 项;B 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D 项对南通经济没有影响,区域不符合;A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南通市城区经济的发展,故 A 项为正确答案。4.(2017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86 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对一个全民所有制小食店进行拍卖,最后由该公司的一名职工以 17 500 元和留用两名职工的承诺中标。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卖方和买方当即签署了买卖契约。该职工当即办理了退职手续,放弃
15、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身份而成为个体户。该事件( )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执行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策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A. B.C. D.答案 D解析 1984 年,我国开始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正确;我国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策是在 1992 年的十四大,故错误;据材料“该职工当即办理了退职手续,放弃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身份而成为个体户”可知体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5.(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
16、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8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答案 C解析 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映,而改革开放后的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 项。6.(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搜集了大量过程性材料。下列兴趣小组的研究,认识正确的是( )选项 会议或讲话 内容或影响A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中共十四大 是 20 世纪 90 年代
17、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中共十五大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答案 A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 A 项正确;20世纪 90 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故 B 项错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中共十五大,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是在21 世纪初,故 D 项错误。一、选择题(110 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 题为能力提升题)1.(2018江苏高邮高一第二学期期中)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
18、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与该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 )A.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9B.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答案 C解析 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 1956 年,材料的内容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 A 项错误;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是在 1976 年,材料的内容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 B 项错误;“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故 C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故D 项错误。2.1982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答案 B解析 农业集体化以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等各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B 项正确。3.(2017南通高二学测模拟)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对图
20、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答案 B解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粮食商品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故 B 项正确。4.下列图片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这三次调整都( )10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答案 D解析 第一阶段,实行农业的公有化改造,第二阶段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三阶段依旧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是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权下放,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实行公有制,
21、故 D 项正确。5.(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5 年 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 34 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答案 C解析 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 C 项正确。6.(2017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
22、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这一讲话(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B.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D.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答案 C解析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和吸收外资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故 C 项正确。7.(2017镇江检测)在浙江省温州市,1985 年全市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超过 13 万,家庭作坊遍布全区。温州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个体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城市。温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11B.家庭联产承包责
23、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闽东南经济开放区的设置答案 A解析 新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故 A 项正确。8.(2017江苏宿迁期末)1986 年 8 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C.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 C解析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于 1980 年而非 1986 年,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
24、责任制在1980 年前后就已经普遍实行,故 B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 1984 年,至 1986年已取得较大成就,故 C 项正确;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故 D 项错误。9.(2017江苏徐州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新的方向”主要是指( )A.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B.积极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D解析 早在 1990 年国务院就开始着手决策开发浦东,故 A 项错误;南方谈话主要解
25、决当时国内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故 B 项错误;早在 1978 年我国就开始在农村地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C 项错误。10.(2018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图表,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2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 B解析 图表中给定的时间段是 1992 年以后,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逐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发生在 1953 年以后,C 项、D 项主要发生在 2001
26、 年以后。11.(2018江苏扬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 ,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这表明当时( )A.“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C.真理标准问题形成普遍共识D.媒体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倾向答案 A解析 由“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 ”,说明“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故 A 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 B 项错误;从材料看真理标
27、准问题并未形成普遍共识,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报刊的学术争论,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故 D 项错误。12.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13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 A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村劳
28、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 A 项正确。13.(2018江苏南通三模)下图为 1980 年 10 月 16 日,我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当时我国( )A.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D.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答案 A解析 题干中“1980 年 10 月 16 日” ,此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单一的公有制被打破,故 A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应该是 1984 年,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在 21 世纪初,故 C 项错误;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 项错误
29、。14.(2018江苏镇江一模)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 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 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 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 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B.在 80 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在 90 年代初我国己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14
30、答案 D解析 表格信息的中心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材料中从“1979 年”到“1992 年”认识不断加深,故 D 项正确。15.(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导致下图 1992 年至 2000 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答案 D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是在 1978 年,故 A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故 B 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 年,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是在 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
31、故 D 项正确。二、判断题(正确的填 A,错误的填 B)16.(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答案 B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决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题目说法错误。17.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政策。( )答案 B解析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32、一项基本政策,故本题说法错误。三、材料题1518.(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材料二 19521956 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类型 1952 年 1956 年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9.1% 53.4%公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0.7% 7.3%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 1%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 71.8% 7.1%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答案 (1)表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外国的入侵(或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变化:由私有制为主转变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因素:三大改造的完成。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