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 二 历 史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支持,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此现象说明( )A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 D教育奉行“以吏为师”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 ,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3.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 墨子A.
2、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4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通过礼仪教化,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D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5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 庄子 B孟子 荀子 C荀子 韩非子 D孟
3、子 韩非子6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2 -7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8.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
4、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A. 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君权神 授被人们普遍接受9.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 传播 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 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10.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
5、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 )A强调制度与秩序 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重视道德与人伦 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11西汉时孔子被称为“褒成宣尼公” ,两晋时被称为“先师” ,南北朝是被称为“文圣尼父”、 “先王” ,隋文帝尊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改称孔子为“先圣” ,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 。这反映出统治者A.不断提高孔子的地位 B.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C.利用儒学强化 思想控制能力 D.使儒学成为治国的唯一思想12.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 ,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赢的这一做法A. 扼
6、杀 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13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 )A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B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C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D理学对修身养性的重视14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 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 3 -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15.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
7、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16.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强调凡 做学问,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 ”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17.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奉为当然。其父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 ”材料表明A. 保护
8、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 B. 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C. 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 D. 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18.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编写春秋来维 护君主专制 B. “春秋笔法”有利 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 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19.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
9、可知,当时中国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20.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21.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 4 -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西宁市 第四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