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明清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达到顶峰。明朝时,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请问,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哪一个与上述材料中明朝的做法属同一种性质?A. 汉朝时汉武帝实行了内外朝制度B. 清朝时康熙皇帝设置了南书房,来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C. 清朝时,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互不统属D. 唐朝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说明明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汉武帝时的内外朝制度加强了专制主义,故 A 项排除;清朝南书房也是加强皇权,故 B 项排除;清朝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C 项符合题意;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故 D 项排除。【点睛】 “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是解题的关键。2.梁启超在论述中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
3、】试题分析:材料中“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程度随着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而不断强化,故 C 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发展。点评:本题为 2012 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2 -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代以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强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3.下列表格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关于表格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 23、银 1、布 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 4、银 27、布 42、稻谷 4天顺年间
4、至弘治年间 银 52、稻谷 1A.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 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后,宝钞在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已经不能再执行支付的职能,这说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货类别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错误,错在“均可作为” ;D 与材料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 23、银 1、布 1 反映的现象相悖,排除。4.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 ,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 ,王夫之以“循礼” , “秉礼”为“君
5、子之道” ,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A. 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 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 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 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答案】A- 3 -【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 “秉礼” ,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 A。BCD 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
6、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5.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北伐战争D. 淞沪会战【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地区,使官绅商贾和外国人感到害怕,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生,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这场农民运动也威胁了官绅商贾和外国人的利益,故 A 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山东和直隶地区,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北伐战争
7、并没有打击商贾利益,且主战场在湖北、湖南、江西、闽浙,不符合材料,故 C 错误;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D 错误。故选 A。6.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纪行 , “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 。该书的目的很可能在于A. 开启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B. 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C. 希望引起清政府对边防安全问题的重视D. 推动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反映出姚莹的康輶纪行提出要警惕英国对- 4 -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及边疆的防务,因此该书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
8、先河,故 A 项正确,C 项包含在 A 项之中;B 项说法错误,错在“抛弃” ;洋务运动推动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故 D 项排除。7.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 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B. 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C. 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D.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主要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根源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9、,故 D 项正确;ABC 项是原因,但不是“出现的根源” ,故排除。8.据浙江百年大事记记载:“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二月十日,有宁波商人在慈溪县开设浙江慈溪火柴制造厂,雇佣日本工匠,制造火柴,宁波道台批准立案并通知海关。此为浙江民营火柴厂之始。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商业资本投资近代工业B. 清政府官员心态开放,所以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 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D. 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民族资本【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有宁波商人在慈溪县开设浙江慈溪火柴制造厂,雇佣日本工匠,制造火柴”可知宁波商人开设的民营火柴厂采用的是近代机器生产方式,反映了商业资本投资近代工业,故 A 项正
10、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 B 项错误;19 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之间的关系,故 D 项排除。9.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非常高兴,他们认为通过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足以使- 5 -自己的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中国的市场。但结果却令英国商人比较失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出口商品并没有迅速占领中国的市场,对华商品出口量也没有很大的提升,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B. 中国人保守的消费观念C. 中国人民非常贫困D. 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
11、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因此人们往往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故 A 项正确;BCD 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根本原因” 。10.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 、 “文界革命” 、 “文学革命” 、 “思想革命” 、 “家庭革命” 、“婚姻革命” 、 “教育革命” 、 “社会革命” 、 “佛教革命” 、 “祖宗革命” 、 “产业革命” 、 “科学革命” 、 “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B. 资产阶级民
12、主革命日益高涨C. 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晚清到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均发生了改变,这是由于社会转型而造成的,所以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B 只适合部分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只适合部分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只适合部分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社会转型11.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发表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
13、6 -动” ,两种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据此可知李大钊A. 反对东方文化崇尚西方文化 B. 主张在中国大力推行理性主义C. 混淆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 D. 主张纠偏当时激进的文化观念【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肯定西方文化,李大钊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其主要目的是纠正当时新文化运动激进文化观念,故 D 正确;A 与李大钊思想不符合;理性主义不是李大钊思想主张,故 B 错误;材料是主张东西文明互相采纳,不是混淆二者界限,故 C 错误。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
14、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把握。在 19 世纪 4090 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故本题选择 D 项。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 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的特征,故排除 A 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 B 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
15、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故 C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材料一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 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 “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孙中山- 7 -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遵义 航天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