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林芝二高 2020 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第卷(选择题,140 分)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 。 “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新疆北部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大巴山地2 “背篼军”的出现可以A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B解决农村增收问题C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 D提高农村教育水平3我国
2、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 “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城市工资水平升高 城市服务行业兴起 国家户籍管理改革 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A B C D下图为智能手机的 GPS 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手机 GPS 功能的出现,说明AGPS 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GPS 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随着 GPS 技术的普及,民用 GPS 技术发展很快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 GPS 定位导航5手机 GPS 能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实时监视 所处位置获取 失窃汽车查找 行车路线追踪A B C D读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下面小题。- 2 -6雨林植被高大
3、茂密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充足 降水充沛 生长季节连续 土壤肥沃A B C D7图中直接反映出的雨林对地表土壤的影响包括使土壤免受暴雨冲刷 使土壤免受烈日暴晒使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A B C D8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生物多样性锐减“厄尔尼诺”现象频 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A B C D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9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10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A 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电11下图为内蒙古鄂尔多斯
4、煤炭电力冶金公司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3 -图中的分别为A煤气、焦煤、电力、水泥 B焦煤、电力、水泥、煤气C水泥、焦煤、电力、煤气 D焦煤、电力、煤气、水泥12.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13.“枫
5、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挽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 。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14.“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一家著名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
6、响 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 B. C. D.15.“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传统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一个节气对应的诗歌都不少,在文人墨客笔下,它们记载着四季变换,书写着农事与民生。这体现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并享用着文化 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 4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二十四节气是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 B. C. D.16.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
7、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 “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17.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认为许多看过的书籍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由此可见,优秀文化( )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
8、影响 决定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18.“大妈” “土豪”等一些新词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 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A. B. C. D.19.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说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
9、,不仅仅属于中国!这一感叹体现了(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A. B. C. D.20.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 5 -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 “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 。这说明( )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
10、化发展不失根基 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A. B. C. D.21.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传统文化时指出,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要求我们( )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努力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认真寻找研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更多见证 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A. B. C. D.22. 央视一档原创型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
11、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A. B. C. D.23.“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 ”上述观点旨在说明( )要吸引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特色 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A. B. C. D.24威尼斯在 14-15 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 16
12、 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25 1992 年是哥伦布“ 发现”美洲 500 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 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6 -26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 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
13、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A价格革命的发生 B东方商品的输入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资产阶级的剥削27 1853 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这一描述反映出(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C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28 1921 年至 1926 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共签订 135 个租让合同,所有承租人的投资额为 4800 万金卢布; 租给私人和合作社的企业,到 1
14、922 年底达 3874 个。其实质是(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多种所有制经营29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 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30美国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到:“19241929 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二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毋庸置疑,采 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
15、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 ”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B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C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31 1933?年 4 月,罗斯福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934?年 1 月,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 4094%。美国旨在( )A完善福利体系 B扩大进出口贸易 C改变生产关系 D增强商品竞争力32 1985 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宣布,压缩社会保障费用,规定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享受产妇津贴、死亡津贴、取消洗衣和供暖津贴等内容。此做法( )A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开支 B扩大了社会保障的
16、范围C说明英国已经消灭了贫困 D有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33 1944 年 7 月 1 日, 44 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7 -A35 美元稳定等价于 1 盎司黄金B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美元与黄金挂钩,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D美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厚的黄金储备34某西方政治家说,欧盟“改变了欧洲的面貌,使欧洲在国际会议桌上发出了政治强音” 。这说明建立欧盟( )A推动了欧洲世界霸主的确立 B使欧洲政治一体化得到了实现C促进了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 D使欧洲了摆脱美国的奴役控制35 2017
17、年 11 月 11 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表现在( )A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 B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C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D巩固了中国在亚太中领导地位第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 题,共 135 分)36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 ;乙为我国 地区。 (6 分)(2)从
18、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每空一分共 6 分)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 乙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从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为什么能- 8 -形成商品粮基地?(10 分)(4)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6 分)3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分)(2)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我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分)38.材料 中国甘肃华亭县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
19、、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 ”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 100 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9 -(1)结
20、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12 分)(2) 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 (6 分)39.材料 每个人的成长,都首先受到家风的影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必须重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文化。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古代的正面家风典型,推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孔氏祖训箴规和颜氏家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让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构建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有专家指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家风
21、,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1)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家风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 分) (2) 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请就如何建设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6 分)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
22、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 10 -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结合材料说明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16 分)41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社会保障问题。(25 分) 材料一 1933 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 5 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 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
23、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自治区 林芝 第二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二文综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