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永春一中高二年期末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 )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 ,士庶界限
2、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宋代“取士不问家世” “一切考诸试篇” ,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 “所交不限士庶” (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等新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 ,政治
3、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刘克庄故宅 ) 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 “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 ,达官显宦同样难免。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
4、士商相混。苏辙渲染道:“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 2 -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 下列关
5、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B. 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C. 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D.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B. 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
6、,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 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D. 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 “一切考诸试篇” ,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B. 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 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 3 -一定的积极意义。D
7、. 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答案】1. B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 项, “社会动荡”理解有误, “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表明“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C 项,只能表明商人地位的提高, “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理解有误,说法太绝对化。D 项,“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理解有
8、误,属无中生有。2. 试题分析:C 项, “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误。文中有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对比,但并没有达到“深入”和程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只是一带而过,相关的内容只有两句,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3. 试题分析:B 项,原文“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 ,表明“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说法有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药砚练建安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
9、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4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
10、?”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 “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 ”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 ”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 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
11、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
12、。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 ”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 ”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
13、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 ”华昌说, “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 ”华昌微闭双眼,说:“自 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 5 -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
14、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原载天池2016 年第 6 期)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 “双肩一耸” “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 ,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C.
15、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5.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答案】4. B 5. 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6、【解析】4. 试题分析:B 项,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 6 -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受到石钵头奚落,后来却毫不犹豫的给他端砚做药引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
17、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斯文谦和,穷困落魄” “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结尾的题目,注意首先指出结尾的特征,然后分析效果,再分析骑在人物的塑造、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此题小说的结尾“手段端砚”出乎意料,却在清理之中,前面有很多伏笔,效果是“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从人物的性格上看,华昌结尾“段砚” ,显示出其身怀绝技,但深藏不漏,丰富了其性格特征;从主旨的角度揭示“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的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
18、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 ,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 2011 年的 26.4 亿人次增长到 2015 年的 41.2 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 3 次。2015 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 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
19、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 7 -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地生活的体验。(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 2015 年实际数 2020 年规划数 年均增速(%)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40 64 9.86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1.34 1.5 2.28
20、出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1.17 1.5 5.09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 4.13 7 11.18旅游投资规模(万亿元) 1.01 2 14.65旅游业综合贡献度(%) 10.8 12 -(资料国家旅游局)材料三: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 ,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
21、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 APP 能为旅游用户制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在旅游途中,旅游 APP 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 8 -安全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
22、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文化。(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单一景点的观光。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 4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
23、的灵魂,二者日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品牌。(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6. 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过年的首要选择
24、。B.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十三五”期间,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C. 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D. 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加以考量。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A. 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视入境游- 9 -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B. 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C. 要让游客满意,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