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永春一中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2018.7)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下图曲线为某国 2000 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 0 到 1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 一 65 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 2001 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 2000 年新生人口的 8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最轻的年份分别是( )A. 2019 年,2066 年 B. 2066 年,2019 年C. 2001 年,
2、2019 年 D. 2001 年,2066 年2. 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 数量 B. 职业构成 C. 性别构成 D. 年龄构成【答案】1. B 2. B【解析】试题分析:【1 题详解】该题以坐标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关键要注意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为 1865周岁,且该国是从 2001 年开始控制新生人口,所以 2000 年以前出生的人口较多,要过 18年后才全部成长为劳动力人口,所以要到 2000+18 及 2019 年该国的人口负担最轻,同样道理这批人 65 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这时,也就是 2000+65 即 2066 年人口负担最重。所以 A- 2
3、-项正确。【2 题详解】该题问题设置中的关键词是“最先” 。出生人口的减少没有使劳动力的数量马上减少,而是依然上升,性别构成当然不受出生率影响,年龄构成就是固定的 1865 岁,看来这些都不是答案。这里只能是“排除法”选 B。至于为什么最先影响的就是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呢?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模糊理儿:出生率减少,婴幼儿托儿所就会减少,婴幼儿教师就会过剩而转行。考点:人口曲线图的判读和推算。下图是“我国某小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 ,然后回答下面小题。3. 2011 年与 1948 年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政治 B. 地形 C. 河流 D. 交通4. 目前,该城市
4、交通拥堵现象较突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有 ( )修建卫星城镇 修建环城公路 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 疏散城市居民,减少城区人口A. B. C. D. 【答案】3. D 4. B【解析】【3 题详解】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根据图示修建了铁路,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改变,铁路和国道为东西向,布局发生了改变。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4 题详解】城市交通的解决措施有修建环城公路;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下图中 A,B,C,D 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5. A、B、C、D 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 A. A B. B C. C
5、 D. D6. 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5. B 6. A【解析】【5 题详解】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据图可知,A、C、D 处气温较高,位于热力环流界线内,B 点气温较低,位于环流界线外,说明最有可能是郊区,故 B 项正确。【6 题详解】据图可知,乙、丙、丁均位于热力环流界线以内,不适合建设卫星城;甲地位于热力环流界线外,故 A 项正确。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 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 甲水运 B. 乙公路 C. 丙铁路 D. 丁航空8. 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
6、是( )A. 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 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 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 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答案】7. C 8. B【解析】- 4 -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特点。【7 题详解】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特征,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故选 C。【8 题详解】公路运费高,不适宜长距离运输;集成电路属于微电子产品,适宜航空运输;水运受水文因素影响大;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故选 B。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 整体性 B. 周期性 C. 季
7、节性 D. 地域性10. 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充沛 B.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D. 热量丰富【答案】9. D 10. D【解析】【9 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的特点,而图示是水果栽培区,应是地域性特点。故答案选 D 项。【10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结合图中的河流可以判定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冬季的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图示区域的其它地区,其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答案选 D 项。【点睛】农业生产的两个特点:1、地域性:- 5 -含义:农业生产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8、,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 成因: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形成明显的地域性。 要求:因地制宜。2、季节性和周期性:含义;生产在时间分配上的特殊规律,即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有一定的变化周期。 成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读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和乙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11. 根据
9、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B. 乙国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C. 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小 D. 乙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甲国12. 解决甲乙两国经济、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A. 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 B. 乙国应禁止外来移民进人- 6 -C. 甲国应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D. 乙国应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答案】11. B 12. C【解析】试题分析:【11 题详解】根据甲国城市化水平可知甲是发展中国家,而乙有大量外来移民应是发达国家,甲国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因此甲国的工业化快于于城市化;乙国外来移民以青壮年居多,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乙国人口老
10、龄化严重,就业机会多,B 正确;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比发达国大,工业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12 题详解】甲国城市化水平率低于工业化率,应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C 正确;乙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63%,人口老齡化严重,应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达国家人口问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14.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11、 劳动力丰富 机械化水平低A. B. C. D. 【答案】13. B 14. D【解析】【13 题详解】- 7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可推断,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最典型地区是西欧,西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14 题详解】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西欧经济发达,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考点: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分布。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村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5. 以前,造成该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
12、是( )A. 水分 B. 地形 C. 土壤 D. 市场16. 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A. 改善水分条件 B. 改善热量条件 C. 改善光照条件 D. 提高土壤肥力【答案】15. B 16. B【解析】【15 题详解】根据:“由于海拔高,秋天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 ,所以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地形。所以本题选 B 选项。【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说明运用技术,调节热量。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 2007
13、 年 3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 下面小题。17. 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18. 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 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答案】17. D 18. B【解析】- 8 -【17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计算机芯片生产为高技术工业,其区位选择要求位于科技发达地区或国家,通常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正确答案选 D。【18 题详解】计算机芯片生产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是
14、中国未来的广阔市场,因为计算机芯片是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需劳动力数量较少而素质较高。正确答案选C。19.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题。按主导因素划分,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 市场导向型 B. 技术导向型 C. 原料导向型 D. 动力导向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
15、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较多,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20. 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应建于运费最低的区位。完成下题。上图中 M1 表示原料地,M2 表示燃料地,C 表示消费地,P 表示生产地,则 P 最可能是( - 9 -)A. 制糖厂 B. 炼铜厂 C. 纺织厂 D. 家具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主导因素和不同的指向性工业。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
16、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工厂接近于 M1 布局,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所以可能为制糖厂。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21.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22.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距城镇过远 B. 线路过长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答案】21. D
17、 22. A【解析】试题分析:【21 题详解】兰新铁路在天山山脉南麓,吐鲁番附近,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故国外专家选线时首先考虑的地形,故 B 正确。【22 题详解】图中显示,吐鲁番距离兰新铁路较远,不利于物资、人员流动。兰新铁路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一般不会受到洪水威胁。综上分析,故 A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名师点睛】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2、影
18、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 0:00 时和 10: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于手机定位功- 11 -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 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 行政区 B. 商务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24. 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A. 丘陵地区 B. 平原地区 C. 山地地区 D. 沟谷地区【答案】23. C 24. B【解析】试题分析:【23 题详解】图中人口集聚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地理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