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2课时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讲义.doc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2课时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三文化生活第12课时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讲义.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文化生活第 12 课时 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备考导航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真题分布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b选择题 (2016,10 月,T22、 2016, 4 月,T22、 2015, 10 月,T23)体味文化文化的力量 b综合题2018,4 月,T38(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b选择题 (2017,4 月,T22、2015,10 月,T22、2018,11 月,T21)文化与经济、政治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 c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 b选择题 (2017,11 月,T22、2016,10 月,T23、2016,4 月,T23、2015,10
2、月,T24、2018,11 月,T20)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b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1.(20164 月浙江选考,22 改编)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 )2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一尊青铜器的铭文,引发无限遐思,这既说明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在社会生活中享受的,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排除。答案 A2.(20184 月浙江选考,38)小煤矿关闭后,马家村部分村民逐渐返贫,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死灰复燃。为改变面貌村两委带领村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重振乡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年度“最美村民” “最美家庭”评选等,形成文明乡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聘请专家设计整体开发方案,配套利用旧矿、老宅、果蔬田园等资源,开发展示当地民俗民风的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形成观赏游乐、体验休闲旅游综合体。如今,马家村成了闻名遐迩的“生态民俗文化村” 。游客多了,乡风美了,村民
4、腰包鼓了,心里乐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文化的力量”的相关知识,说明马家村重振乡村过程中文化所起的作用。解析 本题可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来分析解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以及文化能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方面组织答案,注意结合材料即可。答案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马家村振兴过程中,起到了把握方向、智力支持、振奋民心的统领作用;在形成文明乡风、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马家村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方法技巧 如何判断文化现象从四个方面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1)经
5、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2)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3)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4)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3.(201811 月浙江选考,21)自 1958 年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以来,一部部反映时代生活的电视剧就像缩微版的中国当代史,从服装到角色,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在随着时代改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3的社会历史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解析 文化是经济和政
6、治的反映,从服装到角色,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在随着时代改变,说明了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正确;电视剧是时代生活的反映,一部部反映时代生活的电视剧就像缩微版的中国当代史,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步”说法错误;“必然推动”说法绝对。答案 D特别提醒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因为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b)4. (201811 月浙江选考,20)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就会想到中华文
7、化,就有归属感。身在异国他乡,一声乡音的问候,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潜移默化、无影无踪 深远持久、难以抹去 A. B. C. D.解析 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中华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选;潜移默化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不是无影无踪,说法错误。答案 D5.(201610 月浙江选考,23)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老人坚守精神家园,扎根贫困老区 59 年,用自己坚定的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
8、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龚全珍老人坚守精神家园,扎根贫困老区 59 年,书写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 项正确。A 项观点材料不体现。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D 两项观点错误,排除。答案 B6.(20164 月浙江选考,23)“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 )4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
9、式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人们因享受网络文化而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体现了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 项正确。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实践活动,A、C、D 项错误。答案 B方法技巧 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来把握。从微观上,它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的言行举止;从宏观上,它影响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改造。7.(201510 月浙江选考,2
10、4)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解析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故排除;材料中并没有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排除。答案 B学习小贴士 文化并非是影响人的唯一因素文化只是影响人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
11、式。更不能将文化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发展。优秀文化塑造人生(b)8.(考查科学精神)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发挥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A. B. 5C. D.解析 材料告诉我们人要有正确的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这启示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健全人格中的作用,正确;文化并不是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促
12、进社会发展,不正确;材料告诉我们人要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这启示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正确。答案 B9.(考查科学精神)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们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熏陶 世界观人生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C. D.解析 培根的话突出强调了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故符合题意。并非题意主旨,说法错误,排除。答案 A特别提醒 把握影响和塑造的区别(1)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文化塑造人生,强调的是积极
13、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积极塑造作用。消极的文化也会影响人的成长。易错点 1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提醒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矫正训练 1 (考查科学精神)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 C. D.解析 本题
14、的题眼是挖掘当地地域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即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表述不正确;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两者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表述错误。6答案 D易错点 2 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提醒 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矫正训练 2 (考查科学精神)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代替。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
15、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解析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文化的作用,正确。错误,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错误,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答案 D易错点 3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醒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矫正训练 3 (考查公共参与)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
16、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B. C. D.解析 做好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重要句子:微信公众号上几万人一起读诗。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故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答案 D易错点 4 文化决定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提醒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矫正训练 4 (考查公共参与)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如今,手机已是
17、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7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 B. C. D.解析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其多样化的功能已成为消费时尚,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正确;人们用手机支付、办公、社交等等,这体现了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故正确。说法错误,实践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错误,价值取向作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答案 B本课时选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文化内涵和特点的理解,结合具体热点材料考查对文化与经
18、济、政治、综合国力关系的理解与运用。如果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文化的作用可采用下列方式解答:(1)明确设问方式:结合材料说明文化为什么具有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2)构建答题模板:文化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文化塑造人生【例 1】 (201510 月浙江选考,22)“一箭多星”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B.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C.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很重要D.在经济总体格局中,文化产业的作用很突出解析 解题时把握关键词“技术的发明和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高分 突破 一篇 考点 专题 文化生活 12 课时 文化 内涵 作用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8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