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查试题.doc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查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查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 二 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主要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同构C. 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
2、”!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 ”齐国大夫韩晳指出:“身为季氏的家臣,却奢言加强鲁国公室的权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由此可见当时A. 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力量 B. 齐国积极维护周大子权威C. 礼乐制度仍有社会约束力 D. 宗法制度已被诸侯破坏3 “封 建 之 天 下 分 而 简 , 简 可 治 之 以 密 ; 郡 县 之 天 下 合 而 繁 , 繁 必 御 之 以 简 。 ”材 料 意 在 说明A. 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C. 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
3、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5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
4、度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2 -6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 郡国制盛行C. 中央集权加强 D. 地方制度更替频繁7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 ,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 ,并规定“三岁一易” 。这表明当时A. 地方武将统兵导致割据 B. 中央政府有效制约地方C. 西北边境威胁得到解除 D. 事权分割导致冗官严重8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5、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9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 州数 郡数 县/侯国数西汉末 13 103 1585东汉中叶 13 105 1150西晋 19 173 1232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 20) 1376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 1500文献 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
6、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3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10 “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 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 君权至上的结果 D. 中央集权所致11 旧唐
7、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12 宋史职官志二:“枢密使、知院事(临时掌管枢密院的官员) ,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 ”以上材料可看出宋代A. 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和财政 B. 设立枢密院使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 严密的官僚体制
8、保证了决策高效 D. 职官分工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13 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 年) , “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沽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日学以为己。 ”由此可见A. 中正官以门第财产为标准选拔人才 B. 州郡中正官全面严格举荐人才C. 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 D. 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4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 。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4 -A.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 南宋时科举制走
9、向成熟 D.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15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夏言、严嵩擅权用事,但“大学士委寄虽隆,而终明世秩止正五品,故其官仍以尚书为重,其署衔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 。这是因为A. 内阁主要体现皇帝意志 B. 尚书掌握实际的行政权C. 内阁非法定的权力机构 D. 内阁成功地控制了六部16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中指出:“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权力增强,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
10、.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17右图是雅典基里克斯陶杯(公元前 470 年左右)上的图案。据考证图正中右边那个有胡子的男人,一手握着铁笔,一手拿着书写板,正在记录票数。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确证 B. 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C. 投票已经成为参政方式 D. 公民已经享有广泛权利18 “他使每一个居住区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 ”引文中的“他”对雅典最大的贡献是- 5 -A. 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 正式确立雅典的民主政治C. 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使公民
11、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19伯利克里的亲密朋友、雕刻家菲底亚斯受到别人的检举,虽经伯利克里多次出庭为之辩护还是无济于事,最后仍被判刑。这说明当时的雅典A. 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B. 法律实践中具有公平性C. 直接民主制具有稳定性 D. 司法审判的不容干预性20 希 腊 哲 学 家 波 里 比 阿 把 雅 典 比 喻 成 一 条 没 有 船 长 的 船 , “在 这 样 一 条 船 上 , 当 对 风 浪 的 恐惧 使 水 手 们 保 有 理 智 并 服 从 瞭 望 者 的 命 令 时 , 他 们 令 人 钦 佩 地 履 行 着 自 己 的 职 责 。 但 当 他 们 的思 想 不 一 致 时 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中 考查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