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 330.3-2007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蝇类防制.pdf
《DB31 330.3-2007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蝇类防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1 330.3-2007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蝇类防制.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020 B16 备案号:20944-2007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330.3-2007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蝇类防制 2007-06-26 发布 2007-09-01 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1/330.3-2007 2 前 言 DB31/330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现已发布的有: 第 1 部分:鼠害防制 第 2 部分:蚊虫防制 本标准是 DB 31/330 的第 3 部分。 蝇类是霍乱、伤寒、痢疾和结核等数十种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其主要孳生在 垃圾、粪便等有机物中,因此蝇类数量又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环境卫生状况。为了
2、安全、有效地控制蝇类,防止蝇传疾病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特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第 3、第 5 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的各类技术要求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的 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上海市除四害管理暂行规定基础上,结合上海 市蝇类控制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本
3、标准起草人:冷培恩 徐仁权 朱仁义 李光耀 金培武 彭桂兰 徐劲秋 本标准于 2007 年 6 月首次发布。 DB31/330.3-2007 3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蝇类防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蝇类防制的器械、药物、防蝇设施、灭蝇操作程序、检查技术及 控制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组织的从事蝇类防制的行为。 2 术语和定义 2.1 蝇类 蝇类为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的有瓣蝇类,分为卵、幼虫(蛆) 、蛹和成虫 四个虫态。 2.2 重点单位 指生产或加工、销售、储存直接入口食品、药品的单位或场所。 2.3 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一般场所 一般单位的重
4、点场所指一般单位内的食堂, 包括厨房和餐厅。 重点单位的一般场 所指生产或加工、销售食品、药品以外的房屋,如办公室、宾馆的客房等。 2.4 防蝇设施 能够阻挡蝇类进入室内或接触食物的各种设施,如纱门、纱窗、风幕机、门帘、 纱罩等。 2.5 蝇密度 指某一监测方法在某一监测点单位时间内所监测到的蝇数。 2.6 孳生物和孳生地 适于蝇类孳生的物质为孳生物,如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粪、禽畜粪和生活 垃圾。存有蝇类孳生物的容器或地点为孳生地。 2.7 标准间 15m 2 为一标准间, 小于 15 m 2 的独立房间视为 1 个标准间, 大于 15m 2 的按 15m 2DB31/330.3-2007
5、4 折算。本标准提到的间为标准间。 2.8 滞留性喷洒 滞留性喷洒也称表面喷洒,是将杀虫剂直接喷洒在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用于 杀灭接触处理面的害虫。 2.9 空间喷洒 空间喷洒是一种将液体杀虫剂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直径小于 50m 的微小液滴, 快速控制飞行害虫的方法,空间喷洒有热烟雾和冷烟雾两种。 3 灭蝇药物的使用、保管与要求 3.1 用于预防和控制室内外蝇类成幼虫的药物必须具有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 和使用说明。为了防止蝇类产生抗药性,同一地区使用的灭蝇药物需每 23 年更换 一次。 3.2 用于防制蝇类成幼虫药品的采购凭证、用药记录至少保留 2 年,以便查验。 3.3 灭蝇药物应当存放在
6、干燥、阴凉、避光、防火的库房,应放置在离地隔墙的货架 上,货架上应有每种药物的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商品名、药物名称、生产厂商、 生产日期、进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 3.4 灭蝇药物应有专人负责保管,药物出入库有详细的记录,灭蝇原药有专柜存放, 双人双锁保管。 3.5 在生产、加工、储存直接入口食品、药品的场所禁止喷洒化学杀虫剂。 3.6 在幼托机构、敬老院、精神病病区、智障人员活动场所等灭蝇,使用低毒和微毒 的杀虫剂 。 3.7 灭蝇药物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单位应当承担所有过期药物、剩余药物和药物 容器的处置义务, 并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修订) 第五十三
7、条、五十五条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4 农药废物)的要求进行处置。 4 蝇类防制操作程序 4.1 从事有害生物控制的机构或部门, 在施行蝇类预防和控制时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DB31/330.3-2007 5 蝇类孳生状况与侵害状况调查 制定防制方案 实施防制措施 防 蝇设施设置与维护 评估控制效果 意见反馈修订方案 4.2 蝇类孳生状况与侵害状况调查 4.2.1 在灭蝇前应由专业人员先进行蝇类孳生与侵害状况的调查。 4.2.2 蝇类孳生状况调查主要是查找室内外的蝇类孳生物或孳生地;重点单位还应查 找食品生产原料、产品、废弃物等孳生蝇类的状况。 4.2.3 蝇类侵害状况的调查是检查室内尤其是生
8、产、加工、销售食品、药品场所的成 蝇数量及成蝇侵入的途径。 4.2.4 绘制控制区域的平面简图,标示孳生地(场所)和成蝇侵害场所,记录孳生物 数量及其阳性数、成蝇侵害数和必须安装防蝇设施的场所。 4.3 制定防制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制方案。 防制方案应包括孳生地和成蝇密度调查, 拟采用的 蝇类控制方法,防蝇设施的设置要求,实施防制措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给客户 或防制区域民众的告知书等。在防制工作结束并进行防制效果评估后根据需要修订 防制方案。以指导下一阶段的防制工作。 4.4 实施灭蝇控制措施 专业人员在灭蝇前必须与服务单位沟通, 将具体灭蝇内容事先书面告知各灭蝇场 所,告知内容包括用药
9、的时间、场所、所使用药物的种类、施药方式、注意事项, 并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显著位置张贴警示标志。 4.4.1 孳生地调查 在灭蝇前和整个灭蝇周期内定期调查控制区域内蝇类的固定孳生地和散在孳生 物,检查蝇幼虫(蛆)和蛹孳生阳性数,记录、填表(见附录 A) 。 DB31/330.3-2007 6 计算孳生阳性率: 100% (%) 调查孳生地数 孳生地阳性数 蝇类孳生阳性率 4.4.2 成蝇密度监测 在灭蝇前和整个灭蝇周期内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成蝇密度监测。 4.4.2.1 笼诱法 在控制区域内的室外至少设置 5 个捕蝇笼。捕蝇笼直径为 25cm,高 40cm,圆 锥 形芯高 35cm,顶口直
10、径 2cm。每个捕蝇笼内放置 50g 红糖、50mL 食醋及 50mL 水 混合而成的饵料。诱饵盘上口与捕蝇笼下口的距离应不大于 2cm。捕蝇笼应放置在 离地 1.5m 以下。每旬或每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时间为 9:00-15:00。诱获蝇类用氯 仿或乙醚麻醉后计数或分类计数、记录、填表(见附录 B) 。根据控制区域或场所的 要求设置控制限。 计算蝇密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每旬、每月的蝇密度 / ( 投放蝇笼数 捕获蝇总数 笼) 只 蝇密度 4.4.2.2 粘捕法 在控制区域的室内悬挂粘蝇带,数量不少于 5 条。粘蝇带长 40cm,宽 3.5cm。 监测时将粘蝇带挂置在室内 2.5m 高度以下,
11、粘蝇带之间需相距 3m 以上。每次监测 时间为 9:00-15:00,每旬或月监测 1 次,计数、记录一次捕获的蝇数(见附录 B) 。 根据控制区域或场所的要求设置控制限。 计算蝇密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每旬、每月的蝇密度 / ( 粘蝇带数 粘捕蝇总数 条) 只 蝇密度 4.4.2.3 目测法 在控制区域内选择 5-10 个监测点,如办公室,生产车间,食堂的厨房、餐厅, 市场的某一摊位等。每旬或月监测 1 次;专业人员在监测日 9:00-15:00 任一时段内,DB31/330.3-2007 7 目测计数各监测点内的苍蝇数。记录有蝇间数和蝇数(见附录 C) 。根据控制区域或 场所的要求设置控制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1 330.3 2007 鼠害 虫害 预防 控制 技术规范 部分 蝇类防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