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会认“富、饶”等 12 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 ,会写“富、优”等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教学课时】2 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
2、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1.“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3.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 “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2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3、?3.指名回答。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6.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第 1 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
4、一带海水的色彩;第 2 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 3 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7.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8.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 2 自然段的?(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
5、、合作的学习能力。】【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探究合作能力。 】3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四,知道句间联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三自然段。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 “像绽开的花朵” “像
6、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 “蠕动” “划过来” “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4.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3.教师评议,进行总
7、结:第 4 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 1 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 2 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 ,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 3、4 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这句话的感受。(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到处都可以见到鱼。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
8、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5.课件引读: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 ;有的 ,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 ,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 。6.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7.练习说话。(1) “有的有的有的”(2)自由练习,用上面的词语练习说话。(3)师生评议。(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这一段共有_句话,是以_多、_多、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4.教师
9、小结:这一段共有 3 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5.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 “各种” “遍地” “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 。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 (板书:鸟的天下)6.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7.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5(一)学习第六自然段。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1指名读课文。2重点句 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3指名读句子。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8 富饶 西沙群岛 课时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