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589-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pdf
《DB11 T 589-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589-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30 A 10 备案号:XXX-2008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ssage operation DB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5892008 2008-08-29发布 2008-09-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589200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按摩操作要求.1 4 全身保健按摩.1 5 不适症保健按摩.3 6 病症保健康复按摩.8 7参考文献.14 DB11/T 589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
2、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长汉、赵鸿东、杨文超、王虹、李亚男、段立莉。 本标准于2008年8月29日首次发布。 DB11/T 5892008 1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按摩操作要求、全身保健按摩、不适症保健按摩、病症康复保健按摩等的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按摩的操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仰卧位 dorsal position 顾客头下垫枕,仰面而卧,下肢平伸,上肢自然置于躯体两旁。 2.2 俯卧位 ventricumbent position 顾客背面而卧,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
3、于躯体两旁或曲肘置于头部两侧。 2.3 侧卧位 lateral position 顾客头下垫枕,侧面而卧,上肢自然置于胸前。 2.4 坐位 sitting position 顾客端正而坐。 3 按摩操作要求 3.1 熟练运用常用的经络、腧穴。 3.2 熟练运用推,摩,抹,擦,搓,按,点,拨,捏,拿,捻,揉,滚,抖,振,击,叩,拍,摇,屈,伸的按摩技巧,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 3.3 进行按摩操作时应慎用牵引性、顿挫性等手法,不应使用脊柱关节扳法。 4 全身保健按摩 4.1 头面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推印堂至神庭; b) 分推印堂至
4、太阳; c) 揉前额;点揉印堂、太阳穴; d) 轻捏眼眶; e) 按揉眼周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穴; f) 推摩鼻翼至颧髎; g) 轻摩水沟至地仓; h) 轻揉下颌至颊车,再由颊车至太阳; i) 拿揉五经; DB11/T 5892008 2 j) 梳理头皮; k) 点揉风池、风府等穴; l) 揉捏耳廓; m) 双手振耳。 4.2 胸腹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掌按双肩; b) 按揉中府; c) 分推胸肋; d) 点揉期门、章门、京门等穴; e) 推上中下三脘; f) 点揉天枢、气海、关元等穴; g) 捏拿腹直肌; h) 摩、揉腹部
5、。 4.3 上肢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推上肢内外侧; b) 拿揉上肢内外侧; c) 按揉腕关节; d) 点揉腧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劳宫等穴; e) 搓揉掌心; f) 摇腕关节; g) 捻揉、拔伸手指; h) 搓、抖上肢; i) 摇肩关节。 4.4 下肢前、内、外侧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直推下肢; b) 拿揉下肢; c) 拨揉膝眼; d) 揉、擦膝关节; e) 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 f) 拨小腿胃经; g) 叩打下肢; h) 推摩足背; i) 摇踝关节。 4.5 颈肩部按摩
6、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拿揉颈项; b) 点揉棘突两侧; c) 拿揉肩部; d) 点揉肩井、秉风、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 e) 滚肩部; f) 轻叩肩部。 DB11/T 5892008 34.6 背腰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推背腰部; b) 揉、拨背腰部; c) 按压脊柱及两侧膀胱经; d) 点按夹脊穴; e) 滚背腰部; f) 按揉肾俞穴; g) 捏脊; h) 擦、颤命门、八髎; i) 叩打背腰部。 4.7 下肢后部按摩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直推下肢
7、; b) 滚臀部及下肢; c) 拿揉下肢; d) 点按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 e) 抱揉下肢后侧; f) 叩打下肢; g) 推、擦、点足底; h) 拔伸趾关节; i) 叩击足跟。 5 不适症保健按摩 5.1 头胀痛 5.1.1 注意事项 5.1.1.1 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缓和、力度适中;手掌不应紧贴面部及眼睛,不可用猛力、暴力。 5.1.1.2 对患有高血压或眩晕症的顾客按摩时宜采用仰卧位。 5.1.2 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j)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k)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 推印堂至神庭; b) 分推前额; c) 揉前额至
8、头侧; d) 点揉太阳、头维、百会、四神聪等穴; e) 按揉、拿捏头部; f) 扫散侧头部; g) 梳理头皮; h) 揉点枕骨后缘风池、风府等穴; i) 拿揉颈肩; j) 叩击头部; k) 叩击肩部。 5.2 鼻塞不通(感冒) 5.2.1 注意事项 DB11/T 5892008 4 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和缓,应持续按摩至顾客感到身体发热,微微汗出。 5.2.2 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d)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e)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 a) 推、擦鼻翼两旁; b) 按揉攒竹、睛明、迎香等穴; c) 揉、拨鼻翼两侧; d) 点按头维、风池; e) 按揉风
9、门、肺俞; f) 横擦大椎及以上两穴; g) 提拿肩井; h) 点按两侧列缺、曲池、合谷等穴。 5.3 目胀额紧 5.3.1 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要轻柔缓和,避免触及眼球。 5.3.2 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推印堂到神庭; b) 分推前额至太阳; c) 轻抹上下眼眶; d) 揉前额经太阳到头两侧; e) 按揉攒竹、睛明、太阳等穴; f) 拿捏头部两侧及上下眼眶; g) 搓掌熨目; h) 叩击头部; i) 点揉枕骨下缘,点风池穴; j) 点按合谷、太冲穴。 5.4 颈肩酸痛 5.4.1 注意事项 扭转颈部时活动幅度及力度不应过大。 5.4.2
10、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或俯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拿揉枕骨下缘至颈根部; b) 揉、拨项韧带及两侧颈肌; c) 拨、揉胸锁乳突肌; d) 按颈椎棘突及两侧; e) 拿揉颈项,并轻轻转动头部(头晕者慎用); f) 点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 g) 拿揉、滚肩部,按压肩井、天宗穴; h) 轻叩颈肩部; i) 手臂酸麻胀痛者,加拿揉、搓臂部,点按极泉、曲池、合谷等穴。 5.5 肩部酸沉 5.5.1 注意事项 患肺气肿、心脏病等不宜俯卧的顾客,应采取坐位,按压力度不应过重。 DB11/T 5892008 55.5.2 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
11、e)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f)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 推肩背部; b) 滚肩背部; c) 掌揉肩部及肩胛内侧缘; d) 点揉肩井和脊柱两侧夹脊穴; e) 擦肩井及肩胛内侧缘; f) 拿揉肩部; g) 点按肩井、天宗、肩内俞、肩外俞、肩隅等穴; h) 轻叩肩背部。 5.6 胸闷 5.6.1 注意事项 5.6.1.1 按摩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 5.6.1.2 按法操作要配合呼吸,随呼吸运动按压。 5.6.2 按摩操作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或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掌按锁骨下缘; b) 直推任脉; c) 分推斜肋部; d) 摩胸胁部; e) 轻叩胸部;
12、f) 点按中府、云门、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 5.7 上肢酸痛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坐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推上肢内外侧; b) 拿揉上肢; c) 对拍上肢; d) 搓上肢; e) 抖动上肢; f) 点按肩隅、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关等穴。 5.8 疲劳性腰痛 5.8.1 注意事项 活动腰部时范围应由小到大,不应采用扳法按摩。 5.8.2 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g)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h)i)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 a) 推脊柱两侧; b) 分推腰部; c) 按揉背腰部; d) 弹拨腰部; e) 滚腰部; f) 叩打
13、背腰部; g) 按压腰部俞穴及委中穴; DB11/T 5892008 6 h) 屈膝屈髋摇腰; i) 点按阳陵泉等穴。 5.9 背部强痛 5.9.1 注意事项 5.9.1.1 做背部按压、振颤等按摩操作时,应要求顾客不能憋气。 5.9.1.2 做上背部及腰部肾区叩打按摩操作时力度宜轻。 5.9.2 按摩操作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i)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坐位: a) 推脊柱两侧; b) 分推背部; c) 掌揉背部; d) 滚背部; e) 拨揉、点按背俞穴、夹脊穴; f) 叠掌按压、振颤脊柱; g) 擦背俞穴; h) 叩击背部; i) 拿揉肩井
14、,点按肩井、天宗穴。 5.10 食欲不振 按摩时顾客应采用仰卧位,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 a) 摩脘腹部; b) 揉上腹部; c) 点揉期门、章门、梁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等穴; d) 推、摩左胁肋部; e) 推腹部任脉路线; f) 揉脘腹部; g) 捏拿腹肌并抖颤; h) 点揉足三里。 5.11 下肢酸沉无力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进行按摩,其中a)h)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俯卧位;i)m)操作程序,顾客应采用仰卧位: a) 直推下肢; b) 抱揉下肢; c) 拿揉下肢; d) 搓下肢; e) 点拨环跳、巨廖、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 f) 揉足底涌泉穴、掌擦足底; 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589 2008 保健 按摩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