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授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授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授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思考下列问题: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实验3-1 取两只相同容积的小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热水中品红扩散速度更快。,许多科学家在很久以前就对物质的构成进行了研究,
2、为了解释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他们认为: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给这些微粒取名为分子、原子。,下面两幅图说明什么?,说明了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2.分子的基本性质,思考:下图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这一滴水聚集了约 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这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数 3 万多年才能完成。,探究1 分子运动现象,1.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 A 中加入 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
3、A 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 B,加入约 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B 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结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想一想: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不变色,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来,氨分子进入烧杯A中,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色,探究 2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取两支注射器,分别吸入 5 mL 的空气和水,用手
4、指堵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体积变化情况。,现象:空气容易压缩,体积减小较大,水不容易压缩,体积减小较小。,结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示意图如下所示:,在通常情况下:,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分子的基本性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例题】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单元 物质 构成 奥秘 课题 分子 原子 授课 课件 新版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