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三散文阅读提分点8紧扣内容体察位置(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三散文阅读提分点8紧扣内容体察位置(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三散文阅读提分点8紧扣内容体察位置(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提分点8 紧扣内容,体察位置 提升句段分析能力,对散文结构和内容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主要包括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中间句段或结尾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这与考试大纲中“分析作品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
2、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5-,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
3、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6-,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辄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
4、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7-,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邻居都无暇顾及,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父亲自2007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家中只剩下两位老人;每年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妹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
5、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父亲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8-,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回到自己家里,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里人的爆竹是
6、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有删改),-9-,短板发现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铺垫。 ( ) 2.文中隔壁的其敏、其兵表哥每年年夜饭后叫我去陪他们喝酒,且礼数繁多,可见他们俩的做法有些不顾他人意愿,作者觉得太烦琐。( ) 解析 “他们俩的做法有些不顾他人意愿,作者觉得太烦琐”理解错误,这正是乡村亲情的体现。 3.“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因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托了
7、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10-,4.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 解析 “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理解错误,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5.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11-,6.文章第二段介绍家乡年三十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让读者对作者乡村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家乡年三十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承上启下,(燃放爆
8、竹的风俗)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亲友之间串门)又为下文表哥们热情请我喝酒做铺垫。,-12-,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概括要点,梳理思路,-13-,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14-,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典题】 (2017北京卷)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因题读文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9、。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15-,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16-,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
10、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17-,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
11、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12、-18-,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
13、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19-,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
14、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20-,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21-,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读文有道 1.看写作对象 本文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题 散文 阅读 分点 紧扣 内容 体察 位置 2018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