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必考内容,总 览 概 述,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五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 向 分 析,网 络 构 建,知 识 重 构,关键词: 薄弱环节、“一战”、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条件 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_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客观:俄国具备_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_”激化了社会矛盾。,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政党,帝国主义,一战,(2)经过 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_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
2、级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_:提出了从_转变为_的任务;争取以_方式取得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_政权。,沙皇专制,临时政府,四月提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平,彼得格勒,苏维埃,(3)结果 颁布_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_人民的解放斗争。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
3、路。,和平法令,社会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规律:十月革命的四个特点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认识: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传导型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模式
4、去清除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跟踪训练 1(2018武邑中学一模)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解析】 四月提纲提出当前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材料只是列宁的思想,B项错误;和平夺权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
5、误。,C,2(2018广东二模)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临时政府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级残酷剥削工人”并不是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
6、导致工人罢工”不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C项错误;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B项。,关键词:战时;直接过渡;市场;间接过渡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_;工业工业_;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_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考点二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余粮征集制,国有化,共产主义,(4)评价 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_上
7、的胜利。 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军事,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_。 (3)特点:利用_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 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自由贸易,市场,跟踪训练 3(2018广州二模)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
8、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 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D,【解析】从材料“1921年4月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中可以看出,当时列宁就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俄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故A、C两项错误,工业化是1925年开始推行的,故B项错误。,4(2018山东省猜题卷)列宁认为,在俄国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居民的合作化,俄国
9、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没法建成,而没有文化程度、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居民的合作化就难以完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言论的主旨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实施的必然性 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集体农庄是苏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之路 D新经济政策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代,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俄国比较落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未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抛弃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才会出现在文中“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从而肯定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
10、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中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排除;D项发生斯大林时代,排除。,关键词: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_。 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_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_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考点三 “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模式探索,斯大林经济体制,高度集中,行政手段,3评价 (1)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_。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
11、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_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工业化,计划经济,拓展深化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跟踪训练 5(2018肇庆三模)“一五”计划期间 ,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斯大林承认,苏联约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解析】 斯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 世界 中国 15 俄国 十月革命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