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
《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 (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作用: 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一,二,三,2.等高线的特征,一,二,三,一,二,三,二、地形图的判读,一,二,三,思考讨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平原、山地、高原的等高线各有什么特征? 提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小
2、,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一,二,三,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判读技巧:判读时应重点注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 2.作用:直观显示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 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相应的点。 (4)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一,二,三,思考讨论 如何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提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确定垂直比例尺须考
3、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若剖面线所穿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度差较小时,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大些;若高度差较大时,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小些。第二,考虑绘制图幅的范围,不要将图画到图幅以外区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 问题导引 地形图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AB线、CD线和F地,可能表示的地形分别是什么? 提示:AB线表示山脊;CD线表示山谷;F处是山峰处的低洼部分,可能是火山口。 (2)E处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提示:陡崖。 (3)该图所示区域以哪种地形为主? 提示:该图所
4、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且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属于丘陵。,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首先要弄清不同的地形地貌及同一地形地貌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图上的特点,尤其是缓坡与陡坡、山脊与山谷、鞍部与陡崖的等高线特征。(如下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如果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地理 第三 单元 作用 地理环境 内在 规律 活动 学会 应用 地形图 课件 鲁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