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材预习 创设情境理清主干,情景导学,【尝试探究】 地表形态千姿百态,图中展示了哪些地表形态类型?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是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和“U”型谷等。 是风化和风蚀后形成的风蚀蘑菇。 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 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课标导读,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基础) 2.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重点) 3.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基础) 4.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难点、绘图),自主梳理,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来自地球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1)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部,地壳运动,褶皱山脉,地势,【思维启迪1】 喜马拉雅山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吗? 【答案】 不是,喜马拉雅山是地壳在水平挤压下形成的巨大的褶皱山系。 (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影响: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概念 地球表面的风、 、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 。,流水,太阳辐射能
3、,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是指在 、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遭到 ,形成许多松散物质。 (2)侵蚀作用:是指 、冰川、空气等在 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风、 、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 .或遇到障碍物,导致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 【思维启迪2】 从地理角度考虑,“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风化等外力作用能使地表破碎,改造地表形态。,温度,破坏,运动
4、状态,流水,外,力减弱,平缓,水,2.物质循环环节,冷却凝固,变质作用,【思维启迪3】 三大类岩石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吗? 【答案】 不能,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预习自评,1.判断题 (1)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总是内力作用起主导。( ) (2)在各类岩石中,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 (3)任何一种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 (4)风化作用是在风的影响下,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2.选择题 (1)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 B.各类岩石
5、都能形成岩浆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2)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 )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起作用,不分主次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1)B (2)A,要点一,课堂探究 突破重难探寻技巧,要点导学,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典例剖析,下列四种地貌的形成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解题思路】,【答案】D,精彩点拨 判
6、断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否为内力作用所致,应抓住两点,一是看是否是自然作用,二是看其能量是否来自地球内部。,要点二,要点导学,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外力作用的形成及影响、分布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形式,对地表形态影响如下:,2.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碎屑物被侵蚀后,岩石暴露,更容易受到风化。侵蚀和风化的碎屑物在搬运作用下在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典例剖析,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答案】(1)A (2)C,(1)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7、A.溶洞 B.裂谷 C.沙丘 D.戈壁 (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B. C. D.,【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2)题,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要点三,要点导学,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岩石类型判读: 岩浆岩仅由岩浆形成。 任何岩石都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是岩石的起点也是终点。,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四 地表 形态 塑造 第一节 营造 力量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