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概览 时空定位单元主题,【时空坐标】,【主要线索】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部分内容,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的特点。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激化,导致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它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为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不仅使美国摆脱了危机,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几十年里,资本主义各国都经历过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和经济“滞胀”。以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形成为标志,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变化。,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带来严重破坏,预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出现问题,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迫在眉睫。,【学习目标】 (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认识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具体原因,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掌握1929193
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从唯物史观出发认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发生的背景。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刺激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加剧,培养学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注意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 ,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2.“繁荣”
4、的幻灭 (1)原因 根本原因: 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知识梳理,债权国,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 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这些因素加剧了供需矛盾。 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 的不稳定。 (2)幻灭 时间:1929年10月24日。 标志:股市崩溃。 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等。,分期付款,金融市场,失业人数,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1)范围广:从 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
5、世界。 (2)时间长:从1929年开始,持续到1933年。 (3)破坏性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分子趁机制造事端,社会动荡不安。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美国,社会危机,(3)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 。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
6、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2.最终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直接干预,【概念解读】 1.大萧条:特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大萧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 2.自由放任政策:是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属于古典经济学的范畴,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自由放任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政府对经济领域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
7、任的政策,用不着去干预经济生活,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尽量减少财政开支,做一个廉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守夜人”。,附栏,【知识拓展】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能从美国迅速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对美国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普遍存在。 【学科前沿】 在美国反危机措施中,倒霉的胡佛被看成是“面对危机一筹莫展”的保守无能的总统,这有失公平。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开始到结束,一般经过“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反经济危机措施未能摆脱经济困境、扭转经济颓势
8、,其根本原因是这次迅猛而来的危机的巨大惯性。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使美国在巨大惯性下的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并在1932年7月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开始回落。法西斯势力也未能如愿。并不是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的“一筹莫展”。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奏效,没有胡佛3年多的反危机措施的铺垫、经验教训和维护社会安定政策是不可能的。 (3)胡佛由于未能采取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救济工人等政策,使反危机措施不能明显奏效。但这恰恰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课堂小结】,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与特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与历
9、史解释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的增长率是2.8%。这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受阻;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的高涨逐渐显露出生产相对过剩的征象,而日益兴盛的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却不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真相,使生产的扩大和市场的缩小发生了更深刻、更尖锐的 矛盾。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问题】 (1) 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最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解读】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
10、6.4%,而消费品的增长率是2.8%”及“这种低下的购买力” 可提炼出“突出问题”及其“后果”。 【结论】 (1)突出问题:供需矛盾尖锐,生产相对过剩。后果:经济危机。,【问题】 (2)结合材料思考,面对“生产相对过剩”,工厂仍不停生产的原因是什么?从本质上看,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是什么?,【解读】第(2)问前一小问,由材料二信息“日益兴盛的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却不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可知,这造成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从而刺激了资本家不断盲目地扩大生产;后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结论】(2)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为利润驱使,盲目地扩大生产,整个社会生
11、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深化拓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根本原因: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扩大,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品严重过剩,生产难以维持。 具体原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地扩大再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直接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市股价的暴跌。 政策原因: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第六 单元 世界 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 调整 17 空前 严重 经济危机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5247.html